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十五

作者:酈道元

洛水出京兆上洛縣遭舉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嶺山。《山海經》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舉之山,洛水出焉。東與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屍水注之,水北發屍山,南流入洛。洛水又東得乳水,水北出良余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會於龍余之水,水出蠱尾之山,東流入洛。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合玄扈之水。《山海經》曰:洛水東北流,注於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與讙舉,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經》曰:此二山者洛間也。是知玄扈之水,出於玄扈之山,蓋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徑於陽虛之下。《山海經》又曰:陽虛之山,臨於玄扈之水,是為洛汭也。《河圖玉版》曰:倉頜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即於此水也。洛水又東歷清他山,東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門水出焉。《爾雅》所謂洛別為波也。洛水又東,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東北徑拒陽城西,而東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與獲水合,水南出獲輿山,俗謂之備水也。東北徑獲輿川,世名之為輿川,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徑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蓋開其源者是也。東北過盧氏縣南,洛水徑隖渠關北,隖渠水南出隖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兩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東北,入於洛。《山海經》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於洛。疑即是水也。荀渠,蓋熊耳之殊稱,若太行之歸山也。故《他說》曰:熊耳之山,地門也,洛水出其間。是亦總名矣。其一水東北徑隖渠城西,故關城也。其水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徑盧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九年,晉韓龍取盧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盧氏川水注之,水北出盧氏山,東南流徑盧氏城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翼合三川,並出縣之南山,東北注洛。《開山圖》曰:盧氏山宜五穀,可避水災,亦通謂之石城山。山在宜陽山西南,千名之山,鹹處其內,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洛水又東徑高門城南,即《宋書》所謂後軍外兵龐季明入盧氏進達高門木城者也。洛水東與高門水合,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東北流徑石勒城北,又東徑高門城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洛水又東,松陽溪水注之,水出松陽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徑黃亭南,又東合黃亭溪水,水出鵜鶘山。山有二峰,峻極於天,高崖雲舉,亢石無階,猿徒喪其捷巧,鼯族謝其輕工,及其長霄昌嶺,層霞冠峰,方乃就辨優劣耳,故有大,小鵜鶘之名矣。溪水東南流歷亭下,謂之黃亭溪水,又東南入於洛水。洛水又東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澗,即龐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歷谷東北流,注於洛水。洛水又東徑檀山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義熙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屆,次於洛陽,命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窮覽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其源也。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水自宜陽山南。三川並發,合為一溪,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得鵜鶘水口,水北發鵜鶘澗,東南流入千洛。洛水又徑仆谷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徑龍驤城北,龍驤將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行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東,左合宜陽北山水,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東,廣由澗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徑龍驤城東,而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右得直谷水,水出南山,北徑屯城。西北流注於洛水也。

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城西有塢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邑池縣治,南對金門塢,水南五里,舊宜陽縣治也。洛水右會金門溪水,水南出金門山,北徑金門塢,西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合款水,其水二源並發,兩川徑引,謂之大款水也,合而東南入於洛。洛水又東,黍良谷水入焉,水南出金門山。《開山圖》曰:山多重固在韓。建武二年,強弩大將軍陳俊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即此也,而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左合北溪,南流入於洛也。

又東過陽市邑南,又東北過於父邑之南,大陰谷水南出太陰溪,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合白馬溪水,水出宜陽山,澗有大石,厥狀似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也。溪水東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有昌澗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陽山,而東南流,徑宜陽故郡南,舊陽市邑也,故洛陽都典農治,此後改為郡。其水又南注於洛。洛水又東徑一合塢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絕,惟筑西面即為固,一合之名,起於是矣。劉曜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魏該奔於此,故於父邑也。洛水又東合杜陽澗水,水出西北杜陽溪,東南徑一合塢,東與槃谷水合,亂流東南入洛。洛水又東,渠谷水出宜陽縣南女幾山,東北流徑雲中塢,左上迢遰層峻,流煙半垂,纓帶山阜,故塢受其名。渠谷水又東北入洛水。臧榮緒《晉書》稱,孫登嘗經宜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其情神非常,鹹共傳說。太祖聞之,使阮籍往觀,與語,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復作向聲,又為嘯。求與俱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峰行且嘯,如蕭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怪而問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名。余按孫綽之敘《高士傳》,言在蘇門山,又別作《登傳》。孫盛《魏春秋》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論》,言吾不知其人,既神遊自得,不與物交。阮氏尚不能動其英操,復不識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又東北過宜陽縣南,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澠池矣。又東南徑宜陽縣故城西,謂之西度水,又東南流入於洛。洛水又東徑宜陽縣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為左丞相,曰:寡人慾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朽矣。茂請約魏以攻韓,斬首六萬,遂拔宜陽城,故韓地也,後乃縣之。漢哀帝封息夫躬為侯國,城之西門,赤眉樊崇與盆子及大將等,奉璽綬劍壁處。世祖不即見,明日,陳兵於洛水見盆子等,謂盆子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嘆曰: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洛水又東與厭染之水合,水出縣北傅山大陂,山無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東南注,世謂之五延水。又東南流徑宜陽縣故城東,東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南,黃中澗水出北阜,二源奇發,總成一川,東流注於洛。洛水又東,祿泉水注之,其水北出近溪。洛水又東,共水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井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東南往之,共水又西南與左澗水會,水東出近川,西流注於共水。共水又南與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東南注蓁水。蓁水發源蓁谷,西南流與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謂之石頭泉,而南流注於洛。洛水又東,黑澗水南出陸渾西山,歷於黑澗,西北入洛。洛水又東,臨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東南與長澗水會,水出北山南人臨亭水,又東南歷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

又東北出散關南,洛水東徑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於九阿,此是也。洛水又東與豪水會,水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歷九曲東,而南流入於洛。洛水之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洛水又東,枝瀆左出焉。東出關,絕惠水,又徑清女冢南,冢在北山上。《耆舊傳》云:斯女清貞秀古,跡表來今矣。枝瀆又東徑周山,上有周靈王冢。《皇覽》曰:周靈王葬於河南城西南周山上,蓋以王生而神,效謚曰靈。其冢,人祠之不絕。又東北徑柏亭南,《皇覽》曰周山在柏亭西北,謂斯亭也。又東北徑三王陵東北出,三王,或言周景玉、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賦》云:定當為敬,子朝作難,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與景王俱葬於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紀》曰:景王葬於翟泉,今洛陽太倉中大冢是也。而復傳言在此,所未詳矣。又悼、敬二王,稽諸史傳,復無葬處。今陵東有石碑,錄赧王以上世王名號,考之碑記,周墓明矣。枝瀆東北歷制鄉,徑河南縣王城西,歷郊鄏陌。杜預《釋地》曰:縣西有郟鄏陌,謂此也。枝瀆又北入谷,蓋經始周啟,瀆久廢不修矣。洛水自枝瀆又東出關,惠水右注之,世謂之八關水。戴延之《西征記》謂之八關澤,即《經》所謂散關,鄣自南山,橫洛水,北屬於河,皆關塞也,即楊仆家僮所築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陽。東南流與瞻水合,水東出婁涿之山,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東南,謝水北出瞻諸之山;東南流,又有交觸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徑關城北,二十里者也。其城西阻塞垣,東枕惠水。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率五營士屯都亭,置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轅、鏇門、小平津,盂津等八關,都尉官治此,函谷為之首,在八關之限,故世人總其統目,有八關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於洛水。《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陽,而南流注於洛。謂是水也。洛水又與虢水會,水出扶豬之山,北流注於洛水。之南,則鹿蹄之山也,世謂之非山。其山陰則峻絕百仞,陽則原阜隆平,甘水發於東麓,北流注於洛水也。

又東北過河南縣南,《周書》稱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孝經援神契》曰: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年,洛絕於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國志》所謂甘城也。《地記》曰:洛水東北過五零陪尾,北與澗、瀍合,是二水,東入千金渠,故瀆存焉。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往之。

