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隱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
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
漫夸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以白石連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蓮花自在佛前。將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蓮花既不雕鐫應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蓮。
在清霜寒露降滿苔蘚的夜裡,經常夢到他這位老朋友。
龍宮與雁塔一樣的極高。
以舍利弗為代表的阿羅漢,不會最上乘義,停留在小乘極果,不以成佛為最究竟之目標,直到法華會上, 方才回小向大,發願成佛。

注釋
①白石蓮花:指用白石鑿成的蓮花狀佛前燈台。
②楚公:未詳。作於居東川幕期間。程夢星謂此詩乃兩絕句,誤合為一律。馮浩注道源曰:《續高僧傳》:楚南,閩人也。武宗廢教,深竄山谷。大中時出,隨黃檗山禪師。昭宗聞其道化,賜鹿及衣五事,卒年七十。程夢星曰:古人稱僧,如晉之竺法深稱深公,宋之惠遠稱遠公,唐之齊已稱已公。率舉下一字,不聞上一字。此非楚南。徐曰:武宗廢教在會昌六年,去昭宗龍紀初四十五年,楚南年止七十,計義山時南年尚少,而詩云西山老病僧,其非楚南可知。馮浩曰:二說皆精核。《新唐書·藝文志》明言楚南昭宗大順中人也。源師所注釋子多誤,是不可解。
③共:馮浩註:共,即供。
④六時:馮浩注《魏書·釋老志》:六時禮拜。愚按: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阿彌陀傳》: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⑤龍宮:朱注《法華經》: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馮日:佛家每謂經典為法海藏,譬如大海,是眾寶藏也,亦日龍藏。《佛說法海經》:大海之中,神龍所居。諸龍妙德難量,造天宮,品物之類,無不仰之,吾僧法亦復如是。《纂靈記》:華嚴大經,龍宮有三本,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入龍宮,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流傳天竺,即今所傳華嚴經也。庾信碑文:龍藏之所不盡。
⑥諸天:道源註:佛書有三界諸天,自欲界以上皆日諸天,佛經謂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雁塔:《大唐西域記》:有比丘經行,忽見群雁飛翔,戲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若得此雁,可充飲食。”一雁退飛,投身自殞。佛謂比邱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瘞而立塔。西安市有大雁塔、小雁塔。大雁塔在慈恩寺,唐高宗時建。小雁塔在薦福寺,唐中宗時建。
⑦雁塔:道源注《西域記》:昔有比丘見群雁飛翔,思日:若得此雁,可充飲食,忽有一雁投下自殞。佛謂比丘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瘞而立塔。
⑧謾:馮浩曰:漫通。鶖子:指舍利弗。道源注舍利弗,此雲鶖子,連母為名。以其取涅架一日之價,故不知有上乘,亦非真阿羅漢。佛為授記,乃知真是佛子,得佛法分。馮浩註:《因果經》:舍利弗者,於智慧中最為第一。世尊為舍利弗廣說四諦,即得阿羅漢果。《法華經音釋》:舍利弗,此雲鶩子,連母為名。其母名舍利,眼如鶖鷺,身形美好,弗即子也。
⑨真羅漢:馮浩注《四十二章經》:阿羅漢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修行本起經》:得一心者,萬邪滅矣,謂之羅漢。羅漢者,真人也。會:領會,理解。
⑩不會:不懂。牛車上乘:朱注《法華經》:長者以牛車、羊車、鹿車立門外,引諸子出離火宅。《釋迦成道記》註: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俱以運載為義。前二乘,方便施設,惟大白牛車是實引重致遠,不遺一物。《傳燈錄》:若頓悟自心即佛,依此而修者是上乘禪。馮浩注《妙法蓮華經》:長者諸子於火宅中戀著戲處,無求出意。長者設方便,言羊車、鹿車、牛車在門外,可以遊戲,隨汝所欲,皆當與汝。諸子爭出火宅,白父,願時賜與。爾時長者各賜一大車珍奇雜寶而莊嚴之,駕以白牛。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佛告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火宅為說三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佛乘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如求牛車。如來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修六度。愚按:上引注文中之火宅,乃佛家比喻煩惱之俗界。言人有情愛糾纏,如居火炕之中,故名。上乘:佛家廣大圓通之要道。

