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十六

作者:酈道元

谷水出宏農黽池縣南墦冢林谷陽穀,《山海經》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東流注於洛,其中多玉。今谷水出千崤東馬頭山谷陽穀,東北流歷黽池川,本中鄉地也。漢景帝中二年,初城,徙萬戶為縣,因崤黽之池以目縣焉。亦或謂之彭池,故徐廣《史記音義》曰:黽,或作彭。谷水出處也。谷水又東徑秦、趙二城南。司馬彪《續漢書》曰:赤眉從黽池自利陽南,欲赴宜陽者也。世謂之俱利城。耆彥曰:昔秦、趙之會,各據一城,秦王使趙王鼓瑟。藺相如令秦王擊缶處也。馮異又破赤眉於是川矣,故光武《璽書》曰: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嵎,收之桑榆矣。谷水又東徑土崤北,所謂三崤也。谷水又東,左會北溪,溪水北出黽池山,東南流注於谷。疑即孔安國所謂澗水也。谷水又東徑新安縣故城南,北夾流而西接崤黽。昔項羽西入秦,坑降卒二十萬於此,國滅身亡,宜矣。谷水又東徑千秋亭南,其亭累石為垣,世謂之千秋城也。潘岳《西征賦》曰:亭有千秋之號,子無七旬之期。謂是亭也。又東徑雍谷溪,回岫縈紆,石路阻峽,故亦有峽石之稱矣。谷水歷側,左與北川水合,水有二源,並導北山,東南流合成一水,自乾注巽,入於谷。谷水又東徑缺門山,山阜之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矣。二壁爭高,斗聳相亂,西瞻雙阜,右望如砥。谷水自門而東,廣陽川水注之,水出廣陽北山,東南流注於谷。南望微山,雲峰相亂。谷水又徑白超壘南,戴延之《西征記》云:次至白超壘,去函谷十五里,築壘當大道,左右有山夾立,相去百餘步,從中出北,乃故關城,非所謂白超壘也。是壘在缺門東十五里,壘側舊有塢,故冶官所在。魏、晉之日,引谷水為水冶,以經國用,遺蹟尚存。谷水又東,石默溪水出微山東麓石默溪,東北流入於谷。谷水又東,宋水北流注於谷。谷水又東徑魏將作大匠田丘興墓南,二碑存焉。儉父也。《管輅別傳》曰:輅嘗隨軍西征,過其墓而嘆,謂士友曰:玄武藏頭,青龍無足,白虎銜屍,朱雀悲哭,四危已備,法應滅族。果如其言。谷水又東徑函谷關南,東北流,皂澗水注之,水出新安縣,東南流徑田丘興墓東,又南徑函谷關西,關高險狹,路出廛郭。漢元鼎三年,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恥居關外,請以家僮七百人,築塞徒關於新安,即此處也。昔郭丹西入關,感慨於其下曰:不乘駟馬高車,終不出此關也。去家十二年,果如志焉。皂澗水又東流入於谷。谷水又東北徑函谷關城東,右合爽水。《山海經》曰:白石山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焉。世謂之紵麻澗,北流注於谷,其中多碧綠。谷水又東,澗水注之。《山海經》曰:婁涿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澗水出焉,北流注於谷。摯仲治《三輔決錄注》云:馬氏兄弟五人,共居澗、谷二水之交,作五門客,因舍以為名。今在河南西四十里。以《山海經》推校,里數不殊仲治所記,水會尚有故居處。斯則澗水也,即《周書》所謂我卜澗水東。言是水也。自下通謂澗水為谷水之兼稱焉。故《尚書》曰:伊、洛、瀍、澗,既入於河。而無谷水之目,是名亦通稱矣。劉澄之云:新安有澗水,源出縣北,又有淵水,未知其源。余考諸地記,並無淵水,但淵、澗字相似,時有字錯為淵也。故闞駰《地理志》曰:《禹貢》之淵水,是以知傳寫書誤,字謬舛真,澄之不思所致耳。既無斯水,何源之可求乎?谷水又東,波水注之。《山海經》曰:瞻諸山西三十里婁涿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波水出於其陰,世謂之百答水,北流注於谷,其中多茈石、文石。谷水又東,少水注之。《山海經》曰:瞻諸山西三十里曰瞻諸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文石,少水出於其陰。控引眾溪,積以成川,東流注於谷,世謂之慈澗也。谷水又東,俞隨之水注之。《山海經》曰,平蓬山西十里廆山,其陽多琈之玉,俞隨之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谷,世謂之孝水也。潘岳《西征賦》曰:澡孝水以濯纓,嘉美名之在茲。是水在河南城西十餘里,故呂忱曰:孝水在河南。而戴延之言在函谷關西。劉澄之又雲出檀山。檀山在宜陽縣西,在谷水南,無南入之理。考尋茲說,當承緣生《述征》謬志耳。緣生從戍行旅,征途訊訪,既非舊土,故無所究,今川瀾北注,澄映泥濘,何得言枯涸也。皆為疏僻矣。