洛陽,周公所營洛邑也,故《洛浩》曰:我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湊。方六百里,因西八百里,為千里。《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馬遷《自序》云:太史公留滯周南。摯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陽,漢高祖始欲都之,感婁敬之言,不日而駕行矣。屬光武中興,宸居洛邑,逮於魏、晉,鹹兩宅焉。故《魏略》曰:漢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上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長沙耆舊傳》云:祝良,字召卿,為洛陽令。歲時亢旱,夭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階庭,告誠引罪,自晨至中,紫雲水起,甘雨登降。人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應,滂沱下雨。則縣司及河南尹治,司隸,周官也,漢武帝使領徒隸,董督京畿後,因名司州焉。《地記》曰:洛水東入於中提山間,東流會於伊是也。昔黃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蘸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今《河圖視萌篇》是也。昔王子晉好吹鳳笙,招延道士,與浮丘同游伊洛之浦,含始又受玉雞之瑞於此水,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洛水又東,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徑合水塢,而東北流注於公路澗。但世俗音訛,號之曰光祿澗,非也。上有袁木固,四周絕澗,迢遞百仞,廣四五里,有一水,淵而不流,故溪澗即其名也。合水北與劉水合,水出半石東山,西北流徑劉聚,三面臨澗,在猴氏西南,周畿內劉子國,故謂之劉澗。其水西北流注於合水,合水又北流注於洛水也。

又東過偃師縣南,洛水東徑計素渚,中朝時,百國貢計所頓,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師故縣南,與猴氏分水。又東,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導源少室山,西流徑穴山南,而北與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會南溪水,水發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潛流地下,其故瀆北屈出峽,謂之大穴口,北歷覆釜堆東,蓋以物象受名矣。又東屆零星塢,水流潛通,重源又發,側緱氏原,《開山圖》謂之緱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晉控鵠斯阜,靈王望而不得近,舉手謝而去,其家得遺展,俗亦謂之為撫父堆,堆上有子晉祠。或言在九山非此,世代已遠,莫能辨之。劉向《列仙傳》云:世有蕭管之聲焉。休水又徑延壽城南,緱氏縣治,故滑費,《春秋》滑國所都也。王莽更名中亭,即緱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謂之仙人觀。休水又西轉北屈,徑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鄭袤廟碑,文缺不可復識。又有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晉泰始六年立。休水又北流注於洛水。洛水又東徑百穀塢北。戴延之《西征記》曰:塢在川南,因高為塢,高十餘丈,劉武王西入長安,舟師所保也。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竹書紀年》,晉襄公六年,洛絕於澗。即此處也。洛水又北徑偃師城東,東北歷中,水南謂之南,亦曰上也。徑訾城西,司馬彪所謂皆聚也,而水注之,水出北山溪,其水南流,世謂之溫泉水。水側有僵人穴,穴中有殭屍,戴延之《從劉武王西征記》曰:有此屍,屍今猶在。夫物無不化之理,魄無不遷之道,而此屍無神識,事同木偶之狀,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遷矣。水又東南,於皆城西北東入洛水。故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有谷水東入洛,謂之下。故有上、下之名,亦謂之北,於是有南、北之稱矣。

又有城,蓋周大夫肸之舊邑。洛水又東徑訾城北,又東,羅水注之,水出方山羅川,西北流,蒲他水注之,水南出蒲陂,西北流合羅水,謂之長羅川。亦曰羅中也,蓋肸子羅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羅水又西北,白馬溪水注之,水出嵩山北麓,徑白馬塢東,而北入羅水。西北流,白桐澗水注之,水出嵩麓桐溪,北流徑九山東,又北,九山溪水入焉。水出百稱山東谷,其山孤峰秀出,嶕嶢分立。仲長統曰:昔密有卜成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謂是山也。山際有九山廟,廟前有碑云:九顯靈府君者,太華之元子,陽九列名,號曰九山府君也。南據嵩岳,北帶洛澨,晉元康二年九月,太歲在戌,帝遣殿中中郎將、關內侯樊廣,緱氏令王與,主簿傅演,奉宣詔命,興立廟殿焉。又有《百蟲將軍顯靈碑》,碑云:將軍姓伊氏,諱益,字隤敳,帝高陽之第二子伯益者也。晉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順人吳義等建立堂廟,水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頌,贊示後賢矣。其水東北流入白桐澗,又北徑袁公塢東,蓋公路始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於羅水。羅水又西北徑袁公塢北,又西北徑潘岳父子墓前。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敗。岳碑題云: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孫秀之難,闔門受禍,故門主感覆醢以增慟,乃樹碑以記事。太常潘尼之辭也。羅水又於訾城東北入於洛水也。

又東北過鞏縣東,又北入於河。

洛水又東,明樂泉水注之,水出南原下,三泉並導,故世謂之五道泉,即古明溪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師次於明溪者也。洛水又東徑鞏縣故城南,東南所居也,本周之畿內鞏伯國也。《春秋左傳》所謂尹文父涉於鞏,即於此也。洛水又東,濁水注之。即古黃水也,水出南原。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黃亭,即此亭也。《春秋》所謂次於黃者也。洛水又東北,澗水發南溪石泉,世亦名之為石泉水也。京相璠曰:鞏東地名坎欲,在泂水東。疑即此水也。又徑盤谷塢東,世又名之曰盤谷水。司馬彪《郡國志》,鞏有坎欿聚。《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欿。服虔亦以為鞏東邑名也。今考厥文若狀焉,而不能精辨耳。《晉太康地記》、《晉書地道記》,並言在鞏西,非也。其水又北入洛,洛水又東北流,人於河。《山海經》曰:洛水,成皋西人河是也。謂之洛欿,即什谷也。故張儀說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謂此川也。《吏記音義》曰:鞏縣有谷水者也。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沉壁,受《龍圖》於河,《龜書》於洛,赤文綠字。堯帝又修壇河、洛,擇良即沉,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迴風逝,赤文綠色,廣袤九尺,負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帝王錄》記興亡之數,以授之堯,又東沉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背甲赤文成字,遂禪於舜。舜又習堯禮,沉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至於稷下,榮光休至,黃龍捲甲,舒圖壇畔,赤文綠錯以授舜。舜以禪禹,殷湯東觀於洛,習禮堯壇,降璧三沉,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於壇。黑烏以浴,隨魚亦上,化為黑玉赤勒之書,黑龜赤文之題也,湯以伐桀,故《春秋說題辭》曰:河以道坤出天苞,洛以流川吐地符,王者沉禮焉,《竹書紀年》曰,洛伯用與河伯馮夷斗,蓋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於是地矣。

伊水出南陽魯陽縣西蔓渠山,《山海經》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巒互別耳。伊水自熊耳東北徑鸞川亭北,姦水出姦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水。世人謂伊水為姦水,姦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也。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伊水又東北徑東亭城南,又屈徑其亭東,東北流者也。東北過郭落山,陽水出陽山陽溪,世人謂之太陽穀,水亦取名焉。東流入伊水,伊水又東,北鮮水入焉,水出鮮山,北流注於伊。伊水又與蠻水合,水出盧氏縣之蠻谷,東流入於伊。

