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雍正劍俠圖

雍正劍俠圖

《雍正劍俠圖》又名《童林傳》,是清末民初評書名家常傑淼創作的長篇短打俠義評書,主要講述了童林別開天地,最終創立無極門的故事。於20世紀初在北京、天津等地表演,收到了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可謂轟動一時。書中有大量真實的武術、江湖綠林道描寫;作者常引經據典,夾敘夾評,又熟悉老北京民俗與風土人情,能夠“武書文說”,把劍俠圖說成學問書。

花月痕

花月痕

《花月痕》,清魏秀仁所作小說,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全書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為眠鶴主人撰,棲霞居士評。較早版本為清光緒十四年木刻本、光緒十八年上海圖書集成局的鉛字排印本等。此書流行於清末狹邪小說及鴛鴦蝴蝶派小說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到狹邪小說的過渡環節,像徐枕亞的《玉梨魂》從小說名字和內容都是學它的。

老老恆言

老老恆言

《老老恆言》作者曹廷棟,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養生的專著,周作人對其評價甚高,稱是可以作為六十壽禮的好書。其最佳刻本為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棟的自刻本。

清代名人軼事

清代名人軼事

本書系紹興人葛虛存於民國初年從眾多清人筆記小說、方誌、文集、書牘、奏摺、詩話中採集編纂而成,全書分學行、令節、治術、將略、文藝、憐才、吏治、先德、異征、度量、清操、科名、風趣、境遇、閨閣、雜錄16類,573則,記述了清代各式名人的各種軼聞趣事,既可助談資,又可以此了解清代社會的狀況。

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又名《周王傳》、《穆王傳》、《周穆王傳》、《周穆王遊行記》,是西周的歷史典籍之一。西晉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縣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均為重要文化典籍,通稱“竹書紀年”,其中有《穆天子傳》﹑《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後合併為至今流傳的《穆天子傳》。由荀勖校訂全書六卷。歷代內容多有散佚。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三刻拍案驚奇

三刻拍案驚奇

《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崢霄館評定通俗演義型世言》,錢塘陸人龍編撰,陸雲龍評點,崇禎五年崢霄館書坊刊行,八卷四十回,為擬話本小說。《型世言》一書,流傳稀少,大概問世十年後,已難見該書。崇禎十六年前後,江南書賈將其改纂,照原書版式翻刻了其中三十回,為每回新擬了 回目,將書名改為《三刻》,作者亦改署夢覺道人、西湖浪子。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中國漢代哲學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學著作。《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學,發揮“春秋大一統”之旨,闡述了以陰陽五行,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哲學-神學理論,宣揚“性三品”的人性論、“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的倫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統循環的歷史觀,為漢代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慎子

慎子

《慎子》一書,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介紹說有“十二論”。徐廣注釋道:“今《慎子》,劉向所定,有四十一篇。”班固《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四十二篇,宋代的《崇文總目》記為三十七篇。現存《慎子》只有七篇,即《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知忠》、《君臣》。由此可見,《慎子》的佚失情況相當嚴重,大多已經失傳。► 2條名句佳句

虎鈐經

虎鈐經

中國宋代著名兵書。北宋吳郡(今江蘇吳縣)人許洞,歷四年於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論210個問題。許洞曾任雄武軍推官、 均州參軍等職。該書現存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庫全書》等刊刻本。

古今譚概

古今譚概

《古今譚概》是由明朝著名小說家馮夢龍寫的筆記小說。內容大多是歷代的典故,如著名的“州官放火”。本書是一部笑話集,也是一部幽默小品集,共分36部。作者馮夢龍從歷代正史及野史筆記中蒐集了大量可笑和有趣的故事,揭露社會醜惡現象及各種怪態、病態,既可使讀者消遣自娛,也可以益智自警,是一部很具啟發意義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