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1頁

明史·志·卷七十三

劉昌《蘇州續志》一百卷王鏊《姑蘇志》六十卷劉鳳《續吳錄》二卷,《吳郡考》二卷桑悅《太倉州志》十一卷錢岡《雲間通志》十八卷顧清《松江府志》三十二卷陳繼儒《松江府志》九十四卷謝應芳《毗陵續志》十卷王亻與《毗陵志》四十卷張愷《常州府志續集》八卷唐...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七十四

能鄙事》十二卷周定王《救荒本草》四卷寧獻王《癯仙神隱書》四卷楊溥《水雲錄》二卷周履靖《茹草編》四卷鄺璠《便民圖纂》十六卷顧清《田家月令》一卷施大經《閱古農書》六卷俞貞木《種樹書》三卷溫純《齊民要書》一卷王世懋《學圃雜疏》三卷黃省曾《稻品》一...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七十五

四卷(已上成化、弘治、正德時。)《廖道南文集》五十卷、詩六卷羅欽順《整庵稿》三十三卷《何孟春疏議》十卷,《文集》十八卷《顧清文集》四十二卷劉瑞《五清集》十八卷呂柟《涇野集》五十卷《何瑭文集》十一卷魏校《莊渠文錄》十六卷、詩四卷陳察《虞山集》...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七十二

周洪謨 楊守陳(弟守阯 子茂元 茂仁) 張元禎(陳音) 傅瀚張昇 吳寬 傅珪 劉春 吳儼 顧清 劉瑞周洪謨,字堯弼,長寧人。正統十年,進士及第。授編修。博聞強記,善文詞,熟國朝典故,喜談經濟。景泰元年,疏勸帝親經筵,勤聽政,因陳時務十二事。...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七十九

秩,以澄為侍讀。服闋還朝,進侍講學士。再遷學士,掌院事,歷禮部侍郎。十二年六月拜尚書。其年八月朔,帝微行。澄率侍郎王瓚、顧清等疏請還宮。既又出居庸,幸宣府,久留不返。澄等頻疏諫,悉不報。明年正月,駕鏇,命百官戎服郊迎。澄等請用常服,不許。七...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九十六

錄之。乃未幾而狂瞽之言,一鳴輒斥。昔猶謫遷外任,今或編配遐荒。昔猶禁錮終身,今至箠死殿陛。蓋自呂柟、鄒守益等去而殿閣空,顧清、汪俊等去而部寺空,張原、胡瓊等死而言路空。間有一二忠直士,又為權奸排擠而違之,俾不通,致陛下耳囂目眩,忽不自知其在...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九十四

,欲盡出之外,為張彩勸沮。及修《孝家實錄》成,瑾又持前議,彩復力沮。而芳父子與檢討段炅輩,教瑾以擴充政事為名,乃盡出編修顧清等二十餘人於部曹。有司應詔舉懷材抱德之士,以餘姚人周禮、徐子元、許龍,上虞人徐文彪四人名上。瑾以禮等皆遷鄉人,而詔草...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三十六·神仙三十六

途,但閉目,足至地則到鄉也。”清不得已,流涕辭行。或相謂曰:“既遣其歸,須令有以為生。”清心恃豪富,訝此語為不知己,一人顧清曰:“汝於堂內閣上,取一軸書去。清既得。謂清曰:“脫歸無倚,可以此書自給。”清遂閉目,覺身如飛鳥,但聞風水之聲相激。... 閱讀全文

鬼神傳·第十五回

恩大赦得命還鄉,答謝天地,六人聚議云云:“欽命大老爺為官清正,審事猶如察鏡。若不得大老爺這等清正,我們六人已歸泉世矣。”顧清源說道:“今我六人無物可報這般大恩,如之何矣。”常大年道:“當日被土惡楊昌強逼,我等六個女兒檄勒為偏,是以惹出這般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