又東北過陸渾縣南,《山海經》曰:滽滽之水,出於厘山,南流注於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東流注於伊水,即滽滽之水也。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徑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杜預《釋地》曰:山在縣南。闞駰《十三州志》云:山在東南。今是山在陸渾故城東南八十許里。《周書》,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於三塗,北瞻望於有河。《春秋》昭公四年,司馬侯曰: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服虔曰:三塗、大行、轘轅、崤、澠,非南望也。京相璠著《春秋土地名》,亦云:山名也。以服氏之說,塗,道也。準《周書》南望之文,或言宜為轘轅、大谷、伊闕,皆為非也。《春秋》,晉伐陸渾,請有事於三塗。知是山明矣。有七谷水注之,水西出女兒山之南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東南流注於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兒山之東谷,東徑故亭南,東流入千伊水。伊水又東北徑伏流嶺東,嶺上有崑崙祠,民猶祈焉。劉澄之《永初記》稱,陸渾縣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縣南崖口北二十里許,西則非也。北與溫泉水合,水出新城縣之狼皋山西南阜下,西南流會於伊水。伊水又東北徑伏睹嶺,左納焦澗水,水西出鹿髆山,東流徑孤山南。其山介立豐上,單秀孤峙,故世謂之方山,即劉中書澄之所謂縣有孤山者也。東歷伏睹嶺南,東流注於伊。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都也。尋郭文之故居,訪胡昭之遺像,世去不停,莫識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導而東注虢略。在陸渾縣西九十里也,司馬彪《郡國志》曰縣西虢略地,《春秋》所謂東盡虢略者也。北水東流合侯澗水,水出西北侯溪,東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徑陸渾縣故城北。平王東遷,辛有適伊川,見有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魯僖公二十二年,秦、晉遷階渾之戎於伊川,故縣氏之也。涓水東南流,左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謂之七谷水。阻澗東逝,歷其縣南,又東南左會北水,亂流,左合禪渚水,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饒魚葦,即《山海經》所謂南望禪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純注云:禪,一音暖,鯀化羽淵而復在此然已變怪,亦無往而不化矣。世謂此澤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於涓水。涓水又東南注於伊水。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母孕於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威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獻之,命養於庖,長而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

又東北過新城縣南,馬懷橋長水出新城西山,東徑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宗均碑南。均字文平,縣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東流入於伊。又有明水出梁縣西狼皋山,俗謂之石澗水也。西北流徑楊亮壘南,西北合康水,水亦出狼皋山,東北流徑范塢北與明水合,又西南流入於伊。《山海經》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於伊水是也。伊水又與大戟水會,水出梁縣西,有二源,北水出廣成澤,西南徑楊志塢北與南水合,水源南出廣成澤,西流徑陸渾縣南。《河南十二縣境簿》曰:廣成澤在新城縣界黃阜。西北流,屈而東,徑楊志塢南;又北屈徑其塢東,又徑塢北。同注老倒澗,俗謂之老倒澗水,西流入於伊。伊水又北徑新城東與吳澗水會,水出縣之西山,東流南屈,徑其縣故城西,又東轉徑其縣南,故蠻子國也。縣有鄤聚,今名蠻中是也,漢惠帝四年置縣。其水又東北流,莊於伊水。伊水又北徑當階城西,大狂水入焉,水東出陽城縣之大山。《山海經》曰:大之山多琈之玉。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龜,人食之者無大疾,可以已腫。狂水又西徑綸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者也。左與倚薄山水合,水北出倚薄之山,南徑黃城西,又南徑綸氏縣故城東,而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八風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風山,南流徑綸氏縣故城西,西南流入於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三源,各導一溪,並出山南流合舍,故世有三交之名也。石上菖蒲,一寸九節,為藥最妙,服久化仙。其水西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西徑缶高山北,西南與湮水合,水出東北湮谷,西南流徑武林亭東北,又屈徑其亭南,其水又西南徑湮陽亭東,蓋藉水以名亭也,又東南流入於狂。狂水又西徑湮陽城南。又西徑當階城南,而西流注於伊。伊水又北,土溝水出玄望山西,東徑玄望山南,又東徑新城縣故城北,東流注於伊水。伊水又北,板橋水入焉,水出西山,東流入於伊水。伊水又北會厭澗水,水出西山,東流徑邥垂亭南。《春秋左傳》文公十六年,秋,周甘歜敗戎於邥垂者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預《釋地》曰:河南新城縣北有邥垂亭。司馬彪《郡國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里,遺基存焉。京相璠曰:舊說言邥垂在高都南,今上黨有高都縣。余謂京論疏遠,未足以證,無如虔說之指密矣。其水又東注於伊水。伊水又北徑高都城東。徐廣《史記音義》曰:今河南新城縣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東周與鄭高都利者也。又來儒之水出於半石之山,西南流徑斌輪城北,西曆艾澗,以其水西流,又謂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徑大石嶺南,《開山圖》所謂大石山也。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以漢靈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文字淺鄙,殆不可尋。魏文帝獵於此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投虎於是山。山在洛陽南,而劉澄之言在洛東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王隱《晉書》曰:惠帝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陽山請雨,總盡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山也。來儒之水又西南徑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東西入伊水,謂之曲水也。

又東北過伊闕中,伊水徑前亭西。《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箕遺、樂征、右行詭濟師,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里伊闕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讀為泉,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也。昭公二十六年,趙鞅使女寬守闕塞是也。陸機云:洛有四闕,斯其一焉。東岩西嶺,並鐫石開軒,高甍架峰,西側靈岩下,泉流東注,入於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闕以達聰也。闕左壁有石銘云:黃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齊此已下。蓋記水之漲減也。右壁又有石銘云:元康五年,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軌,部督郵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監作掾董猗、李褒,斬岸開石,平通伊闕,石文尚存也。

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

伊水自闕東北流,枝津右出焉。東北引溉,東會合水,同注公路澗,入於洛,今無水。《戰國策》曰: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蘇子見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民皆種他種,欲貧之,不如下水以病之,東周必複種稻,種稻而復奪之,是東周受命於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渠也。伊水又東北,枝渠左出焉,水積成湖,北流注於洛,今無水。伊水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徑圜丘東,大魏郊天之所準漢故事建之。《後漢書。郊祀志》曰:建武二年,初制郊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圜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壇,上為五帝位,其外為譴,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皞天上帝於此,今兗冕也。壇壝無復紫矣。伊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鯪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故其著《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徐廣曰:人魚似鮎而四足,即鯢魚也。

瀍水出河南穀城縣北山,縣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澤中,梓澤,地名也。澤北對原阜,即裴氏墓塋所在,碑闕存焉。其水歷澤東南流,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朁亭之處也。即潘安仁《西征賦》所謂越街郵者也。

東與千金渠合,《周書》曰:我卜瀍水西。謂斯水也。東南流,水西南有帛仲理墓,墓前有碑,題云: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護,益州巴郡人,晉永寧二年十一月立。瀍水又東南流,注於谷。谷水自千金堨東注,謂之千金渠也。

又東過洛陽縣南,又東過偃師縣,又東入於洛。

澗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於其陽,東南注於洛,澗水出於其陰,北流注於谷。世謂是山曰廣陽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澗。《地理志》曰:澗水在新安縣,東南入洛。是為密矣。東北流歷函谷東坂東,謂之八特板。東南入於洛。

孔安國曰:澗水出澠池山,今新安縣西北有一水,北出澠池界,東南流徑新安縣,而東南流入於谷水。安國所言當斯水也。然谷水出澠池,下合澗水,得其通稱,或亦指之為澗水也。並未之祥耳。今孝水東十里有水,世謂之慈澗,又謂之澗水。按《山海經》則少水也,而非澗水,蓋習俗之誤耳。又按河南有離山水,謂之為澗水,水西北出離山,東南流歷郟山,於谷城東而南流注於谷,舊與谷水亂流,南人於洛。今谷水東入千金渠,澗水與之俱,東入洛矣。或以是水並為周公之所相卜也。呂忱曰:今河南死水。疑其是此水也。然意所未詳,故並書存之耳。

譯文

洛水發源於京兆郡上洛縣的灌舉山,

《 地理志》 說:洛水發源於家嶺山。《 山海經》 說:發源於上洛西山。還有一說:洛水發源於灌舉之山,東流與丹水匯合。丹水發源於西北方竹山的東面,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屍水注入。屍水發源於北方的屍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匯合了乳水。乳水發源於北方的良余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匯合了龍余之水,這條水發源於蠱尾之山,東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到陽虛山匯合玄啟之水。《 山海經》 說:洛水往東北流,注入玄息之水。又說:從鹿蹄之山到玄息之山,共有九座山。玄啟也是山名,與灌舉山一同構成九山的序列。因此《 山海經》 說:這兩座山夾著洛水。可知玄啟之水發源於玄息之山,山和水就都得了這個名稱了。洛水流經陽虛山下。《 山海經》 又說:陽虛之山俯臨玄息之水,這就是洛吶。《 河圖• 玉版》 說:倉領為黃帝南巡時,登上陽虛之山,來到了玄肩和洛吶的水濱。一隻靈龜背著寶書交給他,在紅甲上以青文寫成。就是在這條水上。洛水又往東流經清池山旁,佳東流匯合了武里水。武里水發源於南方的武里山,往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門水分支流出。《 爾雅》 所說的從洛水分出成為波水,就指此水。洛水又東流,要水注入。要水發源於南方的三要山,往東北流經拒陽城西面,然後往東北流入洛水。洛水又東流,與獲水匯合。獲水發源於南方的獲輿山,俗稱備水,往東北流經獲輿川,世人稱為卻川,往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熊耳山北面。《 禹貢》 說,從熊耳山疏導洛水。《 博物志》 說:洛水發源於熊耳山,是指開通它的源頭。往東北流過盧氏縣南面,

