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南鄰

唐代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錦江有一位先生頭戴黑色方巾,他的園子裡,每年可收許多的芋頭和板栗,不能算是窮人。
他家常有賓客來,孩子們都習慣了,總是樂呵呵的,鳥雀也常常在台階上覓食,它們已被馴服了。
秋天錦江里的水深不過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兩三個人。
天色已晚,江邊的白沙灘,翠綠的竹林漸漸籠罩在夜色中,錦里先生把我們送出柴門,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

注釋
⑴南鄰:指杜甫草堂南鄰朱山人。
⑵錦里:錦里:指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頭巾。
⑶芋粟:芋頭,板栗。
⑷賓客:一作“門戶”。
⑸階除:指台階和門前庭院。
⑹深:一作“添”。
⑺航:小船。一作“艇”。
⑻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⑼對:一作“送”。柴門:一作“籬南”。

創作背景

作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時期。在成都,作者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遠,有位錦里先生,杜甫稱之為“南鄰”(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離開。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後,杜甫寫了這首《南鄰》詩。

賞析

《南鄰》是用兩幅畫面組成的一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前半篇展現出來的是一幅山莊訪隱圖。

杜甫到人家作客,詩先寫這家人家給予杜甫的印象。詩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進門是個園子,園裡種了不少的芋頭;栗子也都熟了。說“未全貧”,則這家境況並不富裕。可是從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個安貧樂道之士,很滿足於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說起山人,人們總會聯想到隱士的許多怪脾氣,但這位山人卻不是這樣。進了庭院,兒童笑語相迎。原來這家時常有人來往,連孩子們都很好客。階除上啄食的鳥雀,看人來也不驚飛,因為平時並沒有人去驚擾、傷害它們。這氣氛是和諧、寧靜的。三、四兩句是具體的畫圖,是一幅形神兼備的絕妙的寫意畫,連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誠懇而又熱情的性格都給畫出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下半篇又換了另一幅江村送別圖。“白沙”、“翠竹”,明淨無塵,在新月掩映下,意境顯得特別清幽。這就是這家人家的外景。由於是“江村”,所以河港縱橫,“柴門”外便是一條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鄉村過渡小船,所謂‘一葦杭之’者,故‘恰受兩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這“野航”;來時,他也是從這兒擺渡的。

從“慣看賓客兒童喜”到“相送柴門月色新”,不難想像,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間“具雞黍”、“話桑麻”這類事情,都略而不寫。這是詩人的剪裁,也是畫家的選景。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1539篇詩文

猜您喜歡

夜宴南陵留別

唐代李嘉祐

雪滿前庭月色閒,主人留客未能還。
預愁明日相思處,匹馬千山與萬山。

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

宋代秦觀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月高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望月有懷

唐代李白

清泉映疏鬆,不知幾千古。
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