東北過穀城縣北,城西臨谷水,故縣取名焉。谷水又東徑谷城南,不歷其北,又東,洛水枝流入焉,今無水也。

又東過河南縣北,東南入於洛。

河南王城西北,谷水之右有石磧,磧南出為死谷,北出為湖溝。魏太和四年,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停流以成湖渚,造溝以通水,東西十里,決湖以注瀍水。谷水又徑河南王城西北,所謂成周矣。《公羊》曰:成周者何?東周也。何休曰:名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地理志》曰:河南河南縣,故郟、鄏地也。京相璠曰:郟山名;鄏地邑也。卜年定鼎,為王之東都,謂之新邑,是為王城。其城東南名曰鼎門,蓋九鼎所從入也,故謂是地為鼎中。楚子伐陸渾之戎,問鼎於此;《述征記》曰:谷、洛二水,本於王城東北合流,所謂谷、洛斗也。今城之東南缺千步,世又謂之谷、洛斗處,俱為非也。余按史傳,周靈王之時,谷、洛二水斗,毀王宮,王將堨之,太子晉諫王,不聽,遺堰三堤尚存。《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齊人城郟,穆叔如周賀。韋昭曰:洛水在王城南,谷水在王城北。東入於瀍。至靈王時,谷水盛出於王城西,而南流合子洛;兩水相格,有似於斗,而毀王城西南也。潁容著《春秋條例》言,西城梁門枯水處,世謂之死谷是也。始知緣生行中造次,入關經究故事,與實違矣。考王封周桓公於是為西周,及其孫惠公,封少子於鞏為東周,故有東西之名矣。秦滅周,以為三川郡,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漢以為河南郡,王莽又名之曰保忠信卿:光武都各陽,以為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谷水又東流徑乾祭門北,子朝之亂,晉所開也,東至千金堨。《河南十二縣境簿》曰:河南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陽記》曰:千金堨舊堰谷水,魏時更修此堰,謂之千金堨竭。積石為堨而開溝渠五所,謂之五龍渠。渠上立堨,堨之東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二月八白庚戌造築此堨,更開溝渠此水衡渠上,其水助其堅也,必經年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記之云爾。蓋魏明帝修王、張故績也。堨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語林》曰:陳協數進阮步兵酒,後晉文王欲修九龍堰,阮舉協,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水歷堨東注,謂之千金渠。逮於晉世,大水暴注,溝瀆泄壞,又廣功焉。石人東脅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瀑,出常流上三丈,盪壞二堨,五龍泄水,南注瀉下,加歲久漱齧,每澇即壞,歷載消棄大功,今故無令遏,更於西開泄,名曰代龍渠,地形正平,誠得為泄至理。千金不與水勢激爭,無緣當壞,由其卑下,水得逾上漱齧故也。今增高千金於舊一丈四尺,五龍自然必歷世無患。若五龍歲久復壞,可轉於西更開二堨、二渠。合用二十三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畢。代龍渠即九龍渠也。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永嘉初,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運,公私賴之。水積年渠堨頹毀,石砌殆盡,遺基見存,朝廷太和中修復故堨。按千金堨石人西脅下文云:若溝渠久疏,深引水者當於河南城北、石磧西,更開渠北出,使首狐丘。故溝東下,因故易就磧堅,便時事業已訖,然後見之。加邊方多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於水,是以不敢預修通之。若於後當復興功者,宜就西磧,故書之於石,以遺後賢矣。雖石磧淪敗,故跡可憑,準之於文,北引渠東合舊瀆。舊瀆又東,晉惠帝造石樑於水上,按橋西門之南頰文,稱晉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門,除豎枋,更為函枋,立作覆枋,屋前後辟級續石障,使南北入岸,築治嫩處,破石以為殺矣。到三年三月十五日畢訖。並紀列門廣長深淺於左右巷,東西長七尺,南北龍尾廣十二丈,巷瀆口高三丈,謂之皋門橋。潘岳《西征賦》曰:駐馬皋門。即此處也。谷水又東,又結石樑,跨水制城,西梁也。谷水又東,左會金谷水,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水,東南流徑晉衛尉卿石崇之故居。石季倫《金谷詩集敘》曰:余以元康七年,從太僕出為證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界金谷澗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備具。金谷水又東南流入於谷。谷水又東徑金墉城北,魏明帝於洛陽城西北角築之,謂之金墉城。起層樓於東北隅,《晉宮閣名》曰:金墉有崇天堂,即此。地上架木為榭,故白樓矣。皇居創徙,宮極未就。止蹕於此。構宵榭於故台,所謂台以停停也。南曰乾光門,夾建兩觀,觀下列朱桁於塹,以為御路。東曰含春門,北有門,城上西面列觀,五十步一睥睨,屋台置一鍾以和漏鼓,西北連廡函蔭,墉比廣榭。炎夏之日,高視常以避暑。為綠水池一所,在金墉者也。谷水徑洛陽小城北,因阿舊城,憑結金墉,故向城也。永嘉之亂,結以為壘,號洛陽壘,故《洛陽記》曰:陵雲台西有金市,金市北對洛陽壘者也。又東歷大夏門下,故夏門也。陸機《與弟書》云:門有三層,高百尺,魏明帝造,門內東側,際城有魏明帝所起景陽山,余基尚存。孫盛《魏春秋》曰:景初元年,明帝愈崇宮殿雕飾觀閣,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及五色大石於太行谷城之山,起景陽山於芳林園,樹松竹草木,捕禽獸以充其中。於時百役繁興,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已下,莫不展力。山之東,舊有九江,陸機《洛陽記》曰:九江直作圓水。水中作圓壇三破之,夾水得相徑通。《東京賦》曰:濯龍芳林,九穀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涯。今也山則塊阜獨立,江無復仿佛矣。谷水又東,枝分南入華林園,歷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為之,以緇石為口,工作精密,猶不變古,璨焉如新。又徑瑤華宮南,歷景陽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結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萊山,曲池接筵,飛沼拂席,南面射侯,夾席武峙,背山堂上,則石路崎嶇,岩嶂峻險,雲颱風觀,纓巒帶阜,游觀者升降阿閣,出入虹陛,望之狀鳧沒鸞舉矣。其中引水飛皋,傾瀾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竹柏蔭於層石,繡薄叢於泉側,微飆暫拂,則芳溢於六空,實為神居矣。其水東注天淵池,池中有魏文帝九華台,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釣台於其上。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黃國中所立也。其水自天淵池東出華林園,徑聽訟觀南,故平望觀也。魏明帝常言,獄,天下之命也,每斷大獄,恆幸觀聽之。以太和三年,更從今名。觀西北接華林,隸簿昔劉楨磨石處也。《文士傳》曰:文帝之在東宮也,宴諸文學,酒酣,命甄后出拜,坐者鹹伏,惟劉楨平視之。太祖以為不敬,送徒隸簿。後太祖乘步牽車乘城,降閱簿作,諸徒鹹敬,而楨拒坐,磨石不動。太祖曰,此非劉楨也,石如何性。楨曰:石出荊山玄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內秉堅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瑩,稟氣貞正,稟性自然。太祖曰:名豈虛哉?復為文學。池水又東流入洛陽縣之南池,池,即故翟泉也,南北百一十步,東西七十步。皇甫謐曰:悼王葬景王於翟泉,今洛陽太倉中大冢是也,《春秋》定公元年,晉魏獻子合諸侯之大夫於翟泉,始盟城周。班固、服虔、皇甫謐鹹言翟泉在洛陽東北,周之墓地。今案周威烈王葬洛陽城內東北隅,景王冢在洛陽太倉中,翟泉在兩冢之間,側廣莫門道東,建春門路北.路,即東宮街也,於洛陽為東北。後秦封呂不韋為洛陽十萬戶侯,大其城,並得景王冢矣,是其墓地也。及晉永嘉元年,洛陽東北步廣里地陷,有二鵝出,蒼色者飛翔沖天,白色者止焉。陳留孝廉董養曰:步廣,周之翟泉,盟會之地,今色蒼胡象矣,其可盡言乎?後五年,劉曜、王彌入洛,帝居平陽。陸機《洛陽記》曰:步廣里在洛陽城內,宮東是翟泉所在,不得於太倉西南也。京相璠與裴司空彥季修《晉輿地圖》,作《春秋地名》,亦言今太倉西南池水名翟泉。又曰:舊說言翟泉本自在洛陽北萇宏城,成周乃繞之。杜預因其一怔,謂必是翟泉,而即實非也。後遂為東宮池。晉《中州記》曰:惠帝為太子,出聞蝦蟆聲,問人為是官蝦蟆、私蝦蟆,侍臣賈允對曰:在官地為官蝦蟆,在私地為私蝦蟆。令曰:若官蝦蟆,可給廩。先是有讖云:蝦蟆當貴。昔晉朝收愍懷太子於後池,即是池也。其一水自大夏門東徑宣武觀,憑城結構,不更增墉,左右夾列步廊,參差翼跂,南望天淵池,北矚宣武場。《竹林七賢論》曰:王戎幼而清秀,魏明帝於宣武場上為欄苞虎牙,使力士袒裼,迭與之搏,縱百姓觀之。戎年七歲,亦往觀焉,虎乘間薄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亭然不動。帝於門上見之,使問姓名而異之。場西故賈充宅地。谷水又東徑廣莫門北,漢之谷門也。北對芒阜,連嶺修亘,苞總眾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陰悉芒壠也。《魏志》曰:明帝欲平北芒,令登合見孟津,侍中辛毗諫曰:若九河溢涌,洪水為害,丘陵皆夷,何以御之?帝乃止。谷水又東屈南,徑建春門石橋下,即上東門也。阮嗣宗《詠懷詩》曰:步出上東門者也。一曰上升門,晉曰建陽門。《百官志》曰:洛陽十二門,每門候一人,六百石。《東觀漢記》曰:郅惲為上東門候,光武嘗出,夜還,詔開門欲入,惲不內,上令從門間識面,惲曰:火明遼遠。遂拒不開,由是上益重之。亦袁本初掛節處也。橋首建兩石柱,橋之《右柱銘》雲,陽嘉四年乙酉壬申,詔書以城下漕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方貢委輸,所由而至,使中謁者魏郡清淵馬憲監作石橋樑柱,敦敕工匠盡要妙之巧,攢立重石,累高周距,橋工路博,流通萬里云云。河南尹邳崇、丞渤海重合雙福、水曹掾中牟任防、史王蔭、史趙興、將作吏睢陽申翔,道橋掾成皋卑國,洛陽令江雙,丞平陽降監掾王騰之,主石作右北平山仲,三月起作,八月畢成。其水依柱,又自樂里道屈而東出陽渠。昔陸機為成都王穎入洛敗北而返,水南即馬市,舊洛陽有三市,斯其一也。亦嵇叔夜為司馬昭所害處也。北則白社故里,昔孫子荊會董威輦於白社,謂此矣。以同載為榮,故有《威輦圖》。又東徑馬市石橋,橋南有二石柱,並無文刻也。漢司空漁陽王梁之為河南也,將引谷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故以坐免。後張純堰洛以通漕,洛中公私穰贍。是渠今引谷水,蓋純之創也。按陸機《洛陽記》、劉澄之《永初記》言,城之西面有陽渠,周公制之也。昔周遷殷民於洛邑,城隍逼狹,卑陋之所耳。晉故城成周以居敬王,秦又廣之,以封不韋,以是推之,非專周公可知矣。亦謂之九曲瀆,《河南十二縣境簿》云:九曲瀆在河南鞏縣西,西至洛陽。又按傅暢《晉書》云:都水使者陳狼鑿運渠,從洛口入注九曲至東陽門。是以阮嗣宗《詠懷詩》所謂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岑:又言遙遙九曲間,裴徊欲何之者也。陽渠水南暨閶闔門,漢之上西門者也。《漢宮記》曰:上西門所以不純白者,漢家厄於戍,故以丹鏤之。太和遷都,徙門南側。其水北乘高渠,枝分上下,歷故石橋東入城,徑望先寺,中有碑,碑側法《子丹碑》作龍矩勢,於今作則佳,方古猶劣。渠水又東歷故金市南,直千秋門右,宮門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靈芝九龍池。魏太和中,皇都遷洛陽,經構宮極,修理街渠,務窮隱,發石視之,曾無毀壞。又石工細密,非今之所擬,亦奇為精至也,遂因用之。其一水自千秋門南流徑神虎門下,東對雲龍門,二門衡栿之上,皆刻雲龍風虎之狀,以火齊薄之,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輝,霜文翠照,陸離眩目。又南徑通門、掖門西,又南流東轉,徑閶闔門南。案《禮》,王有五門,謂皋門、庫門、雉門、應門、路門,路門一曰畢門,亦曰虎門也。魏明帝上法太極于格陽,南宮起太極殿於漢崇德殿之故處,改雉門為閶闔門。昔在漢世,洛陽宮殿門題,多是大篆,言是蔡邕諸子。自董卓焚宮殿,魏太祖平荊州,漢吏部尚書安定梁孟皇善師宜官八分體,求以贖死。太祖善其法,常仰系帳中愛玩之,以為勝宜官。北宮榜題,鹹是鵠筆,南宮既建,明帝令侍中京兆韋誕以古篆書之。皇都遷洛,始令中書舍人沈含馨以隸書書之;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節令江式以大篆易之。今諸桁榜題,皆是式書。《周官》,太宰以正月懸治法於象魏。《廣雅》曰:闕,謂之象魏。《風俗通》曰:魯昭公設兩觀於門,是謂之闕,從門,欮聲,《爾雅》曰:觀謂之闕。《說文》曰:闕,門觀也。《漢官典職》曰:偃師去洛四十五里,望朱雀闕,其上郁然與天連,是明峻極矣。《洛陽故宮名》有朱雀闕、白虎闕、蒼龍闕、北闕、南宮闕也。《東觀漢記》曰:更始發洛陽,李松奉引車馬奔觸北闕鐵柱門,三馬皆死。即斯闕也。《白虎通》曰: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飾門,別尊卑也。今閶闔門外夾建巨闕,以應天宿,雖不如禮,猶象而魏之,上加復思,以易觀矣。《廣雅》曰:復思謂之屏。《釋名》曰:屏,自障屏也;罦思在門外,罦復也。臣將入請事於此,復重思之也。漢末兵起,壞園陵罦思,曰無使民復思漢也。故《鹽鐵論》曰:垣闕罦思。言樹屏隅角所架也。穎容又曰:闕者,上有所失,下得書之於闕,所以求論譽於人,故謂之闕矣。今闕前水南道右,置登聞鼓以納諫。昔黃帝立明堂之議,堯有衢室之間,舜有告善之旌,禹有立鼓之訊,湯有總街之誹,武王有靈台之復,皆所以廣設過誤之備也。渠水又枝分,夾路南出,徑太尉、司徒兩坊間,謂之銅駝街。舊魏明帝置銅駝諸獸於閶闔南街,陸機云:駝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水西有永寧寺,熙平中始創也,作九層浮圖,浮圖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槃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級,而又高廣之,雖二京之盛,五都之富,利剎靈圖,未有若斯之構。按《釋法顯行傳》,西國有爵離浮圖,其高與此相狀,東都西域,俱為莊妙矣。其地是曹爽故宅,經始之日,於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許,地壁悉累方石砌之,石作細密,都無所毀,其石悉入法用,自非曹爽,庸匠亦難複製此。桓氏有言,曹子丹生此豚犢,信矣。渠左是魏、晉故廟地,今悉民居,無復遺墉也。渠水又西曆廟社之間,南注南渠。廟社各以物色辨。方《周禮》,廟及路寢,皆如明堂,而有燕寢焉。惟祧廟則無,後代通為一廟,列正室於下,無復燕寢之制。《禮》,天子建國,左廟右社,以石為主,祭則希冕。今多王公攝事,王。者不親拜焉。鹹寧元年,洛陽大風,帝廟樹折,青氣屬天,元王東渡,魏社代昌矣。渠水自銅駝街東徑司馬門南,魏明帝始築,闕崩,壓殺數百人,遂不復築,故無闕門。南屏中舊有置銅翁仲處,金狄既淪,故處亦褫,惟壞石存焉。自此南直宣陽門,經緯通達,皆列馳道,往來之禁,一同兩漢。曹子建嘗行御街,犯門禁,以此見薄。渠水又東徑杜元凱所謂翟泉北,今無水。坎方九丈六尺,深二丈余,似是人功而不類於泉陂,是驗非之一證也。又皇甫謐《帝王世紀》云:王室定遂徒居,成周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之,泉源既塞,明無故處,是驗非之二證也。杜預言:翟泉在太倉西南,既言西南,於洛陽不得為東北,是驗非之三證也。稽之地說,事幾明矣,不得為翟泉也。渠水歷司空府前,徑太倉南,出東陽門石橋下,注陽渠。谷水自閶闔門而南徑土山東,水西三里有坂,坂上有土山,漢大將軍梁冀所成,築土為山,植木成苑,張璠《漢記》曰:山多峭坂,以象二崤,積金玉,采捕禽獸,以充其中,有人殺苑兔者,迭相尋逐,死者十三人。南出徑西陽門,舊漢氏之西明門也,亦曰雍門矣。舊門在南,太和中以故門邪出,故徙是門。東對東陽門。谷水又南徑白馬寺東。昔漢明帝夢見大人,金色,項佩白光。以問群臣,或對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於是發使天竺,寫致經像,始以榆盛經,白馬負圖,表之中夏。故以白馬為寺名。此榆後移在城內愍懷太子浮圖中,近世復遷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輪東轉,創自此矣。谷水又南徑平樂觀東,李尤《平樂觀賦》曰:乃設平樂之顯觀,章秘偉之奇珍。華嶠《後漢書》曰:靈帝於平樂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五采華蓋高十丈,壇東北為小壇,復建九重,華蓋高九丈,列奇兵騎士數萬人,天子住大蓋下。禮畢,天子躬擐甲,稱無上將軍,行陣三匝而還,設秘戲以示遠人。故《東京賦》曰:其西則有平樂都場,示遠之觀,龍雀蟠蜿,天馬半漢。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古人以良金鑄其象。明帝永平五年,長安迎取飛廉並銅馬,置上西門外平樂觀。今於上西門外無他基觀,惟西明門外獨有此台,巍然廣秀,疑即平樂觀也。又言皇女稚殤,埋於台側,故復名之曰皇女台。晉灼曰:飛廉,鹿身頭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董卓銷為金,用銅馬徙於建始殿東階下,胡軍喪亂,此象遂淪。谷水又南徑西明門,故廣陽門也。門左枝渠東派入城,徑太社前,又東徑太廟南,又東於青陽門右下注陽渠。谷水又南,東屈徑津陽門南,故津門也。昔洛水泛泆漂害者眾,津陽城門校尉將築以遏水,諫議大夫陳宣止之曰:王尊臣也,水絕其足,朝廷中興,必不入矣。水乃造門而退。谷水又東徑宣陽門南,故苑門也。皇都遷洛,移置於此,對閶闔門南,直洛水浮桁。故《東京賦》曰: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者也。夫洛陽考之中土,卜惟洛食,實為神也。門左即洛陽池處也。池東舊平城門所在矣,今塞。北對洛陽南宮,故蔡邕曰: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連屬,郊祀法駕所由從出門之最尊者。《洛陽諸宮名》曰,南宮有謻台臨照台。《東京賦》曰:其南則有謻門,曲榭邪阻城洫。《注》云:謻門,冰室門也;阻,依也;洫,城下池也。皆屈曲邪行依城池為道。故《說文》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矣。謻門即宣陽門也,門內有宣陽冰室,《周禮》有冰人,日在北陸而藏之西陸,朝覿而出之。冰室舊在宣陽門內,故得是名。門既擁塞,冰室又罷。谷水又徑靈台北,望雲物也。漢光武所築,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嘗宴於此台,得鼮鼠於台上,亦諫議大夫第五子陵之所居,倫少子也,以清正,洛陽無主人,鄉里無田宅,寄止靈台,或十日不炊,司隸校尉南陽左雄,尚書廬江朱孟興等,皆倫故孝廉功曹,各致禮餉,並辭不受,永建中卒。谷水又東徑平昌門南,故平門也。又徑明堂北,漢光武中元元年立。尋其基構,上圓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於其下為辟雍也。谷水又東徑開陽門南,《晉宮閣名》曰:故建陽門也,《漢官》曰:開陽門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來,在樓上。琅琊開陽縣上言:縣南城門,一柱飛去。光武皇帝使來,識視良是,遂堅縛之,因刻記年月日以名焉。何湯字仲弓,嘗為門候,上微行夜還,湯閉門不內,朝廷嘉之。又東徑國子太學石經北,《周禮》有國學,教成均之法。《學記》曰:古者,家有塾,黨有癢,遂有序,國有學。亦有虞氏之上庠、下庠,夏後氏之東序、西序,殷人之左學、右學,周人之東膠、虞庠。《王制》云: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故有太學、國小,教國之子弟焉,謂之國子。漢魏以來,置太學於國子堂。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五經,立於太學講堂前,悉在東側。蔡邕以熹平四年,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揚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鹹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筆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銘刻蔡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古文出於黃帝之世,倉頡本鳥跡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義焉。自秦用篆書,焚燒先典,古文絕矣。魯恭王得孔子宅書,不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蓋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言大篆出於周宣之時,史籀創著。平王東遷,文字乖錯,秦之李斯及胡母敬,又改籀書謂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然許氏《字說》專釋於篆,而不本古文,言古隸之書起於秦代,而篆字文繁,無會劇務,故用隸人之省,謂之隸書,或雲即程邈於雲陽增損者,是言隸者,篆捷也。孫暢之嘗見青州刺史傅宏仁說臨淄人發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隱為隸字,言齊太公六世孫,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余同今書,證知隸自出古,非始於秦。魏初,傳古文出邯鄲淳,《石經》古文,轉失淳法,樹之於堂西,石長八尺,廣四尺,列石於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廣三十丈。魏明帝又刊《典論》六碑,附於其次。陸機言,《太學贊》別一碑,在講堂西,下列《石龜碑》,載蔡邕、韓說、堂溪典等名。《太學弟子贊》復一碑,在外門中。今二碑並無。《石經》東有一碑,是漢順帝陽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學,年積毀壞。永建六年九月,詔書修太學,刻石記年,用作工徒十一萬二千人,陽嘉元年八月作畢。碑南面刻頌,表里鏤字,猶存不破。《漢石經》北有晉《辟雝行禮碑》,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考古有三雝之文,今靈台太學,並無辟雝處。晉永嘉中,王彌、劉曜入洛,焚毀二學,尚仿佛前基矣。谷水於城東南隅枝分北注,徑青陽門東,故清明門也,亦曰稅門,亦曰芒門。又北徑東陽門東,故中東門也。又北徑故太倉西,《洛陽地記》曰:大城東有太倉,倉下運船常有千計。即是處也。又北入洛陽溝。谷水又東左邊為池,又東右出為方湖,東西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故水衡署之所在也。谷水又東南轉屈而東注,謂之阮曲,雲阮嗣宗之故居也。谷水又東注鴻池陂,《百官志》曰:鴻池,池名也,在洛陽東二十里,丞一人,二百石。池東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東西橫塘,水溜徑通,故李尤《鴻池陂銘》曰:鴻澤之陂,聖王所規,開源東注,出自城池也。其水又東,左合七里澗。晉《後略》曰:成都王穎使吳人陸機為前鋒都督,伐京師,輕進,為洛軍所乘,大敗於鹿苑,人相登躡,死於塹中及七里澗,澗為之滿。即是澗也。澗有石樑,即旅人橋也。昔孫登不欲久居洛陽,知楊氏榮不保終,思欲遁跡林鄉,隱淪妄死,楊駿埋之於此橋之東,駿後尋亡矣。《搜神記》曰:太康末,京、洛始為折楊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辭。駿後被誅,太后幽死,折楊之應也。凡是數橋,皆累石為之,亦高壯矣,製作甚佳,雖以時往損功,而不廢行旅。朱超石《與兄書》云:橋去洛陽宮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圓以通水,可受大舫過也。題其上云: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就功,日用七萬五千人,至四月末止。此橋經破落,復更修補,今無復文字。陽渠水又東流徑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南,廟在北山上,成公綏所謂偃師西山也。山上舊基尚存,廟宇東向,門有兩石人對倚,北石人胸前銘云:門亭長石人。西有二石闕,雖經頹毀,猶高丈余。闕西,即廟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剝缺,不復可識,子安仰澄芬於萬古,贊清徽於廟像,文字厥集矣。陽渠水又東徑毫殷南,昔盤庚所遷,改商曰殷,此始也。班固曰:屍鄉,故殷湯所都者也。故亦曰湯亭。薛瓚《漢書注》、皇甫謐《帝王世紀》,並以為非,以為帝嚳都矣。《晉太康記》、《地道記》,並言田橫死於是亭,故改曰屍鄉,非也。余按司馬彪《郡國志》,以為春秋之屍氏也。其澤,野負原夾,郭多墳隴焉。即陸士衡會王輔嗣處也。袁氏《王陸詩敘》:機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師,時忽結陰,望道左若民居者,因往逗宿,見一少年,姿神端遠,與機言玄,機服其能而無以酬折,前致一辯,機題緯古今,綜檢名實,此少年不甚欣解。將曉,去,稅駕逆旅,嫗曰:君何宿而來?自東數十里無村落,止有山陽王家墓。機乃怪悵,還睇昨路,空野霾雲,攢木蔽日,知所遇者,審王弼也。此山即祝雞翁之故居也。《搜神記》曰:祝雞翁者,洛陽人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年余,雞至於余頭,皆有名字。欲取,呼之名,則種別而至。後之吳山,莫知所去矣。谷水又東徑偃師城南。皇甫謐曰:帝嚳作都於亳,偃師是也。王莽之所謂師氏者也。谷水又東流注於洛水矣。