洛水流經鷗渠關北面,鳴渠水發源於南方的鷗渠山,也就是荀渠山。鳴渠水一個源頭分為兩條,一條往西北流,折向東北,注入洛水。《 山海經》 說:浮豪之水發源於熊耳之山,往西北流,注入洛水,說的可能就是此水。荀渠山就是熊耳山的別名,正如太行山也叫歸山一樣。因此《 地說》 說:熊耳之山是地門。洛水從這裡流出,所以也是個總名。另一條往東北流經鵑渠城西面,這是個老關城。此水往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盧氏縣老城南面。《 竹書紀年》 :晉出公十九年(前456 ) ,晉韓龍奪取盧氏城,就是王莽時的昌富。盧氏川水在這裡注入。川水發源於北面的盧氏山,往東南流經盧氏城東面,往東南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兩邊匯合三條小溪,這些小溪都發源於盧氏縣的南山,往東北注入洛水。《 開山圖》 說:盧氏山也通稱石城山。適宜種五穀,可免遭水災。此山位於宜陽山西南,其中包括著許許多多的山名。這片丘陵高地和低濕地帶,是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的。說的就是這地方。又有葛蔓谷水從南山流來,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高門城南面,《 宋書》 所說後軍外兵龐季明入盧氏縣,進抵高門木城,指的就是這地方。洛水又東流,與高門水匯合。高門水發源於北山,往東南流,匯合了洛水的支流,這條支流的上流承接洛水,往東北流經石勒城北面,又往東流經高門城北面,往東注入高門水,亂流往南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有松陽溪水注入。溪水發源於松陽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黃亭南面,又往東流,匯合了黃亭溪水。這條溪水發源於鵬鵬山,山上有兩座險峰,陡峻地聳入天際,高崖直上雲霄,絕無立足之地,即使矯捷如猿猴,輕巧如黯鼠,也難以施展它們飛騰跳躍的本領;到了雲氣蒸騰,升上山巔,彩霞繽紛,籠罩著峰頂的時候,才能見出它們的高低。因此有大鵲鵬和小鴨鵬之稱。溪水往東南流過亭下,稱為黃亭溪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到了荀公溪口,這裡的溪流發源於南山荀公澗,就是龐季明進兵時所經的荀公谷。溪水穿過峽谷往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檀山南面。這座山四周沒有丘陵相連,獨自聳立著,山上有個村莊,俗稱檀山塢。義熙年間(405 一418 ) ,劉裕西入長安,率領水軍駐紮在洛陽,命令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乘船溯流而上,考察洛水的上下流,想查明水軍船只能到達的地方。戴延之到了這裡就回去了,竟沒有到達源頭。洛水又東流,庫谷水注入。庫谷水出自宜陽山南麓,三條課澗同流而出,匯合成一流,往東北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到了鶉鵬水口。鵬鵬水發源於北面的鶉鵬澗,往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流經仆谷亭北面,左邊匯合北水,北水發源於北山,往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侯谷水出自南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龍壤城北面。龍嚷將軍王鎮惡,跟隨劉裕西入長安,從陸路經過這裡,因而得名。洛水又東流,左邊匯合宜陽北山水。這條水出自北溪,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廣由澗水注入。澗水發源於南山由溪,往北流經龍驟城東面,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右邊匯合了直谷水。直谷水發源於南山,往北流經屯城西面,北流注入洛水。

文往東北流經鑫城邑南面,

蠢城西面有塢水,發源於北面四里的山上,山高二十五丈。舊時龜池縣治就設在蠢城,南面與金門塢相望。塢水以南五里是舊宜陽縣治所。洛水右邊匯合金門溪,溪水發源於南面的金門山,往北流經金門塢西面,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匯合了款水。款水有兩個源頭一齊流出,稱為大款水,匯合後往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黍良谷水匯入。這條水發源於南面的金門山。《 開山圖》 說:山上多竹,可制簫笛。建武二年(26 ) ,強弩大將軍陳俊回軍攻打金門,白馬,都攻下了。說的就是這地方。水往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左邊匯合北溪,南流注入洛水。又往東流過陽市邑南面,又往東北流過於父邑南面,

太陰谷水發源於南方的太陰溪,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與白馬溪水匯合。白馬溪水發源於宜陽山,溪中有一塊大石,形狀像馬,所以這條溪澗是因了岩石的形狀而得名的。溪水往東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有昌澗水注入。昌澗水發源於西北方的宜陽山,往東南流經舊時的宜陽郡南面,就是舊陽市邑。從前洛陽都典農的治所就設在這裡,後來才改為郡。水又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一合塢南面,這是一座小城堡,位於洛水北岸的高地上,高二十丈,是一處禾險,南、北、東三面都是極陡峻的峭壁,只要在西面築一道城牆,就是堅不可摧的堡壘了,一合之名就是這樣來的。劉耀將要攻打河南時,晉朝將軍魏該趕到這裡,這座城就是舊時的於父邑。洛水又東流,匯合了杜陽澗水。杜陽澗水發源於西北方的杜陽溪,往東南流經一合塢,東流與架谷水匯合,往東南亂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有渠谷水發源於宜陽縣南面的女幾山,往東北流經雲中塢的左面。這裡地勢高峻,山腰煙霧繚繞,因此有雲中塢之稱。渠谷水又往東北注入洛水。減榮緒《 晉書》 說:孫登曾經過宜陽山,燒炭人見了他,想和他說話,孫登卻不答話。燒炭人覺得他神態不同常人,就紛紛傳開了。晉太祖聽到後,派阮籍前去看個究竟。阮籍向他招呼,他也不答話。阮籍於是高聲長嘯起來。孫登笑著說:再嘯一下看看。阮籍又長嘯起來,並請他一起出山,但孫登不肯。阮籍於是和他作別而去。孫登向山頂走去,邊走邊長嘯,有如簫管笙簧齊奏,響聲震盪著山谷。阮籍很驚奇,去問燒炭人,燒炭人說:那人先前也是發出這樣的聲音的。阮籍再去尋他,卻不知去向了,四處打聽,才知道他的姓名。我按孫綽寫作《 高士傳》 ,說孫登隱於蘇門山;又另有一篇《 孫登傳》 。孫盛《 魏春秋》 也說是在蘇門山,但沒有舉出姓名。阮嗣宗心有所感,就撰寫了《 大人先生論》 ,說我不知道那人是誰。他既神遊自得,不與人交往,連阮籍也不能動搖他超拔絕俗的情操,不知道還有誰能得知他的姓名。又往東北流過宜陽縣南面,

