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望海潮·自題小影

近代譚嗣同

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里外關河。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春夢醒來么?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喔。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面貌,自看如何?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後顏酡?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注釋

①骨相:人的體格狀貌,古人常以此估測一個人的前程後事。
②顏酡:飲酒臉紅。周履靖《拂霓裳·和晏同叔》詞:“金尊頻勸飲,俄頃已酡顏。”
③科:古典戲劇中表示動作的用詞。

賞析

譚嗣同的這首自題小影,上片“曾經”三句,先寫自己年來蹤跡,他小時居京師,十三歲隨其父外放甘肅,十五歲回湖南瀏陽拜師讀書,再返西北,天南海北,道路遙遠,故頗多感慨。“骨相空談”三句,謂己少有壯志,從骨相看,必成大業,但歲月匆匆已歷十八春秋,卻一事無成,只有腸輪自轉,暗自感嘆。“春夢”三句轉入小影,曾對春帆細雨,做過美麗的人生之夢,回首十八年春秋,無所作為,他只有對己大喝一聲“春夢醒來”。面對小影前的幾枝瓶花,他想到國事日非,外侮迭至,真是百感交集,鬱塞難抑。

下片從寫小影轉而寫自身。從湖南水鄉來到西北高原,對鏡自照,風塵滿面,鏡中人與影中人對比,鏡不隨人意,那醉後的紅顏,實為風塵所致。還想慷慨高歌,但對現實的失望,使他發出“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的慨嘆,再看鏡中之人那風塵掛麵的模樣,他幾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全篇借題小影而抒壯志消磨,事業難成的感慨,表現了詞人從青少年時期就有懷抱的雄心壯志,和壯志難酬的抑塞之感,慷慨激昂,頗見風骨,正如詞人所評:“尚覺微有骨氣”。

譚嗣同

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31篇詩文

猜您喜歡

醉落魄·詠鷹

清代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霜天曉角·題採石蛾眉亭

宋代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宋代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