甘水出宏農宜陽縣鹿蹄山,山在河南陸渾縣故城西北,俗謂之縱山。水之所導,發于山曲之中,故世人目其所為甘掌焉。

東北至河南縣南,北入洛。

甘水發源東北流,北屈徑一故城東,在非山上,世謂之石城也。京相璠曰:或雲甘水西山上,夷污而平有故甘城,在河南城西二十五里。指謂是城也。余按甘水東十許里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對河南故城,世謂之鑑洛城,鑒、甘聲相近,既故甘城也,為王子帶之故邑矣。是以昭叔有甘公之稱焉。甘水又與非山水會,水出非山東谷,東流入於甘水。甘水又於河南城西北入洛。《經》言縣南,非也。京相璠曰:今河南縣西南有甘水,北入洛。斯得之矣。漆水出扶風杜陽縣俞山東,北入於渭。

《山海經》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蓋自北而南矣。《尚書。禹貢》、太史公《禹本紀》云:導渭水東北至徑,又東過漆、沮入於河。孔安國曰:漆、沮,一水名矣,亦曰洛水也,出馮翊北。周太王去邠,度漆逾梁山,止岐下,故《詩)云: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曰: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是符《禹貢》、《本紀》之說。許慎《說文》稱,漆水出右扶風杜陽縣岐山,東入渭,從水,黍聲。又云:一曰漆城池也。潘岳《關中記》曰:關中有涇、渭、灞、滻、酆、鄗、漆、沮之水,酆、鄗、漆、沮四水,在長安西南鄠縣,漆、沮皆南注,酆、鄗水北注。《開山圖》曰:麗山西北有溫池。溫池西南八十里岐山,在杜陽北。長安西有渠,謂之漆渠。班固《地理志》云:漆水在漆縣西。闞駰《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縣西,北至岐山,東入渭。今有水出杜陽縣岐山北漆溪,謂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但川土奇異,今說互出,考之經史,各有所據,識淺見浮,無以辨之矣。

廬水出京兆藍田谷,北入於灞。

《地理志》曰:滻水出南陵縣之藍田谷,西北流,與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東北流注滻水。滻水又北歷藍田川,北流注於灞水。《地理志》曰:滻水北至霸陵入霸水。