洛水的北岸有熊耳山,雙峰並起,樣子像熊的耳朵。這與《 禹貢》 所說從熊耳山疏導洛水的那座山不同,而是另一座山。從前漢光武帝大敗樊崇的赤眉軍,繳獲的愷甲兵器堆得與熊耳山一樣高,講的就是這座山。山邊有池,池水往東南流,旁邊還有一個水池,人們稱為繩池。又往東南流經宜陽縣老城西南,叫西度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宜陽縣老城南面。秦武王以甘茂為左垂相,說:我想打通三川,窺伺周朝王室,這樣死了也會不朽了。甘茂請他聯合魏國攻打韓國,一戰殺敵六萬,就攻下了宜陽城。宜陽原屬韓國,後來才設縣。漢哀帝將這地方封給息夫躬,立為侯國。城的西門,就是赤眉軍首領樊崇與劉盆子以及各大將軍等,捧著王印、兵器、玉璧來投降的地方。光武帝不立即見他們,第二天,集合兵士,列隊於洛水之濱,才來接見劉盆子等人。他對劉盆子的盡相徐宣說:你不後悔嗎?徐宣說:不後悔。光武帝感嘆地說:你真是庸夫中的佼佼者,硬漢中的錚錚者。’洛冰又東流,與厭染之水匯合。這條水發源於縣北傅山一個很大的破湖中。山上不生草木,水自湖中往北流,然後折向東南流去,世人稱為五延水。又往東南流經宜陽縣老城東面,往東南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南流,黃中澗水發源於北阜,兩個源頭合成一流,往東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祿泉水注入。祿泉水出自北面附近的小溪。洛水又東流,共水注入。共水發源於北面的長石山,山上不長草木,西邊有個山谷,名叫共谷,共水就在這裡流出。共水往南流,到了尹溪口。溪水發源於西北的尹谷,往東南注入共水。共水又往西南流,和左澗水匯合。左澗水發源於東邊附近的小溪,西流注入共水。共水又南流,與李谷水匯合、。李谷水出自西北方的李溪,往東南注入秦水。秦水發源於秦谷,往西南流,與李谷水匯合,然後往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人們也叫石頭泉,往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黑澗水源出南方的陸渾西山,流經黑澗,往西北注入洛水。洛水又東流,臨亭川水注入。臨亭川水出自西北附近的小溪,往東南流,與長澗水匯合。長澗水源出北山,往南注入臨亭水,又往東南流經九曲西面,南流注入洛水。又往東北流,從散關南面流出,

洛水往東流經九曲南面,那地方十里之間有一條山坡,曲曲折折共有九道彎子。《 穆天子傳》 所說的天子西行時登上九阿,指的就是這地方。洛水又東流,與豪水匯合。豪水出自新安縣密山,往南流經九曲東,又往南注入洛水。洛水旁有石墨山,山上岩石都是黑的,可以當墨寫字,因此稱山為石墨山。洛水又東流,左邊分出一條支渠,東流出關,穿過惠水,又流經清女墓南面,墓在北山上。據老人們傳說:這個女子堅貞純潔,為古代的精英,她的事跡可作當今和後世的表率。支渠又往東流經周山,山上有周靈王墓。《 皇覽》 說:周靈王葬在河南城西南的周山上。因為這位君王生來就有點神異,所以用靈字作為溢號,到他的墳前來祭祀的人絡繹不絕。支流又往東北流經柏亭南面。《 皇覽》 說:周山在柏亭西北,說的就是此亭。又往東北流經三王陵,往東北流去。三王,有人說是指周朝的景王、悼王、定王。魏司徒公崔浩注《 西征賦》 說:定王應為敬王。子朝作亂時,西周政權衰落,人才短缺,悼王、敬王與景王都葬在這裡,因此世人稱為三王陵。《 帝王世紀》 說:景王葬於翟泉,現在洛陽太倉中的大墳就是景王家。可是又有傳說以為陵在這裡,那就不清楚了。此外,關於悼王和敬王,查考史籍和傳記都沒有提到所葬何處。現在王陵東面有石碑,載有報王以上各代君主的名號,考證碑記,很清楚,那是周朝的墳墓。支渠往東北流經制鄉,流過河南縣王城西面,流過郊娜陌。杜預《 釋地》 說:縣城西面有部娜陌,說的就是這裡。支渠又往北注入谷水,但自周朝開始開鑿這條渠道以來,久已廢棄,沒有浚治過了。洛水從支渠分出處又東流出關,惠水從右邊注入,世人稱為八關水。戴延之《 西征記》 叫八關澤,就是《 水經》 所說的散關。城牆從南山橫跨洛水,往北直到黃河,這一帶都是關隘要塞,是楊仆家的憧仆所築。惠水發源於白石山南麓,往東南流,與瞻水匯合。瞻水發源於東面的婁琢之山,往南流,注入惠水。惠水又往東南流,謝水發源於北方的瞻諸之山,往東南流;又有交觸之水發源於北方的鹿山,往南流,這兩條水一齊匯入惠水。惠水又往南流經關城以北。關城西面有關塞城牆的阻隔,東邊臨近惠水。靈帝中平元年(184 ) ,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率領五營部隊駐紮在都亭,設定函谷、廣城、伊閥、大谷、輟轅、鏇門、小平津及孟津等八關,都尉官的治所就設在這裡。函谷關是第一關,在八關之列,因此人們就將它作為八關的總稱。惠水又南流注入洛水。《 山海經》 說:惠水發源於白石之山的南麓,南流注入洛水。說的就是此水。洛水又與擄水匯合。藐水發源於扶豬之山,北流注入洛水。南邊就是鹿蹄之山,世人稱為非山。山的北坡異常險峻,絕壁百初,南坡則是平緩的高地丘陵。甘水發源於東麓,北流注入洛水。

又往東北流過河南縣南面,

《 周書》 說:周公將把政權交還成王的時候,就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大城成周,南臨洛水,北接郊山,作為天下的中樞。《 孝經援神契》 說:天下八方極其廣大,周洛則是中心點,稱為洛邑。《 竹書紀年》 :晉定公二十年(前492 ) ,洛水在周境斷流。魏襄王九年(前310 ) ,山洪暴發,洛水漫入成周城。南面有甘洛城,就是《 郡國志》 所說的甘城。《 地記》 說:洛水往東北流經五零陪尾北面,與澗水及灕水匯合。這兩條水往東注入乾金渠,舊河道至今仍在。又往東流過洛陽縣南面,伊水從西面流來注人。

一洛陽就是周公時所建的洛邑。因此《 洛浩》 說:我在攘水東岸占卜,也只有洛邑可以定都。洛邑城方七百二十丈,南臨洛水。北連郊山,作為天下的中樞。周朝天下方圓六百里,連西部八百里,則是千里。《 春秋》 :昭公三十二年(前510 ) ,晉聯合諸侯大夫防守成周城,因此又稱成周。司馬遷《 自序》 說:太史公滯留在周南。摯仲治說:古代的周南,就是今天的洛陽。漢高祖開始想在這裡建都,聽了婁敬的話,不久就動身走了。光武中興時,才定都洛邑,直到魏、晉也都建都洛陽。因此《 魏略》 說:漢在五行中屬火忌水,因此將洛字去掉水旁而加佳字。魏朝屬土,土是水的依託,水有了土才會流動,土有了水才會變柔,於是又去掉佳旁而加水旁。《 長沙眷舊傳》 說:祝良字召卿,他當洛陽令時,有一年大旱,天子去求雨卻沒求到,祝良頂著烈日,赤膊站在階下的庭院裡,誠心誠意地向天公請罪,從早晨直到中午。於是紫雲團團湧起,頃刻降下一陣甘霖。有人編了一首歌謠:天公久晴不雨,百姓流離失所,天子親自出馬,祝令更是辛苦,精誠感應上天,降下謗沱大雨。洛陽縣是司州和河南尹的治所,司隸是周時的官職,漢武帝時,以司隸統領役夫囚犯,巡察京城,後世稱司州。《 地記》 說:洛水往東流進中提山里,東流匯合伊水。古代黃帝時,連續三天大霧,黃帝在洛水上遊覽,看到一條大魚,於是殺了五牲來祭祀,天就連下七天七夜大雨,大魚能遊動了才得到圖書,這就是今天的《 河圖• 視萌篇》 。從前王子晉喜歡吹鳳笙,招納道士,與浮丘公一起在伊水、洛水之濱同游。漢高帝的母親含始也在洛水上接受了玉雞銜來的吉祥物,同時這也是洛神毖妃所在的地方。洛水又東流,合水發源於南方的半石之山,往北流經合水塢,然後往東北流,注入公路澗。袁術,字公路,所以山澗是袁術而得名的,但民間口傳音訛,稱為光祿澗,其實不對。上面有個堡壘,叫袁術固,堡壘四周圍繞著深澗,地勢險峻,高達百初,方圓四五里;有一條水,積聚不流,因此溪澗也因這座堡壘而得名了。合水北流與劉水匯合。劉水發源於半石東山,往西北流經劉聚。劉聚三面臨澗,在緞氏西南面,是周時王瓷以內的劉子國,因此叫劉澗。水往西北流,注入合水;合水又往北流,注入洛水。

