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4 / 31頁

後漢書·列傳·馬援列傳

致譏嫌,遂更徙北地,斷絕賓客。永平十五年,皇后敕使移居洛陽。顯宗召見,嚴進對閒雅,意甚異之,有詔留仁壽闥,與校書郎杜撫、班固等雜定《建武註記》。常與宗室近親臨邑侯劉復等論議政事,甚見寵幸。後拜將軍長史,將北軍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人,屯西河美...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桓譚馮衍列傳上

意忽忽不樂,道病卒,時年七十餘。初,譚著書言當世行事二十九篇,號曰《新論》,上書獻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所著賦、誄、書、奏,凡二十六篇。元和中,肅宗行東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譚冢,鄉里以為榮。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梁統列傳

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騷賦》,系玄石而沉之。顯宗後詔聽還本郡。竦閉門自養,以經籍為娛,著書數篇,名曰《七序》。班固見而稱曰:“孔子著《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梁竦作《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姓好施,不事產業。長嫂舞陰公主贍給諸梁,親疏...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張曹鄭列傳

美也。當仁不讓,吾何辭哉!”遂復上疏,具陳禮樂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從駕南巡,既還,以事下三公,未及奏,詔召玄武司馬班固,問改定禮制之宜。固曰:“京師諸儒,多能說禮,宜廣招集,共議得失。”帝曰:“諺言‘作舍道邊,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鄭范陳賈張列傳

之。對曰:“昔武王終父之業,鸑鷟在岐,宣帝威懷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也。”帝敕蘭台給筆札,使用《神雀頌》,拜為郎,與班固並校秘書,應對左右。肅宗立,降意儒術,特好《古文尚書》、《左氏傳》。建初元年,詔逵入講北宮白虎觀、南宮雲台。帝善逵說...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班彪列傳下

者吏罪。固所著《典引》、《賓戲》、《應譏》、詩、賦、銘、誄、頌、書、文、記、論、議、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論曰:司馬遷、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載籍之作,大義粲然著矣。議者鹹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核,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

之民,足以感動天地,移變陰陽矣。陛下留念省察,以濟元元。書奏,肅宗下其章。司空第五倫亦同終議。太尉牟融、司徒鮑昱、校書郎班固等難倫,以施行既久,孝子無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異。終復上書曰:“秦築長城,功役繁興,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崔駰列傳

篆生毅,以疾隱身不仕。毅生駰,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常以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時人或譏其太玄靜,將以後名失實。駰擬楊雄《解嘲》,作《達旨》以答焉。其辭...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張衡列傳

,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載。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 閱讀全文

後漢書·列傳·蔡邕列傳下

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陳留太守督促發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閒居玩古,不交當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楊雄、班固、崔駰之徒設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韙其是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有務世公子誨於華顛胡老曰:“蓋聞聖人之大寶曰...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