俎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祤縣北,東人於洛。

《地理志》曰:沮出直路縣西,東入洛。今水自直路縣東南,徑譙石山東南流,歷檀台川,俗謂之檀台水,屈而夾山西流,又西南徑宜君川,世又謂之宜君水。又得黃嶔水口,水西北出雲陽縣石門山黃嶔谷,東南流注宜君水。又東南流徑祋祤縣故城西,縣以漢景帝二年置,其水南合銅官水,水出縣東北,西南徑銅官川,謂之銅官水。又西南流徑祋祤縣東,西南流徑其城南原下,而西南注宜君水。宜君水又南出土門山西,又謂之沮水。又東南歷土門南原下,東徑懷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東徑漢太上皇陵北,陵在南原上,沮水東注鄭渠。昔韓欲令秦無東伐,使水工鄭國間秦鑿涇引水,謂之鄭渠,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邸瓠口,所謂瓠中也。《爾雅》以為周焦獲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亦秦之利。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皆畝一鍾,關中沃野,無復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命曰鄭渠。渠瀆東徑宜秋城北,又東徑中山南。《河渠書》曰:鑿涇水自中山西。《封禪書》:漢武帝獲寶鼎於汾陰,將薦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氳有黃雲蓋焉。徐廣《史記音義》曰:關中有中山,非冀州者也。指證此山,俗謂之仲山,非也。鄭渠又東徑舍車宮南絕冶谷水。鄭渠故瀆又東徑嶻薛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又東絕清水。又東徑北原下,濁水注焉,自濁水以上,今無水。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東南流,謂之濁谷水。又東南出原,注鄭渠。又東歷原徑曲梁城北,又東徑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徑原東與沮水合,分為二水,一水東南出,即濁水也,至白渠與澤泉合,俗謂之漆水,又謂之為漆沮水。絕白渠,東徑萬年縣故城北為櫟陽渠,城,即櫟陽宮也。漢高帝葬皇考於是縣,起墳陵,署邑號,改曰萬年也。《地理志》曰:馮翊萬年縣,高帝置,王莽曰異赤也。故徐廣《史記音義》曰:櫟陽,今萬年矣。闞駰曰:縣西有涇、渭,北有小河。謂此水也。其水又南屈,更名石川水,又西南徑郭城西與白渠枝渠合,又南入於渭水也。其一水東出,即沮水也,東與澤泉合,水出沮東澤中,與沮水隔原,相去十五里,俗謂是水為漆水也。東流徑薄昭墓南,冢在北原上。又徑懷德城北,東南注鄭渠,合沮水。又自沮直絕注濁水,泵白渠合焉,故濁水得漆沮之名也。沮循鄭渠,東徑當道城南。城在頻陽縣故城南,頻陽宮也,秦厲公置。城北有頻山,山有漢武帝殿,以石架之。縣在山南,故曰頻陽也。應劭曰:縣在頻水之陽。今縣之左右,無水以應之,所可當者,惟鄭渠與沮水。又東徑蓮芍縣故城北,《十二州志》曰:縣以草受名也,沮水又東徑漢光武故城北,又東徑粟邑縣故城北,王莽更名粟城也。後漢封騎都尉耿夔為侯國。其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也。

譯文

谷水發源於弘農郡龜池縣南邊的潘取林毅陽穀,

《 山海經》 說:傅山西邊有一片森林,叫潘爆林,谷水就發源在那裡,東流注入洛水,沿溪一帶多產咽玉。現在谷水發源於乾蜻山以東的馬頭山毀陽穀,往東北流經龜池川,這裡原來是中鄉地區。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 ) ,首次築城,遷移了一萬戶過去,設立為縣,就依晴龜之池來取縣名。也有人把它叫彭池。所以徐廣《 史記音義》 說:龜字也有寫作彭字的,彭池是谷水的發源地。釵水又往東流經秦、趙兩城以南。司馬彪《 續漢書》 說:赤眉軍從龜池取道利陽南下,打算去宜陽。世人稱為俱利城。老人們說:從前秦國和趙國會盟,兩方都占有一城。秦王叫趙王彈瑟,藺相如則要秦王擊擊,就在這地方。馮異也是在這片平原上打敗赤眉軍的。所以光武帝的《 璽書》 說:開頭雖然在回溪垂頭喪氣,最後卻在龜池奮翅高飛,可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殷水又往東流經土蠟北面,就是所謂三蜻。谷水又東流,在左邊匯合了北溪。溪水發源於北方的龜池山,往東南流,注入谷水。可能這就是孔安國所謂的澗水。谷水又往東流經新安縣舊城,從城南北兩邊穿過,西邊與蜻龜池相接。從前項羽往西打進秦境,就在這裡活埋了二十萬投降的秦兵。這位霸王落得國滅身亡,實在罪有應得‘谷水又往東流經千秋亭南邊,亭的四周用石塊砌壘成城牆,世人稱為千秋城。潘岳《 西征賦》 說:這亭雖有千秋的名號,孩子卻活不了七十天時間!指的就是此亭。谷水又往東流經雍谷溪,山谷迴環曲折,石路為峽谷所阻,所以又有峽石之稱。谷水從一邊流過,在左邊與北川水匯合。北川水有兩個源頭,都從北山流出,往東南流,匯合成一條水,從西北往東南注入鼓水。谷水又往東流經缺門山,山岡中間約有一里多的一段斷而不連,所以得了缺門之名。兩邊的岩壁競相爭高,陡峭聳峙,難分高下;西望兩山,就像兩塊巨大的磨石。谷水從缺門東流,廣陽川水注入。廣陽川水發源於廣陽北山,往東南流,注入谷水。南望微山,群峰雲霧繚繞,谷水又流經白超壘南邊。戴延之《 西征記》 說:接著到了白超壘,這裡離函谷關十五里。城堡就築在大道上,兩邊山崗聳立,相距百餘步,道路就從中間通向北方。其實這是從前的關城,並不是什麼白超壘。真正的白超壘在缺門東邊十五里,堡壘旁邊從前有個土城,當時冶官就駐在這裡。魏晉時期,引了敦水利用水力鼓風冶煉,以供國家需用,今天還留有遺蹟。谷水又東流,石默溪水源出微山的東麓,往東北流,注入鼓水。谷水又東流,宋水北流注於谷水。谷水又往東流經魏時將作大匠母丘興墓南,如今還留著兩塊墓碑。丹丘興是母丘儉的父親。《 管格別傳》 說:管格曾隨軍西征,經過他的墓旁,看到四面的雕刻,不覺嘆了一口氣,對朋友說:玄武縮著頭,青龍斷了足,白虎銜死屍,朱雀在悲哭:四種危象齊全,按理應當滅族。他真的說中了。谷水又往東流經函谷關南,往東北流,皂澗水注入。皂澗水發源於新安縣,往東南流經母丘興墓東面,又往南流經函谷關西面。函谷關又高又險,道路就從關城通出。漢朝元鼎三年(前114 ) ,樓船將軍楊仆,屢建大功,覺得住在關外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申請以七百名憧仆來修築要塞,把關口遷到新安去,就是這地方。從前郭丹從西方入關,在關下慷慨地說:如果我不能乘坐馴馬高車,就永遠不從這關口出去!他離家十二年,果然實現了自己的志願。皂澗水又東流,注入谷水。谷水又往東北流經函谷關城東,在右邊匯合了爽水。《 山海經》 說:白石山以西五十里有山叫毅山,山上多毀,山下多桑樹,爽水就發源在這裡。世人叫它經麻澗,北流注於谷水,水中多產孔雀石。谷水義東流,澗水注入。《 山海經》 說:婁琢山以西四十里,有山叫白石之山,澗水就發源在這裡,北流注入谷水。摯仲治《 三輔決錄注》 說:馬氏兄弟五人,一起住在澗水與谷水的匯流處,建了一座有五道門的客舍,因而就以五門為名,地點就在河南以西四十里。用《 山海經》 來核對,里數與摯仲治所記並無不同,兩水匯合處還留有馬氏故居的舊址。這就是澗水,《 周書》 所謂我在澗水東岸占卜,說的就是這條水。從這裡起,下流也都稱為澗水了,是谷水的兼稱。所以《 尚書》 說:伊、洛、浪、澗四條水,都注入河水,但卻沒有提到谷水,可知澗水也是通稱了。劉澄之說:新安有澗水,發源於縣北;又有淵水,不知源頭在哪裡。我查閱過各種地理著作,都沒有提到淵水,但淵與澗字形相近,有些澗字就時常錯成淵字。所以闡胭《 地理志》 說:《 禹貢》 的淵水,可知是由於傳抄時寫錯的,劉澄之沒有想到這一點,所以受惑了。既然沒有這么一條水,又哪有什麼源頭可找呢?殷水又往東流,波水注入。《 山海經》 說:瞻諸山以西三十里有婁琢之山,山上沒有草木,卻多金玉,波水就發源山北。世人稱波水為百答水,北流注入谷水,沿渠多紫石和紋石。殷水又東流,少水注入。《 山海經》 說:庵山以西三十里叫瞻諸之山,山南多金,山北多紋石,少水就發源於北麓。這條水匯合了許多溪澗,聚集成一條川流,往東注入谷水,世人稱為慈澗。谷水又東流,俞隨之水注入。《 山海經》 說:平蓬山以西十里有鹿山,山南多礴浮之玉,俞隨之水就發源於北麓,北流注入谷水,世人稱為孝水。潘岳《 西征賦》 說:在孝水洗滌帽帶,稱道這裡有個美名。這條水在河南城西十多里,所以呂忱說:孝水在河南。但戴延之卻說在函谷關西面,劉澄之又說發源於檀山,而檀山在宜陽縣西面,宜陽縣又在谷水以南,那么孝水就不可能往南注入谷水了。推想起來,這一說法一定是由郭緣生《 征述記》 的錯誤而來的。郭緣生隨軍行進,沿途查訪,但所到之處都不是他舊時熟悉的地方,所以也無法查清了。現在溪水盪著碧波往北奔流,澄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淤泥,怎能說水已乾枯呢!他這些記述都很草率。

