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岳陽紀行

袁宗道袁宗道〔明代〕

從石首至岳陽,水如明鏡,山似青螺,蓬窗下飽看不足。最奇者墨山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餘里,猶盤旋山下。日朝出於斯,夜沒於斯,旭光落照,皆共一處。蓋江水縈迴山中,故帆檣繞其腹背,雖行甚駛,只覺濡遲耳。

過岳陽,欲游洞庭,為大風所尼。季弟小修秀才,為《詛柳秀才文》,多謔語。薄暮風極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為白沫,舟幾覆。季弟曰:“豈柳秀才報復耶?” 余笑曰:“同袍相調,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風始定。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石首到岳陽,湘江水平如鏡,山峰像青色田螺一樣,我們在船中透過窗戶怎么也看不夠。最奇特的是墨山延綿只有三十里,船走了兩天,總共二百多里,還在山下盤旋。太陽早上從山上升起,傍晚落下,早晚霞光都輝映一處。只因為江水在山中環繞,所以船繞著山行駛,雖然走得很快,卻只覺得慢啊。

袁宗道

袁宗道

(1560—1600)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為白蘇齋。為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253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