又往東流過堰師縣南面,

洛水又往東流經計素諸。中朝時,各國計官進京朝貢,途中都要在這裡留宿,因而得名。又流經堰師老縣城南面,堰師與緞氏二縣就以此水為分界。洛水又東流,休水從南方流來注入。休水發源於少室山,往西流經穴山南面,北流與少室山水匯合。少室山水源出少室北溪,往西南流,注入休水。休水又在左邊匯合南溪水。南溪水發源於大穴南山,北流注入休水。休水又往西南流,轉向北方,潛入地下,舊河道向北轉彎出峽,出口處稱為大穴口,往北流經覆釜堆東,這地方是因岩石形狀而得名的。又往東流到零星塢,地下水流到緞氏原的旁邊,又重新冒出地面。緞氏原,《 開山圖》 稱為緞氏山,又說,有仙人在這裡升天。說是王子晉乘鵲停駐在這座山頂,靈王遙望著他卻不能接近,他向靈王揮手告別飛升而去了。他的家人拾到了他留下的一雙鞋子,民間又把這地方叫做撫父堆,堆上有子晉祠。有人說祠在九山,不在這裡,但因年代久遠,已搞不清了。劉向《 列仙傳》 說:這裡時常有簫管的聲音。休水又流經延壽城南,緞氏縣的治所就在這裡;也是古時的滑費,《 春秋》 里的滑國在這裡建都。王莽時改名為中亭,就是猴氏城。城內有仙人祠,稱仙人觀。休水又向西轉、向北彎,流經城西。休水的西南面有司空密陵元侯鄭裹廟碑,但碑文已風蝕殘缺,無法辨認了。又有晉城門校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是晉泰始六年(270 )所立。休水又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流經百穀塢北面。戴延之《 西征記》 說:這座城堡在水南,是利用這塊高地的地勢而築的,高十餘丈。劉武王西入長安時,水軍就駐守在這裡。洛水又北流,陽渠水注入。《 竹書紀年扒晉襄公六年(前622 ) ,洛水至洞斷流。指的就是這地方。洛水又往北流經堰師城東面,往東北流過那中,洛水南岸稱南那,又叫上那;流經譽城西― 就是司馬彪所說的警聚,那水在這裡注入。郭水發源於北山的郭溪,水往南流,世人稱為溫泉水,水邊有僵人洞,洞中有殭屍。戴延之跟隨劉武王,作《 西征記》 說:洞中確有殭屍,至今仍在。事物沒有不滅的道理,魂魄沒有不散的理由,然而這具殭屍並無精神和知覺,情況就同木偶差不多,它的變化也不像正常的軀體那樣迅速腐朽了。邵水又往東南流,到了警城西北,往東注入洛水。因此京相潘說:現在從鞏洛渡水向北去,有那谷水,東流注入洛水,那地方稱為下邵,於是就有了上那、下那的地名;這裡又叫北那,於是又有了南那、北那的名稱。又有邵城,是從前周朝大夫那肚的封邑。洛水又往東流經警城北面,又東流,羅水注入。羅水源出方山羅川,往西北流,有蒲池水注入。蒲池水源出南方的蒲破,往西北流,與羅水匯合,叫長羅川,又名羅中。那是胖子邵羅的故居,水也因他而得名了。羅水又往西北流,白馬溪水注入。白馬溪水發源於篙山北麓,流經白馬塢東面,往北注入羅水。羅水又往西北流,白桐澗水注入。白桐澗水出自篙麓桐溪,往北流經九山東,又往北流,九山溪水注入。九山溪水發源於百稱山東谷,這座山孤峰挺秀,高峭峻險,不與眾山相連。仲長統說:古代密縣有個叫卜成的人,他身在九山上遊覽,精神則在無拘無束的境界裡馳騁,說的就是這座山。山邊有九山廟,廟前有一塊石碑,碑文說:九顯靈府君,是太華山的長子,陽九列名,號稱九山府君。南方憑依著篙岳,北方環繞著洛噬。晉元康二年(292 )九月,太歲在戌,皇上派遣殿中中郎將關內侯樊廣、緞氏令王與、主簿傅演,奉命頒布詔令,建造祠廟殿宇。又有百蟲將軍顯靈碑,碑文說:將軍姓伊,名益,字饋鼓,是高陽帝的二子伯益。晉元康五年(295 )七月七日,順人吳義等建立廟堂。永平元年(291 )二月二十日,刻碑立頌,以示後世賢者。溪水往東北流,注入白桐澗。白桐澗水又往北流經袁公塢東,因為袁公路開始築堡時占有這地方,所以有袁公塢之名。澗水北流,注入羅水,羅水又往西北流經袁公塢北面,又往西北流經潘岳父子墓前。墓前有石碑,潘岳的父親名花,做過琅娜太守。但碑石破敗,文字已殘缺了。潘岳碑的標題是: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碑文說:先生慘遭孫秀陷害,以致全家被殺。門下學生追思慘禍,倍加悲痛,因而立碑記述這一事件。碑文是太常潘尼所寫。羅水又在警城東北注入洛水。又往東北流過鞏縣東面,又北流注人河水。

洛水又東流,明樂泉水注入。泉水發源於南原下,五道山泉並流,因此世人稱為五道泉,就是古時的明溪泉。《 春秋》 :昭公二十二年(前520 ) ,軍隊駐紮在明溪。洛水又往東流經鞏縣老城南面,此城為東周王室所居的地方,原是周時王瓷以內的鞏伯國。《 春秋左傳》 說,尹文父在鞏涉水,指的就是這裡。洛水又東流,濁水注入,這就是古時的黃水,黃水發源於南原。京相潘說:警城以北三里有黃亭。指的就是此亭。《 春秋》 說在黃屯宿,就指這地方。洛水又往東北流,字回水發源於南溪石泉,世人也把它叫做石泉水。京相播說:鞏東有個地方名叫坎歌,位於洞水以東,可能就指此水。洞水又流經盤谷塢以東,世人又稱為盤谷水。按司馬彪《 郡國志》 :鞏有坎欲聚。《 春秋》 :僖公二十四年(前636 ) :襄王出走,到了坎歌。服虔也以為鞏東是城名。如今考證這條記載,情況倒有點相符,但還不能精確地分辨清楚。《 晉太康地記》 、《 晉書• 地道記》 都說在鞏西,這是不對的。洞水又往北注入洛水。洛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河水。《 山海經》 說:洛水從成皋以西流入河水。匯流處稱為洛油,就是什谷。因此張儀遊說秦王說:向三川進兵,把什谷之口封鎖起來,就指此山。《 史記音義》 說:鞏縣有那谷水。黃帝到大河一帶東巡,經過洛水,他修築祭壇,沉璧入水致祭,在河上得到《 龍圖》 ,在洛水得到《 龜書》 ,有紅色的紋理,綠色的文字。堯帝又在河水、洛水修築祭壇,選了個吉日,商議沉璧致祭。那天河中現出一派五色祥光,四周瑞氣瀰漫,白雲升起,鏇風上揚,龍馬銜甲從河中出來,紅的紋理,綠的顏色,里圓上平,寬達九尺,上有各星座的分布,治理天下的大法,以及關於帝王的記載和興亡的定數。龍馬就把這件神物交給堯。堯帝又往東來到日櫻,將刻了字的玉璧沉入洛水中,於是水中升起一道紅光,一隻黑龜背著圖出來,甲上紅紋理組合成字,於是就將帝位禪讓給舜。後來,。舜又遵照堯的禮儀,在日櫻沉下刻字的玉璧,於是紅光升起,黑龜背著圖卷出來,游到櫻下,五色祥光燦爛奪目,黃龍捲甲,在壇畔把圖展開,上有紅的字,綠的花紋,把它交給舜。於是舜又將帝位禪讓給禹。殷湯往東去洛水視察,仿效堯設壇祭祀的禮儀,連續將三塊璧玉沉入水中,但沒有五色祥光升起,只見一對黃色的魚成雙跳躍,出水跳到壇前;還有一隻黑烏鴉入水沐浴,也隨著那魚飛上來,化作一塊刻著紅字的黑玉和題著紅文的黑龜甲。於是湯就憑著這些討伐夏架。因此《 春秋說題辭》 說:河因與乾相通而推出天的秘藏,洛因在坤流動而吐出地的符命。所以帝王沉璧為祭禮。《 竹書紀年》 說:洛伯用因而與河伯馮夷相鬥。這洛伯就是洛水的神靈。古時夏朝太康不理朝政,為界所驅逐,他的五個兄弟來到洛吶等著,在這裡作《 五子之歌》 。

