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雙雙燕·滿城社雨

清代張惠言

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花輕柳重,隔斷紅樓芳徑。舊壘誰家曾識,更生怕、主人相問。商量多少雕檐,還是差池不定。誰省、去年春靜。直數到今年,絲魂絮影。前身應是,一片落紅殘粉。不住呢喃交訊,又惹得、鶯兒閒聽。輸於池上鴛鴦,日日闌前雙暝。

注釋

⑴雙雙燕:南宋史達祖自度曲,見《梅溪詞》。詞詠雙燕,即以此為詞調名。
⑵社雨:春社和秋社時節下的雨。此處指春社時節下的雨。春社,古時一般在立春、立秋後不久兩次祭祀土神,春祭稱為“春社”,秋祭稱為“秋社”。
⑶紅樓:舊指閨秀女子的居處。盛唐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晚唐韋莊《長安春》:“長安春色本無主,古來盡屬紅樓女。”
⑷芳徑:芳,此處指花卉。戰國宋玉《風賦》:“回穴沖陵,蕭條眾芳。”徑,小路。《論語.雍也》:“行不由徑。”芳徑,花間小道。
⑸ 舊壘:舊,陳舊,過時,與“新”相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舍其舊而新是謀。”壘,堆砌物,此處借指燕巢。舊壘,此處當解為“舊燕巢”。
⑹商量:謀劃或討論事情。
⑺ 雕檐:雕有圖案的精美屋檐或門窗。
⑻差(ci)池:參差不齊。《.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唐李賀《江樓曲》:“蕭騷浪白雲差池。”
⑼ 省(xing):明白,醒悟。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雖然是眼角兒傳情,咱兩個口不言心自省。”
⑽絲魂絮影:絲,此處謂柳絲,絮,此處謂柳絮。
⑾ 落紅殘粉:落紅,我國古代詩詞常用來指落花。晚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殘粉,我國古代詩詞常指凋謝之花。
⑿ 不住:不停地,沒完沒了地。
⒀ 呢喃:一指燕鳴聲。北宋劉季孫《題饒州酒務廳屏》:“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閒?”一指低聲絮語。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於去惡》:“兄於枕上教《毛詩》,誦聲呢喃,夜盡四十餘行。”此處應解為燕子悅耳的鳴聲。
⒁ 交訊:交,相互交往、連線。《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訊,訊息,訊息。盛唐儲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東皋作》:“有客山中至,言傳故人訊。”交訊:互相傳達訊息。
⒂ 閒聽:聽得悠閒、愜意。
⒃ 闌:柵欄一類的遮欄物。盛唐李白《清平調》:“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乾。”
⒄ 雙暝:暝,原意為日暮,天黑。北宋王安石《次韻董伯懿松聲》:“暝聒一堂無客夢,曉悲千嶂有猿驚。”這裡通“眠”,“睡”的意思。雙暝,“雙眠”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首詠燕之作。燕子作為春天的信使,美麗的象徵,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賞愛,所以詠燕之作代不乏人,《.邶風.燕燕》,南宋詞人史達祖的《雙雙燕》詞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特別清撥之作。張惠言的這首《雙雙燕》詞顯然汲取了我國古代詠燕詩詞的文化底蘊,尤其可以看出他對史達祖《雙雙燕》詞在藝術構思上的某些傳承。不過,作為清代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一流文學宗師,張惠言始終不屑於拾前人牙慧,始終欲有創立和開闢,他的朋友鮑桂星就說他:“獨念君生晚近時,慨然為舉世不為之學,每舉一藝,輒欲與古之第一流者相角,而不屑稍貶以從俗”(《受經堂匯稿序》)。所以,惠言的這首《雙雙燕》詞雖有汲取,但多新變,展示更多的是他獨立不偶的心性以及別出心裁的藝術追思,且又傳達出他遊蹤漂泊而又寂寞孤苦的人生遭際。

農曆一月底二月初的“春社”時節,“滿城”均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那瀝瀝雨絲與瀟瀟雨聲喚起一雙燕子無家可歸的“新恨”,因為花開花落,冬去春來,年年遷移的侯鳥燕子,又要開始新的漂泊。然而,此時此刻,燕子還不知道家在何方。春天的花朵還是那樣燦爛,春天的楊柳還是那么蔥翠,它們重重疊疊隔斷了通向閨中思婦居住的“紅樓”小徑。燕子隱隱約約還記得去年砌下的舊巢,但又不能確認。燕子打量了多少屋檐雕龍描鳳的殷實之家,想找出去年舊巢,但它們最終還是飛來飛去,遲疑彷徨,找不到一個棲息或再築新巢的地方。誰人能夠了解燕子春去秋來那年年歲歲都縈繞在心頭如“絲魂絮影”般的漂泊與孤獨的心境?那漂泊與孤寂的燕子呵,前身理應是那一片片凋謝飄零的“落紅殘粉”。燕子遲疑彷徨,但它們相濡以沫,態度親昵。它們不停地呢喃,似乎在交換著意見,又似乎在互傾衷腸。它們恩愛的關關鳴聲,又讓黃鶯鳥聽得那么專注。燕子雖然恩愛,但它們棲移不定的漂泊生涯,畢竟比不上那日日在水池畫欄傍雙棲雙眠的鴛鴦來得寧靜、溫馨。

張惠言出生於常州武進縣一個世代為儒然科考不彰的清寒家庭,四歲時父親就病卒,其母將他含辛茹苦教養而成。惠言回憶其早年孤苦生活時描述道:“一日,暮歸,無以為夕餮,各不食而寢。遲明,惠言餓不能起。先妣曰:‘兒不慣餓憊也?吾與爾姊爾弟,時時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茗柯文編.先妣事略》)。從十四歲開始就外出教授為生,其間兩次在安徽歙縣金榜家設帳授徒,泄留時間最為長久。二十六歲至三十九歲時又七上京師應進士試。在張惠言四十二歲的生命歷程里,約四分之三的時間身居異鄉,為餬口而漂泊四方。所以惠言一生飽嘗拋妻離子的別離之苦,也屢受寂寞孤苦的煎熬。此詞就借詠燕,委婉且淋漓盡致地抒寫他身處異鄉時那種寂寞難耐的孤苦感,那種漂泊四方時壓抑在心頭的感傷,那種煢煢孓立時對親人與故鄉不可遏止的思念。詞中“滿城社雨,又喚起無家,一年新恨”,“前身應是,一片落紅殘粉”,“輸於池上鴛鴦,日日闌前雙暝”等語,既是惠言對浪跡天涯燕子的擬人化描摹,更是他此時此刻孤苦、感傷、思念且又有幾分怨懣心態的真實反映。張惠言《雙雙燕》詞所反映出來的苦寒人生遭遇,既是他個人的,又是傳統社會中諸多為生計、為功名奔走四方、萍飄天涯的“寒士”們孤苦生涯的真切寫照。

張惠言

張惠言(1761~1802)清代詞人、散文家。原名一鳴,字皋文,一作皋聞,號茗柯,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嘉慶四年進士,官編修。少為詞賦,深於易學,與惠棟、焦循一同被後世稱為“乾嘉易學三大家”。又嘗輯《詞選》,為常州詞派之開山,著有《茗柯文集》。► 9篇詩文

猜您喜歡

詠雁

唐代李遠

早晚辭沙漠,南來處處飛。關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
碧海魂應斷,紅樓信自稀。不知矰繳外,留得幾行歸。

花鴨

唐代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卜運算元·新柳

清代納蘭性德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風,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