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

宋代王安石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知。
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野外的煙氣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傷,淚水浸濕了衣領我都渾然不知。
沒有了春風河岸的蘆葦依舊碧綠,就好像我當初送你過江的時候一樣。

注釋
⑴和甫:王安石王安禮。龍安:即龍安津,在江寧城西二十里。吳氏女子:王安石的長女,吳安持的妻子。古時女子出嫁後,從夫姓,稱某氏。
⑵助人悲:人本已傷別,煙雨荒涼更加重這種悲傷。
⑶春風沙際綠:春風吹拂,沙邊草青。
⑷一如:一切都像。汝:吳氏女子。

創作背景

元豐五年(1082),王安石送弟王安禮赴京任尚書左丞。從熙寧九年(1076)罷相返金陵至是時,王安石已七年未與長女相見,此番送弟,觸景生情,更為思念遠方的女兒,人飽含深情,融情入景,寫下這首七絕寄予她,表達了父女之間的骨肉至情。

賞析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也是一位有豐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他這首借送弟兼寄女兒的,充分表現了一個兄長、一個父親對親人的深厚感情。這首詩實是寫給女兒的,是為了送弟的緣故,來到龍安江邊,觸景生情,想起女兒出嫁時的複雜心情,不由得再次淚下沾衣。封建社會女子出嫁後,與父母的關係就疏遠了,骨肉分別,給父親的心靈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別時心情十分矛盾複雜。在封建社會的傳統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親如此真實地表露對女兒出嫁的種種無可名狀的心態,王安石卻深切真實地寫出了一個平凡的父親的心情。

詩的前兩句說來到江邊送弟,同樣的荒煙涼雨,同樣的骨肉分離,這種場面又一次經歷,怎不讓人淚下沾衣。詩人說“淚下”而又“不自知”,正寫出了站在江邊遙望親人遠去時痴凝的神態,其中感情深厚沉鬱。後兩句說,除了春風吹綠了沙灘這一點與當年不同,一切都和當年送你出嫁時是一樣的讓人傷感。而“除卻”一句又特巧妙,把春來草綠、淒迷傷情的景色特點反而加強了,風物一如往日,而今親人卻各自東西,心裡必會傷懷和感慨。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828篇詩文

猜您喜歡

送薛種游湖南

唐代杜牧

賈傅松醪酒,秋來美更香。
憐君片雲思,一棹去瀟湘。

重別李評事

唐代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送人游塞

唐代齊己

槐柳野橋邊,行塵暗馬前。秋風來漢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濁,羊群磧草膻。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