賞析

文中流露出感傷頹廢的情調、縹渺虛無的色彩。他自己曾在《樊南乙集·序》中說:“三年以來,喪失家道。開居忽忽不樂,始克I意事佛,方願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這首詩就是他這種思想的具體反映。“楚公”其人,歷來無確考。現此詩中之意。可能是一位老衲。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詩一開頭,便切題描寫寺院中的石燈台。“白石蓮花”即石燈台。《道源》一書注日:“番白石為蓮花台,捧燈佛前。“共”是“供”的通假字。“六時”一詞《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有所說明:“六時合成一日一夜。”佛經中所謂“六時”等於如今的二十四小時。寺院中放置著白石鑿成的蓮花燈台,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著燈火,為佛家不可缺少之物。

接下兩句:“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因見院中秋色而憶念西山老僧。前一句寫秋色:深秋時節,木葉盡脫,連那院中碧綠的苔蘚也逃不掉寒秋的淫威,在重生的霜露之下,顯出衰敗之態。目睹眼前淒涼的秋景,詩人不由得想起南山那位體衰多病的老僧,此時他的情況怎樣呢?於是詩人便引經據典,構想僧人所處的佛家聖地的情況:“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法華經》上說舍利佛文殊師“乘千葉蓮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水面),住在虛空之中”。此處之“天”與我們如今所說的天不同。按佛經所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為四天,此處之“天”指佛家所處的清淨光明的勝境。“雁塔”一詞出自《大唐西域記》,此書中載:有佛比丘在路上行走,忽然發現群雁飛翔.於是開玩笑說:“今天眾和尚飯不夠吃。”一隻大雁向後退著飛,投身自殺。佛家感動,便建一塔,把雁葬在下面。在詩人的想像中,佛境不僅廣大無邊,而且清靜光明。詩人用這樣的筆法,把南山老僧所處之境描繪得如此之好。同時,此聯也是借大海和雁塔暗暗點出佛家教義之“博大精深”。

最後兩句:“漫夸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這是對“楚公”的贊語。此處“騖子”指舍利弗。舍利弗名字與母親名相連。其母名為舍利,眼如鶖鷺,身形特剮好看。“羅漢”本意是修行得道的聖者。《四十二章經》中說阿羅漢能飛行變化。隨願久住,而其所居之處,天地為之感動。言其道法之高深。這裡是在說舍利弗為修行得道之聖。“不會”即不理解。“牛車”、“上乘”都是佛家語。按佛書《妙法蓮花經》中所說:“如來佛曾為眾僧說三乘,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佛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都不如佛乘,因為佛乘‘利益天人,度脫一切’,如求牛車。”因此“牛車”為佛家大乘也即詩中所說的“上乘”,其根本意思是指佛家圓通廣大的要道。

詩人在這最後兩句中首先稱讚舍利弗是“真羅漢”,即修行得道的長者,但他還沒有理解佛家的“上乘”即那圓通廣大的要道,言外之意便是“楚公”才真正懂得了佛家的“上乘”之法,即佛家要道。

這首詩在思想性上無足可取,只是玄而又玄的禪家之語。不過在用典上還有些特色。不見牽強與堆砌之痕,比較自然。

創作背景

這是人大中年間在東川時的作品。這一時期,李商隱失去了愛妻王氏,正處於極度的痛苦之中。同時又懷念故鄉,歸思難收,加上體衰多病,因此情緒特別低落,內心充滿悲愁,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作者此詩又奉佛,給他的思想和創作帶來了不少消極影響。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820篇詩文

猜您喜歡

別毛永嘉

南北朝徐陵

願子厲風規,歸來振羽儀。
嗟余今老病,此別空長離。
白馬君來哭,黃泉我詎知。
徒勞脫寶劍,空掛隴頭枝。

送楊山人歸嵩山

唐代李白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菩薩蠻·杭妓往蘇迓新守

宋代蘇軾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蕭瑟。不用許飛瓊。瑤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與韋郎看。莫便向姑蘇。扁舟下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