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武侯廟

唐代杜甫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武侯廟的孔明先生的畫像早已遺落不知何處,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長。
站在這裡好似還能聽到諸葛亮作辭別後主的聲音,可他壯志未酬,病死軍中,再也無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陽了啊。

注釋
(1) 武侯:指諸葛亮。諸葛亮於後主建興元年(223年),封為武鄉侯,省稱武侯。武侯廟:指祭祀諸葛亮的廟。其廟有多處,如襄陽、成都、南陽、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廟。這裡指夔州武侯廟,在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西。張震《武侯祠堂記》:“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2) 丹青落:廟中壁畫已脫落。丹青指廟中壁畫。
(3) 草木長:草木茂長。兩句寫廟景,言武侯去世時間之久遠。
(4) 辭後主:蜀後主劉禪建興五年,諸葛亮上《出師表》,辭別後主,率兵伐魏。
(5) 南陽:諸葛亮本以布衣躬耕於南陽(今河南南陽),因劉備三顧之於草廬中,遂佐備建立蜀漢、與魏、吳成鼎足之勢。

賞析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這兩句寫人瞻仰武侯廟所看到的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上句寫廟。詩中“丹青”,指廟中的壁畫;“落”,剝落、脫落。從“遺”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來祭拜的人很少。想當年諸葛亮為蜀漢的創建和鞏固,傾注了畢生的心血,而諸葛亮的遺廟竟是這樣的景象,詩人頓生感慨。再看下句,詩人站在武侯廟放眼四望,周遭環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涼。“空山”,指白帝山。詩人用一個“空”字,似乎是說這山上什麼也沒有,空空如也,說明人跡稀少;一個“長”字,說明草木無憂無顧地生長,倒很茂盛,進一步反襯出武侯廟位於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傷!

“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這兩句由武侯廟寫到諸葛亮,對諸葛亮的出山輔佐劉備以及後主,讚嘆有加。詩人似乎還能聽到諸葛亮作《出師表》辭別後主的聲音,可他壯志未酬,病死軍中,在也無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陽啊。上句“猶聞辭後主”,“辭後主”,蜀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出兵漢中,實行伐魏,臨行上《出師表》,向後主劉禪辭行,告誡後主要親君子,遠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貞之心。下句“不復臥南陽”是上句的繼續,由於諸葛亮將一生獻給蜀漢事業,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陽了。“南陽”,郡名,諸葛亮曾躬耕於此。“不復”二字,既寫出了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之情,將一生獻給蜀漢事業的偉大功業和奮鬥精神;也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讚嘆之情和無法功成身退返故鄉的惋惜之情。

這首詩虛實相生,融情於景。詩的前兩句寫武侯廟的荒涼破敗,寄託著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後淒涼的哀惋,也為後兩句的抒懷作鋪墊;後兩句觸景生情,感嘆諸葛亮大業未成,而長眠他鄉,誠如詩人在《蜀相》詩中所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於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這首詩可以說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創作背景

這首作於唐大曆元年(766年)。《武侯廟》與《八陣圖》均為大曆元年(766年)所作。當時詩人流寓夔州,詩人無所事事,一天來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敗荒涼的景象,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詠懷五絕詩。

題解

武侯:指諸葛亮。諸葛亮於後主建興元年(223年),封為武鄉侯,省稱武侯。武侯廟:指祭祀諸葛亮的廟。其廟有多處,如襄陽、成都、南陽、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廟。這裡指夔州武侯廟,在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西。張震《武侯祠堂記》:“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1539篇詩文

猜您喜歡

書項王廟壁

明代王象春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

襄陽懷古

唐代鮑溶

襄陽太守沉碑意,身後身前幾年事。
湘江千歲未為陵,水底魚龍應識字。

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宋代完顏璹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雲飛隴首,風落江皋。夢到鳳凰台上,山圍故國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