往東北流過毅城縣北面,

縣城西瀕谷水,所以縣也因水取名了。谷水又往東流經毅城南面,並不流過城北;又東流,洛水支流注入,現在已經無水了。又往東流過河南縣北面,往東南注人洛水。

河南王城西北,谷水右邊有石灘,灘水南流就是死毀,北流就是湖溝。魏太和四年(480 )發大水,水高三丈,這裡地勢低洼,就積成湖泊,於是開了一條東西走向的十里長溝,疏導湖水注入浪水。谷水又流經河南王城西北,這就是所謂成周。《 公羊傳》 說:什麼是成周呢?就是東周。何休說:取名成周,是因為周朝政制剛剛成立,這是周王建都的地方。《 地理志》 說:河南郡的河南縣,是舊時邦、哪地方。京相潘說:邦是山名,娜是城邑。占卜傳國的年數,擇地安放九鼎,成為周王的東都,稱為新邑,這就是王城。城東南面城門為鼎門,就是九鼎搬運所經處,所以把這地方叫鼎中。楚子討伐陸渾之戎時,探聽放在這裡的寶鼎。《征記》 說谷水和洛水原在王城東北合流,就是所謂毀、洛相鬥。現在城的東南方不到一千步處,世人又說就是從前毀、洛二水鬥合的地點,這些說法都不正確。我按史傳,周靈王時谷水與洛水改道遇合,沖毀了王宮,靈王打算築堤攔阻,太子晉諫阻靈王,靈王不聽,當時所築的三道堤堰都還存在。《 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前548 ) ,齊人在邦築城,穆叔到周去慶賀。韋昭說:洛水在王城以南,谷水在王城以北,東流注入煌水。到了靈王時,谷水猛漲,在王城西面毀岸而出,南流匯入洛水;兩水相衝激,就像相鬥似的,把王城的西南角也沖毀了。穎容著《 春秋條例》 說:西城梁門枯涸無水的地方,人們稱為死毀。這樣看來,可知郭緣生旅途匆匆,入關時所調查到的史跡,與實際情況是頗有出入的。考王把周桓公封在這裡,稱為西周,到了他的孫子惠公時,又把小兒子封於鞏,稱為東周,所以就有了東、西二周的稱呼,秦滅周,把這地方設為三川郡;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漢時則立為河南郡;王莽又把它叫保忠信卿。光武帝建都洛陽,又改郡為尹。尹,就是正的意思,意在匡正京瓷,對天下百郡起帶頭作用。敦水又往東流經乾祭門北面― 子朝作亂時,晉國開了這座城門。又往東流到千金竭。《 河南十二縣境簿》 說:河南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竭。《 洛陽記》 說:千金竭從前是為攔截谷水而築,魏時重修此堰,稱為千金竭。當時用石塊築堰,開了五處溝渠,稱為五龍渠,渠上造堰,堰的東端安放了一座石人,石人腹部刻著:太和五年(231 )二月八日庚戌,築成此堰,又開鑿溝渠。當水沖溝渠時,就攔截水流,以保渠道牢固,經久不壞,因而立此石人記事。這是魏明帝重修王梁、張純的舊堰時所立。堰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 語林》 說:陳協多次送酒給阮步兵,後來晉文王想修建九龍堰,阮步兵推薦了陳協,文王也任用他。在動工掘地時,掘出了六枚古代的接水銅龍,堰也於是築成了。水經此堰往東流注,稱為千金渠。到了晉朝,大水猛漲衝擊,渠道也被沖壞了,於是又擴大重建。石人東邊脅下刻的字是;泰(太)始七年(271 )六月二十三日,大水奔騰洶湧,高出正常水位三丈,把兩道堰壩也沖壞了,五龍渠泄出的水,往南奔瀉而下,加以年久逐漸受到侵蝕,每有水澇就被沖壞,歷年的巨大工程全都枉費了,所以現在要使水流不再受阻,又在西邊開渠泄水,名叫代龍渠。這裡地形平正,開鑿此渠確實是掌握了溢洪瀉泄的正確規律了。千金竭並不正面迎著兇猛的水勢,原當不會被沖壞的,但由於地勢低洼,水就會漫到堰上,逐漸侵蝕的緣故。現在把千金竭比過去加高一丈四尺,五龍渠自然也定會長期不鬧水災了。假如五龍渠年久以後又毀壞了,可以轉向西邊再築兩道堰。開兩條渠道,工程共耗費二十三萬五千六百九十八工,在當年十月二十三日開工,因工程浩大,人力不足,到八年(272 ) 四月二十日竣土。代龍渠就是九龍渠。後來張方攻入洛陽,破壞了千金竭。永嘉(307 一313 )初,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復了這條堰,以便運輸,官府和百姓都要依靠它。年積月累,渠道和堰壩又塌毀了,砌堰的石塊差不多都沖走了,只有遺址還留著。朝廷在太和年間(477 - 499 )修復了這條舊堰。按千金竭石人西邊脅卞刻的是:假如溝渠年久荒廢,進行深浚引水工程的人,應當在河南南城以北、石灘以西另開溝渠通往北面,與舊渠道匯合。!日溝通往東方,循舊道施工較為容易,石灘也牢固又省時。工程完成後,就可以看到效益。但因邊境多事,苦於人力不足,而且渠道和堰壩剛剛建成,尚未受到水災的威脅,所以也不敢預先把它修通。以後如果要重新動工,以在西邊石灘處施工為妥。因此把這些意見刻在石上,留給後世賢者參考。現在雖然石灘也淹沒了,但遺蹟還依稀可辨。照石人銘文看來,引渠北出,是往東與舊渠道相匯合的。舊渠又東流,晉惠帝在水上造了一座石橋,石橋西門朝南一面刻的是:晉元康二年(292 )十一月二十日,改建石巷、水門;拆除了豎式杭柱,改為卷洞式仿門,又在上面造橋屋遮蓋,在屋前後兩面加砌右級與堤岸相接,使南北兩頭都伸入岸上。又把沖蝕的地方修好,以減煞水勢。工程於三年(; 93 ) 三月十五日完成,並在左右記明各門的長寬深淺。橋洞東西寬七尺,南北橋頭龍尾道寬十二丈,橋洞通水口高三丈。這座石橋稱為皋門橋。潘岳《 西征賦》 說,駐馬於皋門,指的就是這地方。谷水又東流,又建了一條石橋,橫跨水上,以制約入城水流,這就是西梁。谷水又東流,在左邊匯合金谷水。金谷水發源於太白原,往東南流經金谷,叫金谷水,往東南流經晉衛尉卿石崇的故居。石季倫《 金谷集敘》 說:元康七年(297 ) ,我任征虜將軍隨太僕出征。在河南境內金谷澗中有一座別墅,周圍有清冽的流泉,繁茂的樹叢,還有各種果樹、修竹、翠柏和藥草等。金谷水又往東南流,注入鼓水。谷水又往東流經金墉城北面。魏明帝在洛陽城西北角築了這座城,叫金墉城,在東北角建起層樓。《 晉宮閣名》 說:金墉有崇天堂,就在這地方。在城上築起台榭,這就是舊時的白樓。剛開始遷都的時候,宮殿尚未建成,皇上就臨時在這裡暫住。在舊台上建起小榭,真所謂樓台高聳了。南面叫乾光門,兩邊建了樓觀,在底下的護城河上架設紅漆浮橋,專供皇帝行走。東面叫含春門,北面有遙門。城上西面建樓觀,五十步有一道女牆,屋台上放著一口鐘,配合鼓聲報時,西北有連廊蔭蔽,寬敞的台榭緊靠著城牆。在夏天酷熱難當的日子,高祖常到這裡避暑,在金墉城造了一口綠水池。谷水流經洛陽小城北面。小城傍著舊城,與金墉城相連,是舊時向城的故址。永嘉之亂時,把這幾座城連結起來,成為城防堡壘,號稱洛陽壘。所以《 洛陽記》 說:陵雲台西有金市,金市北對洛陽壘。又往東流過大夏門下,就是舊時的夏門。陸機《 與弟書》 說:大夏門有一座三層樓,高百尺。是魏明帝所造。門內東邊,靠近城旁有魏明帝所築的景陽山,基址還在。孫盛《 魏春秋》 說:景初元年(237 ) ,明帝把宮殿造得更高,把觀閣雕飾得富麗堂皇,在太行山和毀城山採掘白石英、紫石英和五色大石,在芳林園中築成景陽山,山上種植松竹草木,又捕珍禽異獸放到裡面,當時百工紛紛同時進行,明帝親自掘土,帶領群臣參加建築工程,三公以下無人不來出力。景陽山東邊,從前有九江。陸機《 洛陽記》 說:九江匯成一口圓形水池,池心造了個圓壇,三條堤道把水池一分為三,從岸上通到圓壇。《 東京賦》 說:有灌龍園、芳林園、九穀池、八溪池,紅荷遮滿水面,秋蘭長遍水濱。如今景陽山已成了一座荒寂的孤丘,九江則不留痕跡了。谷水又東流,分支往南流入華林園,流過疏圃南邊。園中有古玉井,全用氓玉砌成,井口則以黑石製作,做工非常精緻。這口井還像古時一樣,風貌依然未改,光彩璀璨,仿佛是新造似的。又流經瑤華宮南面,流過景陽山北面。山邊有都亭,殿堂與方湖相接,湖中結石築成御座,座前造起蓬萊山。彎彎曲曲的池岸座席相接,飛流下瀉的池泉水花飄散。南面座席兩邊擺著箭靶,依山森然豎立著。殿堂上方是高低不平的石路和高險陡峻的岩峰,高台觀榭上拂飛雲,山巒丘阜縈迴環抱,遊人從樓閣上上下下,從曲階進進出出,遠遠望去,就像鵝鴨潛水,鶯鳳翔空一樣。又引水從高峰飛流而下,成為瀑布;一彎曲水旁,泉流不停地傳來塗塗清響;綠竹翠柏在岩上投下濃蔭,繁花盛草在岸邊聚成錦簇,微風吹拂,到處飄散著陣陣芳香,這真是神仙所住的地方了。水往東流入天淵池,池中有魏文帝的九華台,殿基全用洛陽一帶的舊碑砌疊而成,現在台上又造了一座釣台。池南正對魏文帝的茅茨堂。堂前有茅茨碑,是黃初年間(220 一226 )所立。水從天淵池往東流出華林園一,流經聽訟觀南面,也就是先前的平望觀。魏明帝常常說,訟案是天下人命交關的大事,每次審判大案,他常常親自到這裡聽審。從太和三年(229 )起,這裡改成聽訟觀。聽訟觀西北與華林隸簿相鄰接,是從前劉禎磨石的地方。《 文士傳》 說:文帝在東宮時,設宴款待各位文學官,酒喝得正高興時,叫甄后出來與各人行禮相見,在座的人都低著頭不敢抬起來看,只有劉禎正視著她。太祖以為他無禮,就把他送到囚犯服勞役的地方。後來太祖下車步行登城,隨後下來視察囚犯勞作的場所,犯人們個個都恭恭敬敬地行禮,但劉禎卻照樣坐在那裡磨石頭,動也不動。太祖說:那不是劉禎嗎?這石頭質地怎么樣?劉禎說:這石頭是從荊山黑岩下采來的,外觀上五彩花紋,光輝燦爛,骨子裡則秉性堅貞,志不可奪;給它雕琢,也加不上多少美觀,把它研磨,也添不了多少光澤。它的氣質天生就是堅貞剛正,性格就是樸質自然。太祖說:真是名不虛傳!於是又恢復了他的文學之職。池水又往東流入洛陽縣的南池,這口池就是從前的翟泉,南北一百一十步,東西七十步。皇甫謐說:悼王把景王葬在翟泉,就是現在洛陽太倉中的大墳。《 春秋》 :定公元年(前509 ) ,晉國魏獻子在翟泉與諸侯的大夫會合,開始為成周築城。班固、服虔、皇甫謐都說翟泉在洛陽東北,是周的墓地。按:周威烈王葬在洛陽城內東北角,景王墓在洛陽太倉中,而翟泉則在兩墓之間,靠廣莫門路東,建春門路北。這條路就是東宮街,就洛陽而言,位置在東北。後來秦封呂不韋為洛陽十萬戶侯,把城的範圍加以擴大,景王墓也就給圍進來了,那就是他的墓地。到了晉朝永嘉元年(307 ) ,洛陽東北步廣里地層下陷,地里出來兩隻鵝,一隻蒼色,直上青天飛去;一隻白色,卻停了下來。陳留孝廉董養說:步廣,就是周時的翟泉,是盟會的地址;鵝呈蒼色,是象徵胡人呀,這可不得了,是說也說不得的呀!五年以後,劉耀,王彌侵入洛陽,晉帝於是遷都於平陽。陸機《 洛陽記》 說,步廣里在洛陽城內宮東,就是翟泉所在的地方,不可能在太倉的西南。京相潘與裴彥季司空編繪《 普輿地圖》 ,著《 春秋地名》 ,也說現在京都太倉西南的池水叫翟泉。又說:’按舊說,翟泉原在洛陽北面,住弘築成周城時,才把這地方圍了進來。杜預按這條資料來作證,說這一定是翟泉了,但實際上卻不是。以後就成為東宮中的水池。晉《 中州記》 說:惠帝還是太子時,出去聽到青蛙叫,他問人們,這些到底是官家的青蛙還是私人的青蛙?