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武經總要

武經總要

《武經總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軍事著作,作者為宋仁宗時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兩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時間編成。該書是中國第一部規模宏大的官修綜合性軍事著作,對於研究宋朝以前的軍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紹了武器的製造,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科學技術史的研究也很重要。

鹽鐵論

鹽鐵論

《鹽鐵論》是西漢的桓寬根據著名的“鹽鐵會議”記錄整理撰寫的重要史書,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 8條名句佳句

近思錄

近思錄

本書是南宋朱熹和呂祖謙編訂的理學入門書和概論性著作,選取了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4人語錄622條,分類編輯而成。

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穢不堪等內容。

神峰通考

神峰通考

《神峰通考》是,古代漢族傳統命理學著作。四柱八字命理古籍之一,被稱為但凡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資料,在命理學術界中其地位非常之高。原名為《神峰張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謬大全》為明朝神峰子張楠所著。是命理學十大古籍名著之一。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的整體結構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以隋煬帝、朱貴兒、唐明皇、楊玉環的“兩世姻緣”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陳開始,到唐明皇從四川還都去世而終,記說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作者是(清)褚人獲。全書共一百回,六十六萬五千字。是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以隋末農民起義為故事背景,講述隋朝覆滅與大唐建立的一段歷史演義。《隋唐演義》既是中國古代一部白話小說,也是一部演繹歷史風雲、歌頌傳奇英雄的經典之作。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最早在陳所發行的《世界繁華報》上連載,共五編60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魯迅將《官場現形記》與其他三部小說並稱之為譴責小說,是清朝晚期文學代表作品之一。

龍文鞭影

龍文鞭影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是中國古代非常有名的兒童啟蒙讀物,最初由明人蕭良有編撰,後來楊臣諍進行了增補修訂。龍文是古代一種千里馬的名稱,它只要看見鞭子的影子就會奔跑馳騁。作者的寓意是,看了這本《龍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為“千里馬”。《龍文鞭影》主要是介紹中國歷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傳說,四字一句,兩句押韻,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它問世後,影響極大,成為最受歡迎的童蒙讀物之一。

圓覺經

圓覺經

《圓覺經》是佛教大乘經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台)、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全經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共有十二章,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和賢善首菩薩就有關修行菩薩道所提出的問題,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方法。► 3條名句佳句

疑龍經

疑龍經

《疑龍經》舊題亦為“唐楊筠松撰”,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楊筠松撰寫。全書分三篇,介紹如何根據山水地勢尋找龍脈,上篇論乾中尋枝,以關局水口為主,中篇論尋龍到頭,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論結穴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