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春未醒 寄壽王閨媛玉映
清代:董元愷
山陰鍾秀,玉潤冰清。想吟紅留篋,廿年壇坫女長城。
幾首新詩,兩字浮名誤半生。如今長願,書開萬卷,花祝千齡。
昔年樓上,滿湖春水,依舊盈盈。忽驚心、雨絲風絮,此恨曾經。
堆案楞伽,消盡徐娘老去情。遙憐一樣青衫,憔悴紅粉飄零。
董元愷
清江蘇長洲人,字舜民。順治十七年舉人。後遭詿誤,際遇坎坷,故其詞激昂哀怨。有《蒼梧詞》。► 469篇詩文
與友人書(節選)
清代:顧炎武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