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幽明錄

幽明錄

《幽明錄》,亦作《幽冥錄》《幽冥記》,是一本神奇怪異的志怪小說集,為南朝宋宗室劉義慶集門客所撰,30卷,原書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中輯得二百六十五則。書中所記鬼神靈怪之事,變幻無常,合於此意,故取此名。書中有不少故事與《列異傳》《搜神記》《搜神後記》相同。

文始真經

文始真經

《文始真經》乃文始真人所著經書,以獨特的視角將“道”的廣闊無邊的玄意天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所謂“文始”,可以理解為文明之始。因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誨,從而開發智慧,修證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此經分為九篇,闡述宇宙和自然的規律,以養性為中心思想,體會虛無中的真實。

東遊記

東遊記

《東遊記》,又名《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遊記》,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為明代吳元泰。內容為八仙的神話傳說,記敘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修煉得道的過程。龍太子摩揭奪走藍采和的玉版,於是八仙和龍王大戰,最後由孫悟空大敗天兵天將。

古畫品錄

古畫品錄

《古畫品錄》,中國畫論著作,由謝赫所著,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篇系統的繪畫品評專著。

楞伽經

楞伽經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亦稱《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其譯名分別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羅、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闐(今新疆和田)僧人實叉難陀。各譯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於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最早,更接近本經的原始義,因此流傳廣、影響大。我們也以四卷本為工作底本。針對佛僧對話,散文與詩句相互交叉的特點來進行標點和分段。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作者為清朝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同時,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三俠五義》的版本眾多、流傳極廣,書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的內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條名句佳句

後西遊記

後西遊記

《後西遊記》,明代神魔小說,《西遊記》三大續書之一。(另兩者為《續西遊記》、《西遊補》)該書作於明代(書中語及“錦衣衛”),作者不詳,現存版本僅標明“天花才子評點”字樣,但有作者名叫梅子和的說法,未經證實。該書共四十回,影響雖不如《西遊記》,但在針砭時弊、笑罵文采方面頗與《西遊記》相比肩。

藝文類聚

藝文類聚

《藝文類聚》是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詢與令狐德棻、陳叔達、裴矩、趙弘智、袁朗等十餘人於武德七年(624年)編纂而成的一部綜合性類書,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類書,它保存了中國唐代以前豐富的文獻資料,尤其是許多詩文歌賦等文學作品。與《北堂書鈔》、《初學記》、《白氏六帖》合稱“唐代四大類書”。

練兵實紀

練兵實紀

《練兵實紀》 是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撰寫。此書正集9卷,附雜集6卷。它和《紀效新書》稱為戚氏兵書姐妹篇。《練兵實紀》內容廣泛,涉及兵員選拔、部伍編制、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車步騎兵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練兵的經驗,又結合北方練兵的實際,其練兵思想在《紀效新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的編成保結及其同訓練等建軍、訓練和作戰的各個方面。

歷代兵制

歷代兵制

《歷代兵制》,南宋陳傅良撰。全書八卷。全書歷述周代及春秋、秦漢、唐代以來歷代兵製得失,對宋代尤為詳盡。此書可作為研究歷代兵制,尤其是宋代兵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