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亢倉子

亢倉子

即《庚桑子》,或稱《洞靈真經》《亢桑子》。唐玄宗於天寶元年(742)詔封庚桑子為洞靈真人,尊《庚桑子》一書為《洞靈真經》,書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義則難窺其義。道教奉為“四子”真經之一。

農桑輯要

農桑輯要

中國元代初年司農司編纂的綜合性農書。成書於至元十年(1273)。其時元已滅金,尚未並宋。正值黃河流域多年戰亂、生產凋敝之際,此書編成後頒發各地作為指導農業生產之用。

兵法二十四篇

兵法二十四篇

《兵法二十四篇》是重要的蜀漢軍事著作之一。原有二十四篇,但現在其中的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現已失傳。據說為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晚年時所著,上面記載了諸葛亮幾十年來行軍打仗,治國安邦的經驗。在五丈原之戰中,諸葛亮在死前曾將此書和造用“連弩”之法等畢生所學傳授給了姜維,使姜維成為了諸葛亮最有力的繼承人。

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

扁鵲心書

扁鵲心書

宋代竇材編撰於紹興十六年(1146年)。託名扁鵲所傳,故名。此書以重視經絡和針灸療法為特點。卷上介紹“黃帝灸法”“扁鵲灸法”及竇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較強調扶陽,禁用寒涼之劑。卷中論及傷寒、陰毒、勞復、喉痹、虛勞、中風等100餘種外感、內傷及臨床各科雜病。卷下除續載部分病症外,“扁鵲神方”收有94方,分別介紹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當數量的方劑不見於宋以前的醫籍,並保留有我國較早的麻醉方劑—睡聖散,頗具參考價值。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唐代楊筠松·著 。共六章:認太極、分兩儀、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園冶

園冶

中國古代造園專著,中國第一本園林藝術理論專著。明末造園家計成在江蘇儀征所著,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禎七年(1634)刊行。全書共3卷,附圖235幅。全書論述了宅園、別墅建設的原理和具體手法,反映了中國古代造園的成就,總結了造園經驗,是一部研究古代園林的重要著作。

濟公全傳

濟公全傳

《濟公全傳》,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主要講述濟公和尚遊走天下,遇到種種不平之事,一路懲惡揚善、扶危濟困的故事。以“飛來峰”、“鬥蟋蟀”、“八魔煉濟顛”等故事較為著名。自《濟公全傳》問世以來,各式各樣的版樣層出不窮,續書多達二十餘種,在民間廣為流傳。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長篇譴責小說之一,清朝金松岑、曾樸著。35回,最早見於《江蘇》雜誌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後由曾樸續寫而成於1928年前後。小說採用隱喻的手法,以蘇州狀元金汮和名妓傅彩雲的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戰爭三十年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歷史變遷。書中筆墨最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對封建知識分子與官僚士大夫的刻畫,突出虛偽造作和庸腐無能。

醫學源流論

醫學源流論

《醫學源流論》是清代徐大椿編撰的醫學論文集。共收集評論文章九十九篇。上卷為經絡臟腑、脈、病、方藥,下卷則治法、書論(並各科)、古今。縱橫捭闔,觸及之處,每有新見,發前人之未發,言常人所不敢言,尤針砭時弊甚多,論述道理深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