伊水發源於南陽郡魯陽縣西面的蔓渠山,

《 山海經》 說:蔓渠之山是伊水的發源地。《 淮南子》 說:伊水源出上魏山。《 地理志》 說:出自熊耳山。以上諸山山麓相連大致相同,不過峰巒互有區別而已。伊水從熊耳山東北流經鶯川亭以北。墓水發源美山,往北流,沿著城東往北注入伊水。世人稱伊水為鶯水,墓水為交水,因此將這條川流稱為鶯川。伊水又東流,積成深潭,潭水噴涌如沸,也不知道深淺。伊水又往東北流經東亭城南,又轉彎流經亭東,往東北流去。

往東北流過郭落山,

陽水發源於陽山的陽溪,世人稱為太陽穀,水也依此取名,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東北流,鮮水注入。鮮水發源於鮮山,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與蠻水匯合。蠻水發源於盧氏縣的蠻谷,東流注入伊水。

又往東北流過陸渾縣南面,

《 山海經》 說:墉墉水發源於厘山,南流注入伊水。如今這條水出自陸渾縣西南的王母澗,澗北山上有王母祠,因此人們就把這條溪叫王母澗。水往東流,注入伊水,就是墉墉之水。伊水流經崖口,這裡是個山峽。山峽兩側是很高的削壁,就像門戶一般。崖上有一座城堡,伊水從下面流過,穿過山峽往北流― 這就是古時的三塗山。杜預《 釋地》 說:三塗山在縣南。闡胭《 十三州志》 說:山在縣城東面。但實際上三塗山位於陸渾縣老城東南八十多里。《 周書》 載,武王間太公道:我將承襲夏朝的舊都,朝南可祭三塗山,朝北可祭大河。《 春秋》 :昭公四年(前538 ) ,司馬侯說: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這些都是九州險要的地方。服虔說:三塗、太行、輯轅、蜻、繩都不能朝南望祭。京相潘著的《 春秋土地名》 也說三塗是山名。根據服虔的說法,塗就是道路。照《 周書》 朝南望祭的話看,有人就說應當是輯轅、大谷、伊網三條路,其實這都不對。《 春秋》 載,晉攻打陸渾時,先在三塗致祭,可見分明是山了。有七谷水在這裡注入伊水。七谷水出自西方女幾山以南的七溪,山上有西王母祠。水往東南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流,蚤谷水注入。蚤谷水出自女幾山東谷,往東流經老亭南面,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東北流經伏流嶺東面,嶺上有崑崙祠,人們至今還到這裡來祈禱。劉澄之《 永初記》 說:陸渾縣以西有伏流坂。但實際上這座山卻在縣南崖口以北三十里左右,說在縣西那就不對了。伊水又北流,與溫泉水匯合。溫泉水發源於新城縣狼皋山西南的山下,往西南流,與伊水匯合。伊水又往東北流經伏睹嶺,左邊接納了焦澗水。焦澗水發源於西面的鹿膊山,往東流經孤山南,此山頂上很寬廣,孤峰秀麗而獨立聳峙,因此世人稱它為方山。就是中書劉澄之所講的縣內有孤山。澗水往東流經伏睹嶺南麓,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東北流,有涓水注入。涓水發源於陸渾西山,就是陸渾都。尋覓郭文的故居,探訪胡昭的遺蹟,但都因年代久遠,不知究竟在什麼地方了。涓水有兩個源頭並流,往東流到貌略,貌略位於陸渾縣以西九十里。司馬彪《 郡國志》 說:縣西有貌略地區,《 春秋》 所說的東到藐略為1 匕,就指這地方。涓水北支往東流,匯合侯澗水。侯澗水出自西北的侯溪,往東南流,注入涓水。涓水又往東流經陸渾縣老城北面。周平王東遷時,辛有到了伊川,看見一個人披頭散髮在郊野祭祀,於是說;不到一百年,這裡將是戎人的地方了吧?魯僖公二十二年(前638 ) ,秦國和晉國把陸渾一帶的戎人遷到伊川,因此縣也就以陸渾為名了。涓水往東南流,左邊匯合南水。南水源出西山七谷,又稱七谷水,由於水流受阻,因而往東流經縣城南面。又往東南流,左邊匯合北水,亂流左邊匯合禪諸水。禪諸水上流承接陸渾縣以東的禪諸,這是一片沼澤,位於高地上,方圓十里,魚類和蘆葦很多。《 山海經》 說,南望禪清,就是禹的父親變化的地方。郭景純《 注》 說:禪,音暖,鯨是在羽淵化為黃熊的,可是又說是在這裡,但既已變成精怪,那就不論到哪裡都會變化了。世人把這片沼澤稱為慎望破。澤水南流,注入涓水。涓水又往東南流,注入伊水。古代有萃氏的姑娘,在伊川採桑,在空心桑樹洞中撿到一個嬰兒。傳說嬰兒的母親在伊水之濱懷了孕,夢見神告訴她說:看見石臼里漫出水來,你就向東走。第二天母親果然見到石臼里漫出水來,告訴鄰居後就跑了,回頭一看,自己原來的家園,已成為一片汪洋了。母親也就化為一棵空心桑樹,嬰兒就在樹洞中。姑娘將嬰兒抱回獻給國王,國王把他交給廚子撫養,孩子長大後很有賢德,殷湯就任命他為尹,名叫伊尹。

