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創置石經
唐代:薛存誠
聖唐復古制,德義功無替。奧旨悅詩書,遺文分篆隸。
銀鉤互交映,石壁靡塵翳。永與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廣,學者心彌銳。從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薛存誠
薛存誠,字資明,唐河中寶鼎(治今山西萬榮縣西南寶鼎)人,貞元元年進士,生卒年不詳。薛存誠父薛勝,能文,曾作《拔河賦》,因有文采,風行一時。薛存誠受家庭的薰陶,自幼好學,長於詩賦。他於貞元年間(785— 804年)中進士,初任節度使府幕僚,後入朝為監察御史,兼管館驛。不久轉調殿中侍御史,後又遷度支員外郎、御史中丞。► 14篇詩文
入潼關
唐代:李世民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高談先馬度,偽曉預雞鳴。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
賜道士鄧紫陽
唐代:李隆基
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