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于闐採花

唐代李白

于闐採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醜者妍,無鹽翻在深宮裡。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于闐的採花人,大言不慚說:花兒都相似。
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
才知道漢族美女多多,胡中無花可與比擬。
丹青畫畫,能令醜者美麗,像那個無鹽醜女反而選入宮裡。
自古紅顏妒蛾眉,皓齒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注釋
1.于闐:漢代西域城國。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這裡泛指塞外胡地。
2.明妃:即王昭君。漢代南郡秭歸人,名嬙,字昭君。晉朝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明妃。據《漢書·匈奴傳》:“竟寧元年,呼韓邪復入朝,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王昭君號寧胡閼氏,生一男屠智牙師。呼韓邪單于死,雕陶莫皋立,為復株累若鞮單于,復妻王昭君,生二女。”《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其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昭君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按圖以昭君行。乃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嫻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重失信於外國,故不便更人。乃窮按(調查)其事,畫工皆棄市。”
3.明姝:即美女。
4.丹青:謂顏料可以把醜女畫成美人。丹青,繪畫用的礦物顏料。
5.無鹽:謂醜女反而能在王宮裡作王后。無鹽,古代著名醜女,即戰國時齊宣王后鍾離春。因是無鹽人,故名。漢劉向《列女傳》:鍾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宣王之正後也。其為人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長指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發。翻,反而。
6.自古:謂自古以來,美人皆遭嫉妒。娥眉、皓齒,借代美人。娥眉,蠶蛾的觸鬚細而彎,故用以喻女子之眉。《經·衛風·碩人》:“螓首娥眉,巧笑倩兮。”胡沙埋皓齒,指昭君出塞和親事。

賞析

借美人遭嫉,埋沒胡沙,醜女受寵,立為后妃媸妍顛倒的現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貶斥,無能之輩反被重用。

全詩可分兩段。前六句敘事,用鋪墊的手法寫明妃的美貌。後四句議論,指出媸妍顛倒的不合理現象,為太白自嘆遭讒被斥。

詩人以極深的愛慕之情讚揚了王昭君之美麗: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漢地、胡地對比,則“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無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無花可方比”兩句反映了詩人思想上的偏見,但這裡為的是強調昭君之美,且詩的落腳點不在這裡,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這樣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應讓她去其相稱的去處,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卻被惡人陷害,“埋沒胡沙”,像戰國時齊國無鹽地方的醜女(名鍾離春)那樣醜陋,竟至“翻在深宮”。所以詩人又以極為憤怒之情,譴責了妍醜不分、黑白倒置那種極不公平的社會現象。黑白倒置、有才華的人受氣,詩人對此是有深刻體會的。因此,詩中所鳴的不平,在極大程度上也是詩人個人懷抱的抒發。

當時宦官、軍閥以及朋黨,無不是一手遮天,認錢認勢不認人,他們毫無人格,毫無人性,排斥異己,壓制有才能的人。詩人李白就是被排擠、被壓制的一個。詩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兩句,集中地表現了作者對人才埋沒的強烈憤慨。

創作背景

《于闐採花》是天寶三載(744),李白遭讒離開長安時所作,從此離開了仕途。他又開始漫遊。在洛陽,遇見了已經33歲,卻仍蹭蹬未仕的杜甫。此後二年間,他們三度同游,交情很深。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猜您喜歡

戰城南

南北朝吳均

躞蹀青驪馬,往戰城南畿。
五歷魚麗陣,三入九重圍。
名懾武安將,血污秦王衣。
為君意氣重,無功終不歸。

俠客行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

蒿里

兩漢佚名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