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南鄉子·送述古

宋代蘇軾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回頭看橫亘的遠山,已看不見城中的人影,只隱隱看見一座城。誰像那臨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佇立,迎送往來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風淒清,枕上初寒,難以入眠。今夜殘燈斜照,微光閃爍,秋雨雖停但淚還未盡。

注釋
⑴述古,陳襄字,蘇軾好友,福建閩侯人。蘇軾赴杭州通判任的第二年,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陳襄接替前任杭州太守沈立之職,熙寧七年(1074),瓜代期滿,陳襄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蘇軾作此詞送別。
⑵不見居人只見城:取自唐·歐陽詹《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驅馬覺漸遠,回頭長路塵。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謂城、人皆不可見。此謂見城不見人(指述古),稍作變化。
⑶臨平山,在杭州東北。蘇軾《次韻杭人裴惟甫》“餘杭門外葉飛秋,尚記居人挽去舟。一別臨平山上塔,五年雲夢澤南州”,臨平塔時為送別的標誌。
⑷亭亭,直立的樣子。
⑸歸路,回家的路上。
⑹熒熒,既指“殘燈斜照”,又指淚光,比喻貼切新穎。這裡指殘燈照射淚珠的閃光。

賞析

詞的上片回敘分手後回望離別之地臨平鎮和臨平山,抒寫了對往事無限美好的回憶和對友人的依戀之情。起首兩句寫詞人對陳襄的離去特別戀戀不捨,一送再送,直到回頭不見城中的人影,而那臨平山上亭亭佇立的高塔似乎翹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調離。這種從眼前實景落筆而展衍開去與由景入情的寫法,不僅使人感到親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來三句寫臨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筆,實則是以客觀的無知之物,襯託詞人主觀之情。“誰似”二字,既意喻詞人不像亭亭聳立的塔,能目送友人遠去而深感遺憾,又反映了詞人不像塔那樣無動於衷地迎客西來復送客遠去,而為友人的離去陷入深深的哀傷之中;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來杭又送友人離去的實際。

下片寫詞人歸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風淒清,枕上初寒,殘燈斜照,微光閃爍,這些意象的組接,營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圍,烘託了作者的淒涼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時淚不晴”,用兩個“晴”字把雨和淚聯繫起來,比喻貼切而新穎,加強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現,讀來叩人心扉,令人嘆婉不已。

這首詞藝術上的特色首先是將山塔、秋雨擬人化,賦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緒,將無生命的景物寫活。這種手法,表現出詞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襯托,上片“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來送客行”以塔之無情襯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時淚不晴”用秋雨停襯托淚不停。本首詞主要運用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七月,蘇軾任杭州通判時的同僚與好友陳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蘇軾追送其至臨平(今餘杭),寫下了這首情真意切的送別詞。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離觴不醉至驛卻寄相送諸公

唐代柳宗元

無限居人送獨醒,可憐寂寞到長亭。
荊州不遇高陽侶,一夜春寒滿下廳。

劍閣賦

唐代李白

鹹陽之南,直望五千里,見雲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颶,有巴猿兮相哀。旁則飛湍走壑,灑石噴閣,洶湧而驚雷。

送佳人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兮嘆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鴻別燕兮秋聲,雲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於劍閣兮,與君兩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代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鏇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