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兩同心·楚鄉春晚

宋代晏幾道

楚鄉春晚,似入仙源。拾翠處、閒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
對景且醉芳尊。莫話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惡滋味、最是黃昏。相思處,一紙紅箋,無限啼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一個暮春的時節,我郊遊踏青,桃紅柳綠,恍如進入了桃源仙界。撿拾翠羽、採摘鮮花,閒閒地隨著曲曲的流水前進。踏青的路上,不經意間寶馬香車留下的濃濃芳香惹起了自己的春心。心中牽念,都在柳蔭外的酒家歌樓,花樹下的朱門繡戶。
對著芳景,聊天並且藉助美酒來消憂,不要說起那讓人銷魂的離愁吧。美好的心意,我們曾共一輪明月;痛苦的滋味,最是那黃昏時分。相思的時候,只有那一封封信箋、滿袖的淚痕。

注釋
兩同心:詞牌名。此調有三體,這首詞為平韻體,創自晏幾道。雙調六十八字,上片七句三平韻,下片七句四平韻。
楚鄉:楚地。
仙源:特指陶淵明所描繪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拾翠:拾取翠烏羽毛以為首飾。後多指婦女遊春。
踏青:古人有農曆二月二日或三月上巳日郊遊的習俗。
香塵:帶有花香的塵土。
心心:彼此間的情意。
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製成。此處借指酒家。
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莫話”句:謂不要說傷心的話。
意思:心情,情緒。

創作背景

這首詞可能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詞人在潁昌府任官。作者某日踏青游賞寫下了這首詞,寄託著作者的生活理想。

賞析

上片寫春遊賞識美女。清明、寒食時節,春光仍好,許多女子外出踏青拾翠,詞人尾隨其後,飽覽秀色。張先《木蘭花》云:“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這是唐宋時期諸多男子獵艷的日子。平日難得見到郊外如此鶯鶯燕燕,花花綠綠。秦觀《望海潮》云:“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寫的就是一次類似的經歷。“柳外青簾,花下朱門”中的那位歌妓,最為美艷,最叫詞人動心,心心牽掛,眷戀不已。

下片寫與歌妓相聚相別。詞人尾隨到朱門,與歌妓有了“對景且醉芳尊”的銷魂經歷。明月下共飲共眠,讓詞人記憶深刻;到次日黃昏,不得已告別離去,讓詞人都是“惡滋味”。分手後,自然“一紙紅箋”傳遞相思情意,紅箋上有無數相思淚痕。

晏幾道的這首小詞,使用了一些口語化的辭彙,更好地表現了兒女情長,恩怨爾汝。正如陳廷焯所點評的那樣,像“好意思、曾同明月,惡滋味、最是黃昏”,在語言風格上確實和元曲的自然潑辣非常接近。

晏幾道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讚賞。► 468篇詩文

猜您喜歡

寄人

唐代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宋代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西施·自從回步百花橋

宋代柳永

自從回步百花橋。便獨處清宵。鳳衾鴛枕,何事等閒拋。縱有餘香,也似郎恩愛,向日夜潛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將憔悴、寫霜綃。更憑錦字,字字說情憀。要識愁腸⑾,但看丁香樹,漸結盡春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