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南鄉子·淥水帶青潮

宋代晏幾道

淥水帶青潮。水上朱闌小渡橋。橋上女兒雙笑靨,妖嬈。倚著闌乾弄柳條。
月夜落花朝。減字偷聲按玉簫。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澈的春水帶著青潮上漲,水上的朱欄連著小渡橋。橋上站立著雙靨帶笑的美麗少女,好妖嬈,倚靠著欄桿撫弄柳條。
月夜直到花朝,少女能夠嫻熟地按照“減字偷聲”的變化吹奏玉簫。柳外的行人回頭顧盼,好遙遠,仿佛比那天上的銀河還要遠。

注釋
①淥(lù)水:清澈的水。
②青潮:水面呈青綠色,且旺盛飽滿,如同漲潮一般。
③朱闌:朱紅色的欄桿。
④雙笑靨(yè):此處是說女子笑,臉上出現一對酒窩兒。
⑤妖嬈:形容女子美貌而富有風情。曹植《感婚賦》:“顧有懷兮妖嬈,用搔首兮屏營。”
⑥花朝:舊俗以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故稱此節為“花朝節”。
⑦減字偷聲:指詞調的減省節奏和減少歌辭字句,從而衍變新調。
⑧玉簫:簫的美稱。李商隱《送從瓮從東川弘農尚書幕》:“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簫。”
⑨迢迢:遙遠。韋莊《訴衷情》:“鴛夢隔星橋,迢迢。”

賞析

這首詞寫人,刻畫了一位十分優美傳神的少女形象。

上片首二句寫景,為人物出場設定環境;一條清撤的小河,帶著碧綠的潮水,向遠處緩緩地流去;河上架著一座兩邊圍著紅色闌乾的小小渡橋。朱闌映淥水,碧波泛青潮,景物閒雅優美,色彩艷麗鮮明,短短兩句即展現出一幅令人神往的畫面。“橋上女兒雙笑著,妖燒。倚著闌乾弄柳條。”“柳條”二字語意雙關,既指柳條隨風飄揚的情景,又指少女美麗迷人的腰肢。接著三句刻畫人物。詞人不寫她的眉,不寫她的腰,也沒有摹繪形容其髮型、妝飾和身材,而是把鏡頭對準“女兒”面頰上那兩個迷人的酒渦。既突出了特徵,又省去許多筆墨,跳出了前人描繪女性的窠臼。緊接著用一個兩字短句“妖嬈”,加以讚嘆,說她無比嬌美動人,別的都不須細看,只要看一眼她臉上那兩個笑容可掬的酒渦就足夠了。從句法結構上說,“妖嬈”也是貫通下句的。此時此刻那位“女兒”正獨自靠著橋上的朱闌,手裡擺弄著柔軟細嫩的柳條。這是作者攝取的第二個鏡頭。如果說第一個鏡頭是靜態,那么第二個鏡頭則是動態了。“女兒”擺弄柳條,不知是探春還是惜別。含而不露,留下聯想和思索的空間。上片五句,分為兩層,先拉開幕布,推出景物,然後描繪女主人公的形象,一靜一動,層次極為分明。

下片從月夜花朝寫起,少女先是擺弄楊柳,此時又在月夜裡吹奏起了玉簫。這優美的境界愈發使女子的形象撲朔迷離,讓人浮想聯翩。“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最後兩句,通過“行人”的反應來讚美“橋上女兒”容貌出眾、技藝超群。每當人們看到她面頰上那迷人的“雙笑靨”,聽到她所吹奏的“玉簫”聲時,便情不自禁地停步不前,都要留戀地回頭瞻望。然而佳人近在咫尺,卻亦遠在天涯,若想與她相會,只怕比渡過迢迢的銀河還要遙遠。像謎一樣美麗的女孩終究還是一個未解的謎,也許,她是仙子從天而降,在人間作短暫的停留,那纖塵不染,高雅脫俗的綽約風姿,讓世人可望而不可及。

這首詞意境瑰麗、神奇,形象刻畫宛如水中月、鏡中花,不需浮辭艷采,卻充滿了遇物生輝的意境和情趣。

創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詞人在某地渡口偶然見到了一位少女,但井沒有機會接近她,於是作此詞,留作對伊人的寫照。
晏幾道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讚賞。► 468篇詩文

猜您喜歡

送渾將軍出塞

唐代高適

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
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
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吳。
傳有沙場千萬騎,昨日邊庭羽書至。
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

豫讓論

明代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

生查子·獨游西岩

宋代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