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7 / 25頁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七

當此時去疾尚幼,事未詳知。且艱難以來,忠烈未有 先二人者,事載簡書,若日星不可妄輕重。議乃罷。然議者紛紜不齊。 元和時,韓愈讀李翰所為巡傳,以為闕遠事非是。其言曰:“二人者,守死成 名,先後異耳。二家子弟材下,不能通知其父志,使世疑遠畏死而...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九

名不得在國史,欲詣京師自言。元和中,袁滋表濟節行與權皋同科, 宜載國史。有詔贈濟秘書少監。而逢與元稹善,稹移書於史館修撰韓愈曰:“濟棄 去祿山,及其反,有名號,又逼致之,執不起,卒不污其名。夫辨所從於居易之時, 堅其操於利仁之世,而猶選懦者...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

,悅殺仇,詣縣請罪。詔曰:“在《禮》父仇不同 天,而法殺人必死。禮、法,王教大端也,二說異焉。下尚書省議。”職方員外郎 韓愈曰: 子復父仇,見於《春秋》、於《禮記》、《周官》,若子史,不勝數,未有非 而罪者。最宜詳於律,而律無條,非闕文也。...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五

於德明、興聖廟為順。或曰二祖別廟,非合食。且德明、興聖二廟禘祫之年, 皆有薦饗,是已分食,奚獨疑二祖乎?” 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質眾議,自申其說曰:“一謂獻、懿二主宜永藏夾室,臣不 謂可。且禮,祫祭,毀主皆合食。今藏夾室,至祫得不食太廟乎?若二...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六

崇雅 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是時,唐興已百年,諸儒爭自名家。大曆、正 元間,美才輩出,擩嚌道真,涵泳聖涯,於是韓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 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嚴,抵轢晉、魏,上軋漢、周,唐之文完然為一王法,此 其極也。若侍...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七

, 作書數百篇。建中初,由殿中侍御史四遷比部郎中。張滂主財賦,辟存留務京師。 裴延齡與滂不協,存疾其奸,去官,風痹卒。 韓愈少為存所知,自袁州還,過存廬山故居,而諸子前死,唯一女在,為經贍 其家。 殷寅者,陳郡人。邵軫者,汝南人。 陸據,河...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八

文。族弟紓, 自有傳。 觀,字元賓。貞元中,舉進士、宏辭,連中,授太子校書郎。卒,年二十九。 觀屬文,不襲沿前人,時謂與韓愈相上下。及觀少夭,而愈後文益工,議者以觀文 未極,愈老不休,故卒擅名。陸希聲以為“觀尚辭,故辭勝理;愈尚質,故理勝辭...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六

牙將史憲誠叛,田布眾潰於南宮。帝不得已,乃赦廷湊,檢校右散騎 常侍、成德軍節度使。會牛元翼出奔,廷湊遂取深州,詔兵部侍郎韓愈慰其軍。 廷湊既原,則稍挺,與克融、憲誠深相結,為輔車援。滄州李全略死,子同捷 求襲,文宗不許,更授兗海節度使。同捷...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九

陵,皆殺之。斬其屬官劉協庶、趙曄、王仁 清等十餘人。度還,以馬〓為留後,俄拜節度使,析溵州隸陳許。 始度之出,太子右庶子韓愈為行軍司馬,帝美度功,即命愈為《平淮西碑》, 其文曰: 天以唐克肖其德,聖子神孫,繼繼承承,於千萬年,敬戒不怠,全付...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七

護, 逗留不敢進,貶安州刺史,以行立代之。尋召還,卒。 長慶初,以容管經略使留後嚴公素為經略使,復上表請討黃氏。兵部侍郎韓愈 建言:“黃賊皆洞獠,無城郭,依山險各治生業,急則屯聚畏死。前日邕管經略使 德不能綏懷,威不能臨制,侵詐系縛,以致憾...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