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並序
清趣誰尋到。有癯仙、低吟擁鼻,自抒幽抱。凍雀窺窗斜日下,漸緊隔牆風筱。
卻攙入、爬沙聲好。小剔寒篝呵凍筆,代東君、力把陽春造。
訊息近,有童報。
開門忽見千山皎。盡茫茫,下無行蹤,上無飛鳥。何處佳人垂素袖,來向低檐索笑。
卻盪得、芳情綿渺。且與鄱陽姜石帚,賭暗香疏影新才調。
簾外鶴,和清嘯。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學家、畫家。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鎮海(今寧波北侖)人。道光舉人,以著作教授終身。治學廣涉經史、地理、釋道、戲曲、小說。工詩畫,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樂考證》、《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3916篇詩文
猜您喜歡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長調: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閒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