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極樂寺紀游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高梁橋水從西山深澗中來,道此入玉河。白練千匹,微風行水上若羅紋紙。堤在水中,兩波相夾。綠楊四行,樹古葉繁,一樹之蔭,可覆數席,垂線長丈餘。

岸北佛廬道院甚眾,朱門紺殿,亘數十里。對面遠樹,高下攢簇,間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於林水之間。

極樂寺去橋可三里,路徑

早發臨洺行沙河道中憶兩弟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昏昏寒月夜方深,驅馬長亭復短亭。
十里奔風吹積礫,千秋篝火亂殘星。
鞭梢漠北煙沙黑,夢裡江南果樹青。
驛路飄零那可問,挑燈何日對原鴒。

元宵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獨倚寒檐看明月,月穿凍枝射衣白。火彈捎天聾吒吒,猛省今夕是元夕。

六衢今日人如蟻,到處筒花吐金蕊。三更煙滅遊人歸,月洗天街淨如水。

筒花開謝何匆亟,馬上看花人嘆息。不知花笑看花人,轉眼豪華也銷歇。

白蘇居士大耐酸,菜盂粥椀坐團圞。木檠瓦缸光爛爛,不須更買彩燈

夏日黃平倩邀飲崇國寺葡萄林,同江進之、丘長孺、方子公及兩弟,分韻得閣字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數畝葡萄林,濃條青若若。垂藤如幡幢,布葉如帷幕。

交蔓為寶網,綴實成瓔珞。蜩蟬遞代響,清越鈞天樂。

寒泉繞膝流,坐久怯衣薄。霞外四五朋,一笑破纏繳。

依岸排繩床,科頭兼赤腳。語或禪或玄,雜之以詼謔。

露葵帶雨烹,雲芽揀水瀹。石砌滴琤琤,銅鐺鳴霍霍

東坡作戒殺詩遺陳季常,余和其韻 其二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飢來吃白粥,渴來啜茗汁。六時經行里,缽盂兩度濕。

清齋擁衲眠,清福誰消得。人命呼吸間,年光敲石急。

因口造重罪,曾不異雞鴨。萬錢充一餐,金玉燦紗冪。

犓腴慄慄黃,虬脯珊瑚赤。剔骨積山高,棄脂塗地白。

人亦大可怖,猛虎而冠幘。胎魂能入夢,變形訴且泣

荷花池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綠水映紅蓮,蓮葉何田田。身在眾香國,沈醉復高眠。

山寺偶題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漢時城郭梁時寺,日炙風吹秋又春。六代風流煙暝暝,三分舊恨水潾潾。

陰陽戲劇程生馬,爪齒虛浮泡似人。如此安禪亦剩事,只宜高枕對嶙峋。

雪後出長安門見西山甚近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雪後天街絕點塵,西山一秣白於銀。雲邊蹬道層層出,馬首峰巒疊疊真。

瑤島分明連絳闕,玉龍夭矯貼青旻。卻憐往歲曾游處,十里桃花覆角巾。

賦得殘月似新月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一鉤曾掛暮霞里,半玦還懸曉霧中。醉起忽迷鍾早晚,山行誤認峰西東。

