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2頁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五十八

復撤兵,使安丙無所憚,是宜有今日也!” 三月,丁丑,斬偽四川都轉運使徐景望於利州。 庚子,以楊輔為四川宣撫使,安丙副之,許奕為宣諭使。 金以完顏匡為左副元帥。 壬寅,四川宣諭使程松落職,筠州安置;尋徙澧州。 楊巨源、李好義謂安丙曰:“曦死,...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五十九

餘人迎敵,或死或逃,蠻遂圍之。寨地勢窪,蠻乘高投木石擊之,眾莫能抗。己丑,蠻以雲梯登城,松力戰無援,被執,臠割死。安撫使許奕調兵援之,蠻已焚掠而去。 丙午,詔:“湖南、江西諸州縣經賊蹂踐者,監司、守臣考縣令安集之實,第其能否以聞。” 西域哈... 閱讀全文

宋史·本紀·卷三十八

人退去。癸巳,李好義復西和州。丁酉,金人 去成州。庚子,詔以楊輔為四川宣撫使,安丙為端明殿學士、四川宣撫副使,起居 舍人許奕為四川宣諭使。落程松資政殿大學士,奪六官、筠州安置。忠義統領張翼 復鳳州。辛丑,曲赦四川,減雜犯死罪囚,釋杖以下。壬... 閱讀全文

宋史·本紀·卷三十九

王柟還自河南,持金人牒,求韓侂胄首。丙戌,葉時等復 請梟侂胄首於兩淮。戊子,安定郡王伯栩薨。壬辰,以史彌遠知樞密院事,以許奕 為金國通謝使。 二月戊申,追復趙汝愚觀文殿大學士,謚忠定。詔史官改紹熙以來韓侂胄事跡。 壬子,詔臨安府振給流民。戊... 閱讀全文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五

義方》二十卷《釋文》二十卷《通義》二十卷《毛鄭詩學》十卷《詩關雎義解》一部《比興窮源》一卷(並不知作者)陳寅《詩傳》十卷許奕《毛詩說》三卷李燾《詩譜》三卷王應麟《詩考》五卷又《詩地理考》五卷《詩草木鳥獸蟲魚廣疏》六卷輔廣《詩說》一部嚴粲《詩...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一百五十四

書,乃朝廷有旨遣其來元帥府議和,宜詳議以報。"於是金人知侂胄已誅,和議遂決。柟持金人牒歸,求函侂胄首,以起居郎許奕為通謝使,柟為通謝所參謀官。柟自軍前再還,議以侂胄首易淮、陝侵地,從之。柟奏:"和約之成,皆方信孺備嘗險阻...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一百五十九

,左右史不立前殿,若御後殿,則立朵殿下,何所聞見而修起居注乎?乞依歐陽修、王存、胡銓所請,分立殿上。"吏部侍郎許奕以言事去國,介奏曰:"陛下更化三年,而言事官去者五人,倪思、傅伯成既去,其後蔡幼學、鄒應龍相繼而出,今許奕...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一百六十五

崔與之 洪咨夔 許奕 陳居仁 劉漢弼崔與之,字正子,廣州人。父世明,試有司連黜,每曰"不為宰相則為良醫",遂究心岐、黃之書,貧者療之不受直。與之少卓犖有奇節,不遠數千里游太學。紹熙四年舉進士,廣之士繇太學取科第自與之始。...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一百九十六

台諫且出力以擠之,則嘉泰之失已深於慶元矣。更化之初,群賢皆得自奮。未幾,傅伯成以諫官論事去,蔡幼學以詞臣論事去,鄒應龍、許奕又繼以封駁論事去。是數人者,非能大有所矯拂,已皆不容於朝。故人務自全,一辭不措。設有大安危、大利害,群臣喑嘿如此,豈...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一百九十七

之上,畫嚴子陵像而事之。李心傳,字微之,宗正寺簿舜臣之子也。慶元元年薦於鄉,既下第,絕意不復應舉,閉戶著書。晚因崔與之、許奕、魏了翁等合前後二十三人之薦,自製置司敦遣至闕下。為史館校勘,賜進士出身,專修《中興四朝帝紀》。甫成其三,因言者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