又往東北流過新城縣南面,

馬懷橋長水發源於新城縣西山,往東流經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宗均碑南面。宗均字文平,新城縣人。碑是泰(太)始三年( 267 )十二月所立。長水又東流,注入伊水。又有一條明水發源於梁縣西的狼皋山,俗稱石澗水,往西北流經楊亮壘以南,又往西北流,匯合了康水。康水也發源於狼皋山,往東北流經范塢以北,與明水匯合。明水又往西南流,注入伊水。《 山海經》 說:放皋之山是明水的發源地,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與大戟水匯合。大戟水發源於梁縣西面,有兩個源頭,北邊一條源出廣成澤,往西南流經楊志塢以北,與南邊的一條匯合。南支出自南面的廣成澤,往西流經陸渾縣南面。《 河南十二縣境簿》 說:廣成澤位於新城縣境內的黃阜,往西北流,轉彎往東流經楊志塢南面,又向北轉彎流經塢東,又流經塢北,注入老倒澗,俗稱老倒澗水,西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北流經新城東,和吳澗水匯合。吳澗水發源於新城縣的西山,往東流,折向南方流經新城縣老城西面,又向東轉彎,流經縣城南。這裡原是舊時的蠻子國,縣內有鄖聚,現在叫蠻中的就是那地方。漢惠帝四年(前191 )設縣。吳澗水又往東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北流經當階城西,大狂水注入。大狂水發源於東方陽城縣的大悲山。《 山海經》 說:大悲之山多產璋浮之玉,狂水發源於山的南麓,往西南流,水中有很多三足龜,人吃了就不會生大病,也可以消腫。狂水又往西流經綸氏縣老城南面。《 竹書紀年》 說:楚國吾得率領軍隊和秦軍一起攻打鄭國,包圍了綸氏。狂水向左流與倚薄山水匯合。這條水發源於北方的倚薄之山,往南流經黃城西面,又往南流經綸氏縣老城東面,然後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西流,八風溪水注入。這條水發源於北方的八風山,往南流經綸氏縣老城西面,往西南注入狂水。狂水又西流,匯合三交水口。這條水有三個源頭,各自從一條溪澗流過,出山後南流合為一條,因此有三交之名。這一帶有一種生長在岩石上的葛蒲,一寸有九節,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長期服用可以成仙。水往西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往西流經擊高山以北,往西南流與湮水匯合。湮水發源於東北方的湮谷,往西南流經武林亭東北,又轉彎流過亭南;湮水又往西南流經湮陽亭東,亭是因水而得名的。湮水又往東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往西流經湮陽城南,又往西流經當階城南,然後西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土溝水源出玄望山以西,往東流經玄望山南面,又往東流經新城縣老城北面,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板橋水注入。板橋水出自西山,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匯合了厭澗水。厭澗水出自西山,往東流經郊垂亭南面。《 春秋左傳》 :文公十七年(前610 )秋,周甘敬在郊垂大敗戎人。服虔說:郊垂在高都以南。杜預《 釋地》 說:河南新城縣北面,有個郊垂亭。司馬彪《 郡國志》 說:新城,縣有個高都城。現在此亭在城南七里,遺址還在。京相播說:照舊的說法,郊垂在高都南面,而現在上黨卻有個高都縣。我認為京說不夠填密,不能引以為證,不如服虔的說法正確。厭澗水又東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往北流經高都城東面。徐廣《 史記音義》 說:現在河南新城縣有高都城。《 竹書紀年》 ,梁惠成王十七年(前353 ) ,東周把高都給與鄭國。又有來儒水發源於半石之山,往西南流經斌輪城以北,西經艾澗,因為這條水往西流,又稱小狂水。來儒水又往西南流經大石嶺南面,就是《 開山圖》 所說的大石山。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於漢靈帝中平六年( 189 )八月戊辰日在山堂立碑,碑文膚淺粗俗,已模糊不可辨認了。魏文帝在山上打獵,一隻老虎跳上文帝的乘車,孫禮拔劍刺死老虎,就在這座山上。山在洛陽以南,但劉澄之卻說在洛陽東北,他搞錯了。山彎里有魏明帝的高平陵。王隱《 晉書》 說:惠帝派了校尉陳總仲元到洛陽山求雨,陳總把山上所有的小神、廟一概廢除,只留下一塊大石,向它祈禱,七天以後果然下起大雨。說的就是此山。來儒之水又往西南流經赤眉城南面,又往西流到高都城東面,西流注入伊水,稱為曲水。

又往東北流過伊闊中間,

伊水流經前亭西面。《 左傳》 :昭公二十二年(前520 ) ,晉國的箕遺、樂征、右行詭渡過伊水,奪取了前城。京相潘說:現在洛陽西南五十里,伊網外面的前亭,就是前城。服虔說:前,讀作泉,是周的領地。伊水又往北流入伊網。古時大禹在這裡疏浚河道通水,兩座山峰兩邊相對,望去就像門網一般,伊水通過兩山之間往北流,因此稱為伊網。這就是《 春秋》 所說的閥塞。昭公二十六年(前516 ) ,趙鞍派女寬防守網塞,就指這裡。陸機說:洛陽有四網,伊網是其中之一。東西兩邊的山嶺上,鑿石開出窗戶,在山峰高建起窟室。西側靈岩下,有一條泉水往東注入伊水。傅毅《 反都賦》 說:通過龍門來發揚教化,開啟伊網來通達聽聞。伊網左邊石壁上刻著;黃初四年(223 )六月二十四日辛巳,漲大水,水位升高了四丈五尺,與此線相平。這是水位漲退的記錄。右邊石壁上也刻著:元康五年(295 ) ,河南府尹遵從大禹治水的法度,率領督郵辛耀,新城縣令王餛,部監作椽董琦、李褒,開鑿兩岸岩石,使伊網水流暢通無阻。石上的文字都還在。

又往東北流,到了洛陽縣南面,往北注人洛水。

伊水出了伊網往東北流,右岸分出一條支渠,引水流向東北灌溉農田,東流與合水匯合,一同注入公路澗,流進洛水。現在這條支渠已經斷水了。《 戰國策》 說:東周想種稻,西周不肯給下流放水。蘇子去見西周國君說:現在不給下流放水,正好富了東周,那裡的農民就都種麥,不種別的東西了。若要叫他們貧窮,不如放下水去進行破壞。這一來東周必定又會種稻,待他們種了稻,我們又不給他們水,那東周就會聽您擺布了。於是西周就放水。水就是經過這條水的舊渠放的。伊水又往東北流,一條支渠從左岸分出。水積成湖,北流注入洛水。現在已斷水了。伊水又往東北流,到洛陽縣南,流經圈丘東面。這是大魏祭天的地方。是依照漢朝的舊例建造的。《 後漢書• 郊祀志》 說:建武二年(26 ) ,開始在洛陽城南七里劃定郊壇界址,修築成一座圓形祭壇,共八道台階,中央又建了雙層祭壇,上面安放著天地的神位,都是坐北朝南,外層壇上是五帝的神位。壇外是圍牆,圍牆共兩層,都塗成紫色,象徵紫宮。按照禮制:天子身穿大皮衣,頭戴冠冕,在這裡祭祀昊天上帝。如今穿戴的是龍衣和冠冕,祭壇的圍牆也不再是紫色的了。伊水又往東北流,注入洛水。《 廣志》 說:貌魚的聲音很像小兒啼哭,有四隻腳,形狀像穿山甲,可以醫治牛的瘟疫。這.種魚產於伊水。司馬遷稱它為人魚,因此他撰著《 史記》 時說:秦始皇下葬時,用人魚膏做蠟燭。徐廣說:人魚像站魚,有四條腳,就是魷魚。

瀍水發源於河南郡毅城縣北山,縣北有個譽亭,瀍水出自亭北的梓澤。梓澤是地名。梓澤北面朝向山丘高地,裴氏的墳墓就在那裡,墓碑和墓網都還在。瀍水經過梓澤往東南流,西岸有一片高地,上面開闊平坦,就是古時朁亭所在的地方。潘安仁《 西征賦》 中所說的走過街的郵差。

東流與千金渠匯合。

《 周書》 說:我在瀍水西岸占卜,說的就是這條水。往東南流,水的西南面有帛仲理墓,墓前有一塊石碑,題著:真人帛君墓表。仲理名護,益州巴郡人。晉永寧二年(302 )十一月立。瀍水又往東南流,注入谷水。谷水自千金竭東流,稱為千金渠。

又往東流過洛陽縣南面,又往東流經堰師縣,又往東注人洛水。

澗水發源於新安縣以南的白石山,

《 山海經》 說:白石之山,惠水發源於它的南坡,往東南注入洛水,澗水發源於北坡,北流注入谷水。世人稱山為廣陽山,稱水為赤岸水,又叫石子澗。《 地理志》 說:澗水在新安縣往東南注入洛水,說得很正確。澗水往東北流經函谷關東坂的東面,這道山坡稱為八特坂。

往東南注人洛水。

孔安國說:澗水發源於繩池山。現在新安縣西北有一條水,發源於北方的繩池縣境,往東南流經新安縣,往東南流入谷水。孔安國所說的應當就是這條水。然而谷水出自泥池,下游與澗水匯合,可以通稱,於是有的人也就把它叫做澗水了,卻沒有搞清楚。現在孝水以東十里有一條水,人們稱為慈澗,又叫澗水。照《 山海經》 ,那么應是少水,而不是澗水了,那是習俗的誤稱。又按河南有離山水,也稱為澗水。這條水發源於西北的離山,往東南流,在毀城東面,流經郊山,然後南流注入谷水。從前與鼓水亂流,往南注入洛水。現在谷水往東流入千金渠,澗水就和它一起注入洛水。有人認為這條水也是周公來考察和占卜過的。呂忱說:現在河南的死水,可能就是這條水。然而倒底沒有搞清楚,所以這裡都記下來存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