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送子由使契丹

宋代蘇軾

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著雲海遙遙相望,何必因為你要遠行又淚濕衣巾。
你不辭勞苦充當信使去冒風雪,為的是要讓異族認識朝廷傑出的精英。
你將在沙漠留戀地回望京都夜月,夢魂定會越過湖山見到杭城春景。
遼國國主若是問起你的家世,可別說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蘇家門庭。

注釋
⑴適:往。
⑵驛騎:猶言“驛使”,傳驛的信使。凌:沖冒。
⑶天驕:漢時,匈奴自稱“天之驕子”(《漢書·匈奴傳》,後泛指強盛的邊地民族。此處指契丹。鳳麟:鳳凰與麒麟,比喻傑出的、罕見的人才。
⑷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靈隱山,後多用武林指杭州。蘇軾時知杭州。
⑹“單于”二句:《新唐書·李揆傳》:“揆美風儀,善奏對,帝(肅宗)嘆曰:‘卿門第、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信朝廷羽儀乎?’故時稱三絕。”德宗時他曾“入蕃會盟使”,至蕃地,“酋長曰:‘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紿之曰:‘彼李揆安肯來邪!’”蘇氏一門,尤其是蘇軾在契丹聲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說明中原人才眾多,不止蘇氏。單于,匈奴最高首領的稱號,此借指遼國國主。

創作背景

這首作於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時,蘇軾54歲,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杭州,蘇轍遷翰林學士兼吏部尚書,在汴京。是年八月,蘇轍奉命出使遼國,慶賀遼主生辰。卑事小國,國弱臣辱,做這樣的使臣內心是屈辱的。蘇軾寫詩送別,盡勸慰告誡之意。

賞析

蘇軾,諄諄囑咐,勸勉有加,壯愛國之行色,見兄弟之親情。

首聯點題,寫兄弟宦遊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遊四方,會少離多。儘管如此,他們仍息息相關。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台詩案”中,蘇轍寧肯捨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兒女之態。“那因遠適更沾巾”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句意。

頷聯勸勉。上句勉勵蘇轍不辭辛苦,其中的“驛騎”原指驛站快馬.此代使臣;“凌風雪”寫出了路途的艱辛。下旬鼓勵兄弟不辱使命,漢朝時匈奴自稱天驕,以後用以代異族。鳳是傳說中的祥瑞之鳥;麟是傳說中的仁德之獸,此以之代轍。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見國家之仁惠。這句是說.要讓遼主認識你這仁德之國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範。

頸聯囑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時時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記故國。下句構想子由夢境,夢中的湖光山色應該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時蘇軾任職杭州,故有此語。

尾聯望歸。這裡用李揆指子由,這不僅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而且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須小心謹慎,安全而歸。聯繫當時遼國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實,蘇軾的擔心並非多餘。用李揆故事,又以國家利益為重,實乃警精含蓄之語。

這首詩以送別為題,寫出蘇軾對子由出使遼國的複雜心理,一再勸勉,諄諄囑咐,殷殷盼歸。語言平實,自然流暢,屬對工穩,用事精警。寫尋常之題材,寄兄弟之親情,明國家之大義,實乃蘇詩中抒寫愛國情懷之佳作。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

猜您喜歡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宋代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送別得書字

唐代李白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
遷人發佳興,吾子訪閒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
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

水龍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元代王惲

當年紫禁菸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
正情馳魏闕,空書怪事,心膽墮,傷殷浩。
禍福無端倚伏,問古今、幾人明了。
滄浪漁父,歸來驚笑,靈均枯槁。
邂逅淇南,歲寒獨在,故人襟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