侍臣賈情答道:在官地上的是官家的青蛙,在私人地上的就是私人的青蛙。於是惠帝下令道:如果是官家青蛙,就撥些糧食給它。早先曾流行著一句預言:青蛙要變尊貴。從前晉朝在後池拘捕了憨懷太子,就是這個水池。另一條水從大夏門往東流經宣武觀。此觀依城建築,不再增建圍牆,兩邊都造了步廊,參差地在兩側伸出。這裡朝南望得到天淵池,朝北看得見宣武場。《 竹林七賢論》 說:王戎小時長得眉清目秀。魏明帝在宣武場上做了柵欄,敲斷老虎的牙齒,叫勇士赤膊與虎搏鬥,讓百姓前去觀看。當時王戎只有七歲,也去看斗虎,老虎伺機撲向柵欄大吼一聲,聲音響得連地都震動起來,觀眾嚇得紛紛後退,亂跌亂撞,只有王戎卻安然不動。明帝在閣上看到了,差人去間他的姓名、覺得這孩子非同尋常。宣武場西邊是從前賈充的宅地。谷水又往東流經廣莫門北邊,就是漢時的毀門。此門北面與芒阜相對,連綿的山嶺伸得長長的,起自洛口,往西通過平陰,總括起來叫芒壠。《 魏志》 說:明帝想剷平北芒,以便登台眺望孟津。侍中辛毗諫阻道:假使九河泛濫,洪水成災,把丘陵都淹沒了,又能憑什麼去阻擋呢?明帝這才作罷。谷水又東流南轉,流經建春門― 就是上東門― 石橋下面。阮嗣宗《 詠懷詩》 說:走出上東門,就指此門。又稱上升門,晉時叫建陽門。《 百官志》 說:洛陽有十二座城門,每座城門各有一人守門,薪傣每年六百石。《 東觀漢記》 說:至體揮當上東門的守門人,光武帝一次出門,到夜裡才回來,下令開門,想要進城,至體揮卻不放他進來。光武帝叫他從門隙間認一認他的面孔,至腸揮說,火光太遠了。就是不開。因此光武帝更加看重他。這裡也是袁本初掛節辭官的地方。橋頭立著兩根石柱,橋右石柱上的銘文說:陽嘉四年(135 )乙酉、壬申兩次詔書,指出城下運糧水道東通河水、濟水,南引江水、淮水,各方納貢運輸都要到這裡來,因此指派中渴者魏郡清淵縣馬憲監建石橋和樑柱,敦促工匠們施展出他們最巧妙的技藝,把很重的石塊拼合起來,把卷門砌得高高的。橋樑務必精美,道路務必寬闊,才能通行萬里,如此等等。河南尹那郡崇魄、垂渤海郡重合縣雙福、水曹椽中牟縣任防、史官王蔭及趙興、將作吏唯陽縣申翔,道橋椽成皋縣卑國、洛陽令江雙、垂平陽縣降監椽王騰之、主石作右北平郡山仲。三月開工,八月建成。水高到柱邊,又從樂里道轉彎往東從陽渠流出去。從前陸機為成都王穎進軍洛陽,卻打了敗仗回來。南岸就是馬市,從前洛陽有三個市集,這也是其中的一個。這裡也是稽叔夜被司馬昭殺害的地方。北邊是白社舊地,從前孫子荊在白社會見董威輩,就是這地方。孫子荊以能與董威葷同車為榮,所以有《 威輩圖》 。 又往東流經馬市石橋,橋南有兩根石柱,都沒有刻字。漢司空漁陽王梁當河南尹,準備引谷水灌溉京都,但渠道開成後卻不能通水,因此被免職。後來張純在洛水築堰以通水運,洛陽一帶官民都獲利。這條河渠今天引入谷水,就是張純所開創的。按陸機《 洛陽記》 、劉澄之《 永初記》 說:城的西面有陽渠,是周公所開。從前周把殷商的百姓遷到洛邑,當時洛邑城很狹小侷促,不過是個卑陋的小城。晉國從前給成周築城,讓舫王去居住;秦時又擴大了城區,封給呂不韋。照此推斷起來,可想而知,河渠並非全是周公所開。陽渠又叫九曲讀,《 河南十二縣境簿》 說:九曲讀在河南鞏縣以西,往西通到洛陽。又按傅暢《 晉書》 說:都水使者陳狼開鑿運渠,從洛口引水流經九曲,直到東陽門。所以阮嗣宗《 詠懷詩》 說:早上出來上東門,遙望高高的首陽山;又說:迢遙的九曲之間,徘徊著想往哪裡走?陽渠水往南通到閻闔門,就是漢時的上西門。《 漢宮記》 說:上西門沒有塗成純白色,是因為漢朝天子曾在西北被困,所以用紅色來塗漆雕刻。太和年間(477 -499 )遷都,把這座城門遷到南邊去,渠水從北邊乘著渠道地勢較高,分成上下兩條,經過舊石橋往東流入城中,流過望先寺。寺中有一塊石碑,石碑邊上,仿效《 子丹碑》 雕成蟠龍模樣,就今天所作而論還算不錯,但從仿古的角度看那就差了。渠水又往東流經舊金市南邊,正對千秋門,就是右邊的宮門。支流又流入石砌的下水道,注入靈芝九龍池。魏太和年間(477 一499 )遷都洛陽,規劃修建宮殿,修理街道溝渠,要求探查所有隱蔽的處所,於是把蓋在上面的石板打開來看,發現這條下水道完好無損。而且石工非常細緻嚴密,不是今天所可比擬,真是出奇地精良,於是就照舊留下使用。另一條從千秋門往南流經神虎門下,此門東對雲龍門,兩側的橫樑上都雕刻著雲龍風虎的圖案,以玫瑰石裝飾。每當朝陽初出、夕照西斜的時候,白色的圖案中閃耀著絢麗的光彩,斑駁燦爛,令人眼花繚亂。又往南流經通門、掖門西面,又南流,轉向東方流經闔門南面。按照《 禮記》 ,帝王有五座門:叫皋門、庫門、錐門、應門、路門― 路門別名畢門,又叫虎門。魏明帝在洛陽南宮仿效太極而在漢崇德殿故址上建造太極殿,把錐門改為閻闔門。從前漢朝時候,洛陽宮殿門上的題字大多是大篆,據說是蔡琶等人所書。自從董卓焚燒了宮殿,魏太祖平定荊州,漢吏部尚書安定梁孟皇擅長師宜官的八分體,請求以書法免他一死。太祖賞識他的書法,時常把他的字掛在帳中玩賞,以為勝過師宜官。北宮的題字,都是梁鵲的手筆。南宮建成後,明帝叫侍中京兆韋誕用古篆來題字。遷都洛陽後,才叫中書舍人沈含馨用隸書來題字;景明(500 一503 )、正始年間(504 一508 ) ,又下令符節令江式用大篆來替換。現在殿內樑上的匾額,都是江式題的字。《 周官》 :太宰正月在象魏上張貼法令。《 廣雅》 說:宮外的門閥叫象魏。《 風俗通》 說:魯昭公在門口造了兩座樓觀,叫做網。閥字從門,音欺(qu) 的。《 爾雅》 說:樓觀稱為網。《 說文》 說:網,就是門口的樓觀。《 漢官典職》 說:堰師離洛陽四十五里,遠望朱雀網,一派蓬蓬勃勃的氣象,就像與天相連似的,真是高大極了。《 洛陽故宮名》 有朱雀閥、白虎網、蒼龍網、北網、南宮網等。《 東觀漢記》 說:更始帝從洛陽出發,李松導引車駕,拉車的馬忽然狂奔起來,撞到北網的鐵柱門上,三匹馬都死了,指的就是此網。《 白虎通》 說:門為什麼一定要有網呢?閥是門的一種裝飾。是用以區分地位尊卑之別的。現在間闔門外兩邊建造了巨網,與天上的星宿相對應,雖然沒有依照禮法的規定,但也在這裡頒布法令,上面加建拿思,以代替樓觀• 《 廣雅》 說:拿思,指的是圍屏。《 釋名》 說:屏是用來遮蔽自己的。軍思立在門外,罕,就是復,臣子要進去報告時,到了這裡可以再好好想一想。漢朝末年四處紛紛起兵,把陵園的罕思都砸了,說是不使百姓復思漢朝。《 鹽鐵論》 說:垣網罕思,這是說在邊角上立屏風,架設起來的就是罕思。穎容又說:立胭的用意是,在上的如有錯失,臣下可以寫在網上,是徵求人們的批評的,所以叫網。今天則在網前水南的道路右邊放了一面登聞鼓來聽取下面的批評意見。從前黃帝曾商議建立明堂,堯在大路邊造屋以廣潛詢,舜有族旗持以宣告善事,禹設鼓徵求民間意見,湯在大街傾聽百姓非議政事,武王在靈台接見秉報者:這些都是為了廣泛徵求批評意見而採取的措施。渠水又分支沿御道兩旁往南流,從太尉、司徒兩坊間流過,那條街叫銅駝街。從前魏明帝在間闔南街放置了銅駝等獸的鑄像。陸機說:銅駝高九尺,脊背高出太尉坊。水西有永寧寺,創建於熙平年間(516 - 518 ) ,造了一座九層寶塔,塔基方十四丈,從塔頂的金露盤到地面高四十九丈,是仿照代都的七層寶塔建造,但造得更高大,雖然繁華如二京,富饒如五都,但那些都城裡的寺院寶塔,卻都不及這裡雄偉。按《 釋法顯行傳》 ,西域有爵離浮圖,高與此塔相仿,那么東都與西域二塔,風姿的莊嚴精妙是可相媲美了。那地方原是曹爽的故居,開工那一天,在寺院西南角掘出了曹爽的地下室,築在地下一丈左右,四壁都用方整的石、塊砌疊而成,石工細緻精密,一點都沒有毀壞。這些石塊就都拿來作為造塔之用。要不是曹爽,平庸的匠人也是難以複製的。因而桓氏有句話說:曹子丹生了這沒出息的畜牲!,確實不錯。水渠左邊是魏晉時的廟宇舊址,現在全都成了民居,連斷垣殘壁也不留、了。渠水又往西流經太廟與社壇之間,往南注入南渠。太廟和社壇都憑各種事物來辨別方向。《 周禮》 :太廟和聽政的路寢都和明堂一樣,設有叫燕寢的內室,只有奉祀遠祖的桃廟裡沒有。後代就籠統地界設一廟,在下方設定正室,不再有設燕寢的規制。《 禮》 :天子建都,左邊設宗廟,右邊立社壇,神位以石雕成,祭祀時穿葛衣、戴禮冠。現在多由王公來主持,帝王本人一般不親自去祭拜了。鹹寧元年(275 )洛陽颳大風,社壇的樹折斷了,一股青氣直透天庭,於是元帝東渡,魏就取代普室而昌盛起來了。渠水從銅駝街往東流經司馬門南邊。魏明帝開始築網時,門胭崩塌下來,壓死了數百人,於是就不再建築,所以沒有胭。門南屏風內從前放著銅翁仲,以後銅人被移走,舊址也廢紀了,只留下一堆亂石。從這裡往南直通宣陽門,道路縱橫通達,都鋪了馳道,往來通行的規定,完全與兩漢時一祥。曹子建曾從御街行走,違犯了門禁,因而受到冷落。渠水又往東流經杜元凱所謂翟泉的北面,現在已經無水了。那地方的坑窪方圓九丈六尺,深二丈余,看來像是人工挖掘成的,不像泉穴。表明不是翟泉,這是第一個證據。此外王甫謐《 帝主世紀》 說:皇室安定下來以後就遷都到成周,因成周太小,容納不下皇家的都城,所以毀掉翟泉加以擴大。泉水已經填塞了,原來的地點分明早就不存在了,表明那不是翟泉。這是第二個證據。杜預說:翟泉在太倉西南。既說是西南,對洛陽說來就不應在東北,表明那不是翟泉,這是第三個證據。據地理典籍來考證,事情大致上可以搞清楚了:那不可能是翟泉。渠水流過司空府前,流經太倉南面,從東陽門石橋下流出,注入陽渠。谷水從間闔門往南流經土山東邊。水西三里有一道山坡,坡上有上山,是漢朝大將軍梁冀所造。梁冀積土成山,植樹建造園林。張播《 漢記》 說:山嶺陡坡很多,就拿它來象徵東、西兩座蜻山,在裡面積聚了許多金銀珠玉,又捕捉了各種飛禽走獸飼養在裡面。有人殺了苑裡的兔子,就不斷地搜尋追捕,被殺的達十三人。水往南流,經西陽門流出。西陽門就是漢時的西明門,也叫雍門。舊門原在南面,太和年間(477- 499 )因舊門斜出,所以把這座城門遷走,東邊與東陽門相對。鍛水又往南流經白馬寺東邊。從前漢明帝夢見個金色巨人,頸上佩戴著白光。他詢問諸大臣,有人回答道:西方有個大神,名叫佛,樣子就同陛下夢見的一樣,說不定就是佛呢?於是就遣使去天竺,抄寫佛經、描繪佛像帶回。起初用榆木盒子裝經卷,以白馬載負佛像,在中夏予以宣揚。所以就拿白馬作為寺名,這些榆木經盒後來移到城內憨懷太子的寶塔中存放,近世又遷回到白馬寺中。金光流照、法輪東轉,就是從那時開始的。谷水又往南流經平樂觀東邊。李尤《 平樂觀賦》 說:於是建立了顯赫的平樂觀,把秘藏的奇珍公之於世。華嬌《 後漢書》 說:靈帝在平樂觀下築了個大壇,壇上豎起十立重五彩華蓋,高十丈;在大壇東北又築了個小壇,又豎起九重華蓋,高九丈。又調動了奇兵騎士數萬人排成隊伍,皇帝則坐在大華蓋底下。典禮完畢之後,皇帝親自身穿愷甲,號稱無上將軍,在列陣中走了三圈然後回去,並演戲招待遠方客人。所以《 東京賦》 說:西邊有平樂會場,有神獸龍雀蟠繞,大宛天馬騰空,給遠方來客觀看。應肋說:飛廉神禽能颳風,古人用優質金屬給它鑄像。