從他烏歷支幹換,且喜蛾眉首尾同。安得人生也似月,蒼頗皓首又如童。

過郾城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詩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一落書生口,魂香不計年。鬚眉元別駕,翻托李娘傳。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極樂寺紀游早發臨洺行沙河道元宵夏日黃平倩邀飲崇東坡作戒殺詩遺陳荷花池山寺偶題春日閒居 其三雪後出長安門見西過郾城讀公孫大娘齋中獨坐歸興賦得殘月似新月有感戲作送朱平涵太史冊封萬猿書屋蟠柏亭春色滿園行衛輝野村中即事黃粱夢戲題 其一銅雀台送邵芝南太史冊封死心和尚一朝棄諸題唐元徵乃兄漁唱題馮中允貞壽冊 金人捧劍篇駕幸石景山臨觀渾書讀書樂後對酒送潘雪松柱史建言過黃粱夢三首 其東坡作戒殺詩遺陳死心和尚一朝棄諸夜展張蠙集,誤潑岳陽紀行挽周老師九首 其幽棲 其一挽同年李檢討成甫閨人禪誦甚勤,喜桂闍黎收餘二十年青石橋 其一壽鄭大司馬送王以明例貢歸小偶題同惟長舅讀唐詩有看華嚴經有感過黃粱夢三首 其過黃粱夢三首 其花下初春和陸放翁韻 初春和陸放翁韻 即事即事偶得放翁集,快讀游二聖禪寺高村店大風,店有青石橋 其二飲小修所攜惠泉 飲小修所攜惠泉 飲小修所攜惠泉 飲小修所攜惠泉 仙人洞 其一仙人洞 其二信陽道中即事 其信陽道中即事 其信陽道中即事 其信陽道中即事 其信陽道中即事 其信陽道中即事 其山中看雲偶成北發新野道中保全驛道中過舊葉城有感,是過舊葉城有感,是宿古驛登紫雲山,是葛仙飲禹州李氏園暮雨渡黃河將抵都門挽同年李檢討成甫挽同年李檢討成甫挽同年李檢討成甫閨人禪誦甚勤,喜讀李洞詩春日閒居 其一春日閒居 其二詠懷效李白雪中共惟長舅氏飲真定道中憩有斐亭雨中幽棲晴晚編書源禪游吳造沈香佛源禪游吳造沈香佛陶石簣寄書結社二聖寺讀小修南遊稿誌喜讀小修南遊稿誌喜讀小修南遊稿誌喜偶成別陶編修石簣四首別陶編修石簣四首別陶編修石簣四首別陶編修石簣四首飲楊刺史園二首 飲楊刺史園二首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送郭少參希彥之蜀送郭少參希彥之蜀聞顏尚寶質卿稱病飲顏質卿齋頭限韻飲顏質卿齋頭限韻六月三十夜同蕭允同黃思立、趙貞甫蕭贊善允升趙御史貞甫夏日小齋雜興 其夏日小齋雜興 其夏日小齋雜興 其夏日小齋雜興 其夏日小齋雜興 其夏日小齋雜興 其過修竹館贈朱汝修月夜登樓偶成 其月夜登樓偶成 其月下蕭允升、顧開月下蕭允升、顧開冬日齋中即事 其冬日齋中即事 其同黃昭素、昭質及晨起京察見部自嘲雪晨入直火神廟道士送李湘洲太史齎詔壽舒翁,大行父也送夾山母舅之任太送夾山母舅之任太送別謝在杭司理東送別謝在杭司理東五日同鍾樊桐、黃游百丈泉偕館中兄弟游東郊送楊太史使淮便道送周太史使魯便道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南平社六人各一首有感 其一有感 其二幽棲 其二攜尊江上 其一攜尊江上 其二王憲皋督學滇中歸王憲皋督學滇中歸偶成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又贈毛丈苦雨二首苦雨二首 其二食魚筍寄無念 其一寄無念 其二馬上起憶石浦山房過淇縣,同年蔣令初晴即事 其一初晴即事 其二初晴即事 其三村居新春索居挽周老師九首 其挽周老師九首 其挽周老師九首 其挽周老師九首 其立春惟長舅、無學立春惟長舅、無學立春惟長舅、無學是日登寺樓甚幽,立春後六日為分歲立春後六日為分歲早春獨坐題朱兵部竹軒 其題朱兵部竹軒 其題宮樹春雲卷送吳體中歸皖城,閒雲館挽周老師九首 其挽周老師九首 其挽周老師九首 其挽周老師九首 其題雙寺畫竹送潘雪松柱史建言送潘雪松柱史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