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5頁
佛國記

佛國記

又名《法顯傳》、《歷游天竺記》、《昔道人法顯從長安行西至天竺傳》、《釋法顯行傳》、《歷游天竺記傳》、等,一卷。東晉法顯撰,成於義熙十二年(416)。《佛國記》一卷,全文13980字,全部記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經歷,體裁是一部典型的遊記,也屬佛教地誌類著作。

百家姓·蓬

。史書記載中說這些演員自稱是海西人:“海西即大秦,撣國西南通大秦”。中外學者對這個大秦有兩種說法:一是指南印度,即史籍《法顯傳》中記載的“噠親”;二是指古羅馬帝國,說明當時的蓬國位於漢朝向西南通往印度乃至羅馬的途經要地,在溝通東西方交通和經... 閱讀全文

徐霞客遊記·雞山志目

,自卑而上升也。中條剎舍四卷化宇隨支東條剎舍西條剎舍五卷化宇隨支絕頂羅城山外剎舍附坊、亭、橋、聚六卷神跡原始傳法正宗傳附法顯事跡附小沈事跡古德垂芬名宿傳高隱傳七卷宰官護法名宦傳鄉賢傳附檀越信施勝事記余靈異十則物產臨蒞朝參市集塔墓十則八卷藝苑...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一

新陶水,山在天竺國西,水甘,故曰甘水。有石鹽,白如水精,大段則破而用之。康泰曰:安息、月氏、天竺至伽那調御,皆仰此鹽。釋法顯曰:度蔥嶺,已入北天竺境。於此順嶺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艱阻,崖岸險絕,其山惟石,壁立於仞,臨之目眩,欲進則投是無所。下...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二

釋氏《西域記》曰:蜺羅跂噘出阿耨達山之北,西徑于闐國。《漢書。西域傳》曰: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又西徑四大塔北。釋法顯所謂糺屍羅國,漢言截頭也。佛為菩薩時,以頭施人,故因名國。國東有投身飼餓虎處,皆起塔。又西徑揵陀衛國北。是阿育王子法...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十六

浮圖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槃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級,而又高廣之,雖二京之盛,五都之富,利剎靈圖,未有若斯之構。按《釋法顯行傳》,西國有爵離浮圖,其高與此相狀,東都西域,俱為莊妙矣。其地是曹爽故宅,經始之日,於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二十五

石,鑿而為冢,今人謂之石郭者也。郭有二重,石作工巧。夫子以為不如死之速朽也。又東南過彭城縣東北,泗水西有龍華寺,是沙門釋法顯遠出西域,浮海東還,持龍華圖,首創此制。法流中夏,自法顯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陸東基堪中,其石尚光潔可愛。泗水... 閱讀全文

南齊書·列傳·卷三十二

遺命,分張家財,封置箱中,家業張減,隨復改易,如此十數年。贈本官,謚貞子。褚炫,字彥緒,河南陽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父法顯,鄱陽太守。兄炤,字彥宣,少秉高節,一目眇,官至國子博士,不拜。常非從兄淵身事二代,聞淵拜司徒,嘆曰:“使淵作中書郎...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六

不許。後詔提從駕南伐,至洛陽,參定遷都之議。 尋卒。以預參遷都功,追封長鄉縣侯。世宗時,贈雍州刺史,謚曰懿。 提子昌,字法顯。好文學,居父母喪,哀號孺慕,悲感行人。世宗時,復封臨 淮王,未拜而薨。贈齊州刺史,謚曰康王,追封濟南。 子彧,字文...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四十六

潛兵湧出,置爐鑄鐵,持以灌賊。賊遂相語曰:“不畏利槊堅城,唯畏楊公鐵星。” 津與賊帥元洪業及與賊中督將尉靈根、程殺鬼、潘法顯等書,曉喻之,並授鐵券, 許以爵位,令圖賊帥毛普賢。洪業等感悟,復書云:“今與諸人密議,欲殺普賢, 願公聽之。又賊欲...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六十九

四人,皆於河陰遇害,果如其言。俄領著作郎。前廢帝立,除 安東將軍、秘書監,仍著作。初,爾朱兆之入洛,官守奔散,國史典書高法顯密埋 史書,故不遺落。偉自以為功,訴求爵賞。偉挾附世隆,遂封東阿縣伯,而法顯止 獲男爵。偉尋進侍中。孝靜初,除衛大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