明帝永平五年( 62 ) ,長安迎取飛廉和銅馬,放在上西門外的平樂觀里。現在上西門外並沒有別的樓觀基址,只有西明門外留有這座土台,顯得高大巍峨,也許就是平樂觀了。又說皇帝的女兒幼時就夭折了,埋葬以台旁,所以又叫皇女台。晉灼說:飛廉,身子是鹿,頭卻像雀,有角,長著蛇的尾巴,豹的斑紋。董卓把它熔化了,鑄成錢幣使用,而把銅馬搬到建始殿東階下。胡軍入侵,戰亂中銅馬也喪失了。谷水又往南流經西明門,就是舊時的廣陽門。此門左邊,一條支渠往東分出,流入城中,經過太社前面,又往東流經太廟南面,又往東流,在青陽門右邊注入陽渠。鼓水又南流,轉向東邊流經津陽門南。這就是舊時的津門。從前洛水泛濫,被洪水沖走淹死的人很多,津陽城門校尉打算築堤防水,諫議大夫陳宣勸阻他說:王尊是臣子,水漫到他的腳上就停止了,朝廷也就振興起來,水一定不會入城的。果然水到城門就退了。谷水又往東流經宣陽門南,這就是舊時的苑門。遷都洛陽後,把城門移到這裡,與間闔門相望,南面正對洛水浮橋,所以《 東京賦》 說:上溯洛水,背靠河水,左有伊水,右有擅水。洛陽這地方,在中原地區進行考察,占卜時只有洛邑為吉,實在是個有神靈枯護的京都。門的左邊就是洛陽池舊址,池東就是舊時平城門所在的地方,現在已經堵塞了。此門北對洛陽南宮,所以蔡琶說: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殿相連通,皇帝去郊外祭天地時,車駕都是從此門出去的,在諸門中最為尊貴。《 洛陽諸宮名》 說:南宮有誰台與照台相對。《 東京賦》 說:其南則有誰門曲榭,邪阻城恤。《 注》 說:誰門是藏冰室的門;阻,是依傍的意思;恤,就是城牆底下的護城河。誰門的台榭,都是彎彎曲曲地偏斜伸展,依傍著護城河鋪路。《 說文》 說:陛,就是護城河;有水稱池,無水稱陛。誰門就是宣陽門,門內有宣陽冰室。《 周禮》 中有掌管冰室的人。太陽的軌道移到北方虛宿的位置時,就采冰入藏;移到西方晶宿的位置,黎明看到星星出現時,就取出藏冰。冰室從前在宣陽門內,所以叫宣陽冰室。宣陽門早已封死,冰室也取消了。谷水又流經靈台北邊,這座台是用以觀測天文氣象的。靈台是漢光武帝所築,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曾在台上開設宴會,捉住一隻涎鼠;諫議大夫第五子陵也曾住過這裡。第五子陵是第五倫的小兒子,以清廉剛正聞名。他的妻子不在洛陽,在家鄉也沒有田園宅第,就棲身於靈台,有時甚至接連十日不燒飯。司隸校尉南陽左雄,尚書廬江朱孟興等,都是第五倫從前所推薦的孝廉和功曹,兩人都送了禮品和食物給他,他都辭謝了,沒有接受。他死於永建年間(126 - 132 )。谷水文往東流經平昌門南面,就是舊時的平門。又流經明堂北面,明堂建於漢光武帝中元元年(56)。它的結構是上圓下方,內有九室、角屋和十二堂。蔡琶《 月令章句》 說法也相同。從前引水到堂下,建成辟雍。谷水又往東流經開陽門南面。《 晉宮閣名》 說:這就是從前的建陽門。《 漢官》 說:開陽門初建成時,還沒有命名,忽然有一根柱子在樓上出現。琅哪開陽縣上報:縣南城門一根柱子飛去了。光武帝叫他們來辨認,果然就是那根飛走的柱子,於是就把它牢牢地捆住,並刻上年月日,名為開陽門。何湯字仲弓,曾當過守門人。皇上微服出行到夜間回來,何湯緊閉城門不讓他進來,朝廷因而嘉獎他。谷水又往東流經國子太學石經北面。《 周禮》 有國學,教授禮儀法度。《 學記》 說:古時家庭有私塾,一黨之中有庫,一遂之中有序,國家則有國學。也就是虞舜時代的大學上庫和國小下庫,夏禹時的大學東序和國小西序,殷商時的大學右學和國小左學,周朝時的大學東膠和國小虞庫。《 王制》 說:把退休的卿大夫供養在上庫,把士人的老者供養在下庫,所以有太學、國小來教公卿大夫的子弟,稱為國子。漢魏以來,在國子堂東邊設定太學。漢靈帝光和六年(183 ) ,把五經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學講堂前面,都在偏東的一側。熹平四年(175 ) ,蔡琶與五官中郎將堂黔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禪,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腸等,上書請求訂正六經文字,得到靈帝的批准。於是蔡琶親筆用硃砂寫在碑上,叫石匠去刻,碑成後就立在太學門外。於是後輩的儒生學者,就都以此作為訂正經文的標準。碑剛立下時,人們紛紛前來觀看和抄寫,每天來的車子多達千餘輛,把街巷都堵塞了。現在碑上都刻著蔡琶等人的姓名。魏正始年間(240 - 249 ) ,又立了古文、篆書和隸書三種字型的《 三字石經》 。古文是黃帝時創造出來的,倉領依照鳥的足跡造字,加以發展變化,所以文字有六書的造字規律。自從秦朝採用篆書,焚燒了前朝的典籍以來,古文就失傳了。魯恭王在孔子故宅里發現一批古代經書,當時不知道有古文,把它稱為蟒鮮文,大概是因形狀像蟒鮮所以取名的,於是就仿照這種字型來書寫。據說大篆起於周宣王時,是史摘所創。平王東遷後,文字錯亂反常,秦時李斯和胡母敬又把史摘文字加以改造,稱為小篆,於是有了大篆和小篆。但許慎的《 字說》 ,專門解釋篆文,而不以古文為依據。古代隸書起源於秦代,篆文筆劃繁複,不適應於繁忙的政務,所以就採用隸人的簡筆字型,稱為隸書。也有人說這就是程邀在雲陽增減筆劃整理而成的,稱為隸書,是篆文的簡化。孫暢之曾聽到青州刺史傅弘仁說:臨淄人發掘古墓,掘出了一口桐棺,桐棺前端外側刻有隸字,說是齊太公六世孫胡公的棺榔,只有三個字是古文,其餘都與今文相同。這證明了隸書自古就有了,並非創始於秦時。魏初,傳習古文的人是邯鄲淳培養出來的。但《 石經》 的古文卻不依邯鄲淳的筆法。《 石經》 碑文立於廳堂西邊,碑長八尺,寬四尺,排列在下面。碑共四十八塊。從頭到尾排開長達三十丈。魏明帝又刻了六塊《 典論》 碑文,附在旁邊。陸機說:又有一塊《 太學贊碑》 在講堂西頭。碑下有石龜碑座,刻著蔡琶、韓說、堂黔典等人姓名。又有一塊《 太學弟子贊碑》 ,在外門中間。現在這兩塊碑都不存了。《 石經》 以東有一塊碑,是漢順帝陽嘉元年(1 32 )所立,碑文說:建武二十七年(51 )創建太學,年久逐漸毀壞。永建六年(131 )九月,詔書修建太學,刻碑記年,共費人工十一萬二千,陽嘉元年八月竣工。碑的南面刻了頌詞。正反兩面刻的字都還完好無損。漢《 石經》 北面,有晉《 辟雕行禮碑》 ,是泰(太)始二年( 266 )所立,已經攔腰折斷了。但時代已變,物換星移,《 石經》 也已殘缺不齊了,至今所存不過半數,要想把它永遠留傳下去,實在不免令人失望了!查考典籍,古代有辟雕、明堂、靈台,即所謂三爵,但今天有靈台、太學,卻沒有辟雕所在之處。晉永嘉年間( 307 -313 ) ,王彌、劉耀打進洛陽,焚毀了二學,但遺址依稀仍在。谷水在城東南角分支北流,經過青陽門東面,就是舊時的清明門,又稱稅門,也叫芒門。又往北流經東陽門東邊,就是舊時的中東門。又往北流經舊時的太倉西邊。《 洛陽地記》 說:大城東有太倉,倉下運糧船隻常以千計,說的就是此處。又往北流入洛陽溝。鼓水又東流,向左邊流出積成池沼,又東流,向右邊流出成為方湖。方湖東西一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從前水衡署就在這裡。谷水又東流,向南轉彎,然後折回往東流,這一段叫阮曲,據說是阮嗣宗故居的所在地。鼓水又往東注入鴻池破。《 百官志》 說:鴻池是池名,在洛陽以東二十里,有皿一人,薪棒二百石。池東西一千步,南北一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東西走向的橫塘,水流可以相通。所以李尤《 鴻池破銘》 說:鴻澤的破塘,是聖王所築,引水往東流注,從城池中流出。水又東流,在左邊匯合七里澗。晉《 後略》 說:成都王穎派吳人陸機為前鋒都督,出兵討伐京師。因為他輕率冒進,被洛陽軍隊乘機攻擊,在鹿苑打了個大敗仗,士兵自相踐踏,在護城河和七里澗死了很多人。把澗都填滿了。指的就是這條澗。澗上有石橋,就是旅人橋。從前孫登不想在洛陽久住,他知道楊氏眼前雖然榮華富貴,但不會有好結果,因而想退隱到鄉野山林里去,終於沒沒無聞地死去了,楊駿把他埋葬在這座石橋的東邊。不久以後楊駿也死了。《 搜神記》 說:太康(280 一289 )末年,京城洛陽開始唱《 折楊》 的歌,歌中有描寫戰爭之苦的詞句。楊駿後來被殺,太后也被幽禁而死,《 折楊》 真的應驗了。這裡的幾座橋都是用石塊砌成的,巍峨壯麗,石工製作也極好,雖然隨著時光的流逝而略有損毀,但行人來往仍然無礙。朱超石在《 與兄書》 說:橋離洛陽宮六七里,全用大石築成,下面砌成圓拱門,以通水流,可容大船通過。橋上題字說:太康三年(282 )十一月初開工,每日需用七萬五千人工,到次年四月底結束。這座橋曾崩了幾丈,以後重新進行了修補,現在所刻文字已經不存了。陽渠水又往東流,經漢廣野君哪食其廟南。廟在北山上,就是成公綏所謂僵師西山。山上還留有舊廟基,廟宇朝東,門前有兩尊石人相對而立,北側石人胸前刻的字是:門亭長。石人西面有兩座石網,雖然已經破毀,但還有一丈多高。石網西邊就是廟宇的舊基。廟基前面有石碑,文字已剝蝕缺損,看也看不清楚了。子安景仰哪食其萬古不朽的令名,對神像讚美他高潔堅貞的節操,但這篇碑文卻殘缺了。陽渠水又往東流經毫殷以南,從前盤庚遷都於此,把商改名為殷就是由此開始的。班固說:就是屍鄉,從前曾是殷湯建都的地方,所以又稱湯亭。薛攢《 漢書注》 、皇甫謐《 帝王世紀》 都以為不是殷湯,而是帝譽建都的地方。《 晉太康記》 、《 地道記》 都說田橫死在此亭,所以改名屍鄉,這說法並不正確。我按司馬彪《 郡國志》 ,以為這就是春秋的屍氏,那裡的沼澤荒野背依高地,城郭兩邊墳墓很多,就是陸士衡與王輔嗣相遇的地方。袁氏《 王陸詩敘》 :陸機初到洛陽時,途中在河南堰師過夜。當時忽然陰雲密布,看見道路左邊好像有人家,於是就去投宿。他看見一個少年,風姿神態端莊而有點深不可測的樣子。他與陸機談論玄學,陸機很佩服他的才能,而無法駁倒他,於是提出一個論辯題目。陸機列舉了古往今來的許多史事,從名實上進行檢討,這位少年卻不很喜歡,也不很理解。天將破曉時,陸機就告別上路了,在一家旅店裡歇息。老闆娘問道:您昨晚在哪裡住宿的?這裡往東好幾十里都沒有村莊,只有山陽王家的墳墓呀衛陸機於是感到又驚異又惆悵,回頭遙望昨日走過來的道路,只見一片空荒的原野和慘戚的陰雲,高高的樹叢蔭天蔽日,知道昨晚所遇的定是王弼了。這座山就是祝雞翁的故居。《 搜神記》 說:祝雞翁是洛陽人,住在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數達到一千餘只,每隻雞都有名字,要想捉雞時,只要叫它的名字,就會從雞群里走到他面前。後來他到了吳山,就不知去向了。谷水又往東流經匾師城南面。皇甫謐說:帝譽建都於毫,就是堰師。王莽稱為師氏,靚水又東流,注入洛水。

