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西廂記

西廂記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藥性歌括四百味

藥性歌括四百味

《藥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闡釋性讀物,是明代醫家龔廷賢所著。每味藥物下分原文、注釋、語譯、按語四個部分。全書以現代語言對每味藥物的品種、來源、產地、藥性、功能主治、臨床套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闡釋。內容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實用性強,適合於中醫藥工作者、醫藥院校廣大師生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太玄經

太玄經

《太玄經》,漢揚雄撰,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揚雄撰《太玄》,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四庫全書》為避康熙皇帝玄燁之名諱,改為《太元經》。

夜航船

夜航船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所著的百科類圖書。該書講述了從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從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等二十大類125個小類的學科知識。

閱微草堂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在時間上,《閱微草堂筆記》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後的流傳的鄉野怪譚,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其涵蓋的範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滇黔等地。同時《閱微草堂筆記》有意模仿宋代筆記小說質樸簡淡的文風,曾在歷史上一時享有同《紅樓夢》、《聊齋志異》並行海內的盛譽。► 2條名句佳句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神仙傳

神仙傳

《神仙傳》是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中國志怪小說集,共十卷。書中收錄了中國古代傳說中的92位仙人的事跡,其中很多人物並不是道士但都均被葛洪“請入”傳中。神仙傳以想像豐富,記敘生動著稱。

棋經十三篇

棋經十三篇

《棋經十三篇》是宋朝時出現的一部在我國圍棋發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經十三篇》的價值,首先在於它的系統性。我國古典圍棋理論,從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經班固《弈旨》、馬融《圍棋賦》等,到了敦煌寫本《棋經》和王積薪的《十訣〉,才逐漸開始系統化。但真正建立起一個體系的,還要算《棋經十三篇》。這標誌著我國古典圍棋理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陶庵夢憶

陶庵夢憶

《陶庵夢憶》,明代散文集。為明朝散文家張岱所著。該書共八卷,成書於甲申明亡(1644年)之後,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 2條名句佳句

楞嚴經

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唐般剌密諦譯,10卷。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搜神後記

搜神後記

《搜神後記》又名《續搜神記》,是《搜神記》的續書。題為東晉陶潛(365-427)撰。所記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其偽不可待辯。皆陶潛死後事,故疑此書為偽托,或以為經後人增益。《搜神後記》與《搜神記》的體例大致相似,但內容則多為《搜神記》所未見。該書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條。《搜神後記》在魏晉南北朝的志怪群書中是頗具特色的。它內容上略為妖異變怪之談,而多言神仙;藝術上是蕪雜瑣碎的記敘減少,成片的 有關當地風土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