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3 / 8頁

宋書·列傳·卷六十四

房於四人,亦無所復措其言矣。至於陳平默順 避禍,以權濟屈,皆是衛生免害,非為榮也。滕今生無所衛,鞭塞已冥,義安在乎? 昔陳壽在喪,使婢丸藥,見責鄉閭;阮鹹居哀,騎驢偷婢,身處王朝。豈可以阮獲 通於前世,便無疑於後乎!且賢聖抑引,皆是究其始終... 閱讀全文

南齊書·志·卷九

造《獨斷》,應劭、蔡質鹹綴識時事,而司馬彪之書不取。魏氏籍漢末大亂,舊章殄滅,侍中王粲、尚書衛覬集創朝儀,而魚豢、王沈、陳壽、孫盛並未詳也。吳則太史令丁孚拾遺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眾典。晉初司空荀摐因魏代前事,撰為《晉禮》,參考今古,更其... 閱讀全文

陳書·列傳·卷二十八

為《堯典》,虞帝為《舜典》,斯又經文明據。是以典之為義久矣哉。若夫 《馬史》、《班漢》,述帝稱紀,自茲厥後,因相祖習。及陳壽所撰,名之曰志, 總其三國,分路揚鑣。唯何法盛《晉書》變帝紀為帝典,既雲師古,在理為優。故 今之所作,稱為《梁典》。...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三十一

、撫軍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位次 崔浩之下。 浩以其中國舊門,雖學不博洽,而猶涉獵書傳。每推重之,與共論說。言次, 遂及陳壽《三國志》有古良史之風,其所著述,文義典正,皆揚於王廷之言,微而 顯,婉而成章,班史以來無及壽者。修之曰;“昔在蜀中...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五十二

司徒行參軍,遷著作佐郎。世宗以彝先朝 勛舊,不幸疹廢,特除始均長兼左民郎中,遷員外常侍,仍領郎。始均才幹,有美 於父,改陳壽《魏志》為編年之體,廣益異聞,為三十卷。又著《冠帶錄》及諸賦 數十篇,今並亡失。初,大乘賊起於冀瀛之間,遣都督元遙討...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七十二

梁越 盧醜 張偉 梁祚 平恆 陳奇 常爽 劉獻之 張吾貴 劉蘭孫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沖 盧景裕 李同軌 李業興自晉永嘉之後,運鍾喪亂,宇內分崩,群凶肆禍,生民不見俎豆之容,黔首唯 睹戎馬之跡,禮樂文章,掃地將盡。而契之所感,斯道猶存。高才... 閱讀全文

周書·列傳·卷三十八

謂將 順其美,匡救其惡者也。且著述之人,密書其事,縱能直筆, 人莫之知。何止物生橫議,亦自異端互起。故班固致受金之名, 陳壽有求米之論。著漢魏者,非一氏;造晉史者,至數家。後 代紛紜,莫知準的。 伏惟陛下則天稽古,勞心庶政。開誹謗之路,納忠... 閱讀全文

隋書·志·卷二十八

卷,梁有,今殘缺。 《吳紀》九卷晉太學博士環濟撰。晉有張勃《吳錄》三十卷,亡。 《三國志》六十五卷敘錄一卷,晉太子中庶子陳壽撰,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注。 《魏志音義》一卷盧宗道撰。 《論三國志》九卷何常侍撰。 《三國志評》三卷徐眾撰。梁有《三國...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七

字,一之 與元,無異義矣。《春秋》不言一年一月者,欲使人君體元以居正,蓋史之婉辭, 非一與元別也。漢獻帝死,劉備自尊崇。陳壽蜀人,以魏為漢賊。寧肯蜀主未立, 已雲魏武受命乎?士衡自尊本國,誠如高議,欲使三方鼎峙,同為霸名。習氏《漢 晉春秋》...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二十三

義。何者?《春秋》、《禮記》, 太子必書名,天王不言出。此仲尼之褒貶,皇王之稱謂,非當時與異代遂為優劣也。 班固、范曄、陳壽、王隱、沈約參差不同,尊卑失序。至於魏收,諱儲君之名,書 天子之字,過又甚焉。今所撰史,諱皇帝名,書太子字,欲以尊君...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