甘水發源於弘農郡宜陽縣鹿蹄山,鹿蹄山在河南陸渾縣老城西北,俗稱縱山。水從山彎中流出,所以世人把那地方稱為甘掌。

往東北流,到河南縣以南,往北注人洛水。

甘水發源後往東北流,向北轉彎流經一座老城東邊。城在非山上,世人稱為石城。京相潘說:有人說,甘水所出的西山上面,凹陷而平坦,有舊甘城,在河南城以西二十五里,指的就是這座城。我按甘水東面十來里的洛城南面有舊甘城,北與河南舊城相望,世人稱為鑑洛城。鑒、甘讀音相近,就是舊甘城,是從前王子帶的食邑,所以昭叔有甘公之稱。甘水又與非山水匯合。非山水發源於非山東麓的山谷,東流注入甘水。甘水又在河南城西北注入洛水。《 水經》 說從縣南入洛,是搞錯了。京相潘說:現在河南縣西南有甘水,北流注入洛水。這就說對了。

漆水發源於扶風郡杜陽縣俞山,東北流注人渭水。

《 山海經》 說:輸次之山,漆水就發源在這裡。北流注入渭水。這裡是說從北往南流。《 尚書• 禹貢》 、太史公《 禹本紀》 說:疏導渭水往東北流到徑水,又往東流過漆沮,注入河水。孔安國說:漆沮是水名,又叫洛水,發源於馮詡以北。周太王離開鄴,度過漆水,翻過梁山,就在岐山腳下停下來。所以《 詩經》 說:先人初創事業,從土水來到漆水濱。又說:從那西的岸邊,來到岐山腳下。這些話都與《 禹貢》 、《 本紀》 的說法相符。許慎《 說文》 說:漆水發源於右扶風郡杜陽縣的岐山,東流注入渭水。漆字偏旁從水。音泰(單)。又說:又名漆城池。潘岳《 關中記》 說:關中有徑、渭、溺、滬、鄂、高下、漆、沮等水。鄂、高下、漆、沮四條水,在長安西南的鄂縣,漆水、沮水都往南流奔,鄂水、高卜水則北注。《 開山圖》 說:麗山西北有溫池。溫池西南八十里,岐山在杜陽北邊。長安西面有一條渠道,叫漆渠。班固《 地理志》 說:漆水在漆縣西邊。闡胭《 十三州志》 又說:漆水在漆縣西邊,北流到岐山,往東注入渭水。現在有一條水,發源於杜陽縣岐山北麓的漆溪,稱為漆渠,往西南流,注入岐水。但川流與地區差異很大,諸說紛紜,查核經史,又人人都有依據。我本人見識淺陋,也無從鑑別它們的是非了。

滻水水發源於京兆郡藍田谷,北流注人灞水。

《 地理志》 說:滻水發源於南陵縣的藍田谷,往西北流,匯合了一條水。這條水發源於西南方的莽谷,往東北流,注入滻水。滻水又往北流過藍田川,北流注入灞水。《 地理志》 說:滬水往北流,到霸陵注入灞水。

沮水發源於北地郡直路縣,往東流過馮翔郡投栩縣北面,往東注人洛水。

《 地理志》 說:沮水發源於直路縣西邊,往東注入洛水。現在沮水從直路縣東南流經誰石山,往東南流經檀台川,俗稱檀台水;轉彎沿山兩邊往西流,又往西南流經宜君川,世人又稱為宜君水。又流到黃嵌水口,黃嵌水在西北方發源於雲陽縣石門山的黃嵌谷,往東南流,注入宜君水。又往東南流經役栩縣老城西邊― 役栩縣置於漢景帝二年(前1 55 ) ,南流與銅官水匯合。銅官水發源於縣城東北,往西南流經銅官川,稱為銅官水;又往西南流經投栩縣東邊,往西南流經縣城南原下面,然後往西南注入宜君水。宜君水往南從土門山西邊流出,又稱沮水。又往東南流過土門南原下,往東流經懷德城南,城在北原上面。又往東流經漢太上皇陵北面,陵墓在南原上。沮水往東注入鄭渠。從前韓國想讓秦國不打到東方來,派了水利工程人員鄭國去偵察秦國,他開渠引徑水注入,稱為鄭渠。水渠上口在中山西面的邸瓤口承接徑水,就是所謂瓤中。《 爾雅》 以為這是周的焦獲。他傍著北山開渠,往東注入洛水,長三百餘里,說是可以靠它來灌溉田地。工程進行期間,被秦發現了。秦人想殺掉鄭國,鄭國說:我當初雖然是來做間諜,但開了這條渠道對秦國也有利。於是秦就讓他把渠道開好。渠道完工之後,引了帶有淤泥的水來灌溉鹽鹼地四萬餘頃,每畝收穫高達一鍾,關中成為一片沃野,不再有荒年,秦國因而富強起來,最後吞併了諸侯。於是這條水渠就被命名為鄭渠。渠道往東通過宜秋城北面,又往東通過中山南面。《 河渠書》 說:從中山以西開鑿徑水。《 封禪書》 ;漢武帝在汾陰得到寶鼎,想送到甘泉宮去獻祭,到了中山時,升起一片黃雲,瀰漫籠罩在鼎上。徐廣《 史記音義》 說:關中有中山,這不是冀州的中山。這裡指的.就是此山,俗稱仲山,是弄錯了的。鄭渠又往東流經舍車宮南面, 穿過冶谷水。鄭渠舊道又往東流經戳薛山南面、池陽縣舊城北面,又往東穿過清水,又往東流經北原下,有濁水注入。從濁水入口處起,上流現在已經無水了。濁水上流承接雲陽縣以東的大黑泉,往東南流稱為濁谷水,又往東南流出高地,注入鄭渠。又往東通過高地,流經曲梁城北面,又往東流經太上陵南原下面,向北轉彎流經高地以東,與沮水匯合。水又分成兩條。一條往東南分出,就是濁水,到了白渠與澤泉匯合,俗稱漆水,又稱漆沮水,橫穿過白渠,往東流經萬年縣舊城北面,叫棟陽渠,這座城就是棟陽宮所在地。漢高帝把他父親葬在棟陽縣,建造了陵墓,並把城名改為萬年。《 地理志》 說:馮詡郡萬年縣,漢高帝時設定,王莽稱為異赤。所以徐廣《 史記音義》 說:棟陽,就是現在的萬年。閹馳說:縣西有徑水、渭水,北面有小河,指的就是此水。水又向南轉彎,改名為石川水,又往西南流經郭藐城西面,與白渠的支渠匯合,又往南注入渭水。另一條往東流,就是沮水,東流與澤泉匯合。澤泉發源於沮水東邊的沼澤中,與沮水隔著一片高地,相距十五里,俗稱此水為漆水。水往東流經薄昭墓南,墓在北原上。又流經懷德城北面,往東南注入鄭渠,與沮水匯合。又從沮水直穿而過,注入濁水,到白渠相匯合,所以濁水得了漆沮這個名稱。沮水循著鄭渠,往東流經當道城南邊。當道城在頻陽縣老城南邊,是頻陽宮的所在地,秦厲公所置。城北有頻山,山上有漢武帝殿,是用石材構架而成。縣城在山南,所以叫頻陽。應肋說:縣城在頻水以北。規在縣城附近一帶沒有一條相應的水,有的只有鄭渠與沮水罷了。水又往東流經蓮芍縣老城北面。《 十三州志》 說:該縣是以草得名的。沮水又往東流經漢光武帝老城北面,又往東流經粟邑縣老城北面,王莽把它改名為粟城。後漢把粟邑封給騎都尉耿夔,立為侯國。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