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鳳凰台上憶吹簫》典範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 登金陵燕子磯

當代汪洋

六代悲歡,者番風雨,江聲競下蘆灘。道石頭從古,幾度更幡。

冉冉斜陽未改,方戀影、又倚春山。青天上、兒童笑語,片紙鷂鳶。

層巒。低飛斷鶩,疾掠入菰蒲,似懼空弦。笑往來弔客,一例如煙。

漫許英雄垂涕,滔滔事、誰解

鳳凰台上憶吹簫 和漱玉詞,用原韻

當代林修竹

南浦送君,河梁攜手,時時憶在心頭。任庭花似火,新月如鉤。

祇懨懨無聊賴,悵惆處、何日是休。腰圍減、春日分袂,又到新秋。

堪羞。年華辜負,可愛的青春,一去難留。每月明人靜,獨上高樓。

惟有樓頭燕子,應憐我、盡日

鳳凰台上憶吹簫 題俞月卿茂才暨德配秦、王兩夫人《引簫聲院合稿》

清代宗婉

才思如雲,風情似水,天生一種飄蕭。況得逢佳偶,共奏靈璈。

惆悵子等仙去,重伴取、弄玉吹簫。堪夸是、才俱道蘊,學並班昭。

寥寥撫今溯古,有幾個人兒,得似伊曹。羨倡予和汝,艷福能消。

豈比尋常兒女,只解把、粉弄脂

鳳凰台上憶吹簫 題粲生妹“月榭尋詩圖”

清代宗婉

一片空明,數重罨畫,平分水榭雲寮。羨朅來詩境,如此清超。

試向圖中覓句,應較勝、台上吹簫。憑欄處、檀痕細招,釵玉頻搔。

迢迢晝長莫遣,向日裡尋詩,尋到中宵。更吟風梧葉,葉葉飄蕭。

飄墜幾分秋意,和月影、暈上輕

鳳凰台上憶吹簫 岳陽廢樓寒眺

清代易順鼎

耄柳藏煙,髡蕪待雪,湖天秋意難禁。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

倚檻慵抬望眼,怎能穿這段陰陰。愁來也、原無避處,況是登臨。

沉吟水邊,勝賞已不見,高樓倒影波心。嘆神弦仙笛。

一樣銷沉。人在吳頭楚尾,對孤雲時序侵尋。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一 初夏感懷,和函樓韻

清代易順鼎

燕燕鶯鶯,風風雨雨,江南自古愁深。看館娃林苑,吹盡紅英。

錦瑟年華虛度,腸斷處、賀鑄孤吟。橫塘路,碧天如夢,總是春陰。

輕輕。把春送了,千萬縷垂楊,難系離情。指一天飛絮,我我卿卿。

畫舫遊人似織,誰知道有客傷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二 游顧氏園即事,用前韻

清代易順鼎

飛絮斜陽,落花微雨,舊家門巷紅深。謝畫檐蛛網,多罥殘英。

十載歡場恩怨,都分付、淺醉閒吟。春如夢,夢還如水,送了光陰。

煙輕。羃薇似帳,坐□□□櫳,一碧無情。向綠波低照,憐我憐卿。

話到五□□□,把鵑心又換鷗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易順鼎

鏡里鸞孤,簫邊鳳老,情天幾度秋風。換摩登小劫,綺障才空。

酒醒碧桃花下,春何處、蝶夢無蹤。都灰盡、銅槃燭淚,一寸啼虹。

箏篷十年聽雨,漫減了苕姿,歇了蘭悰。把聰明懺到,玉鎖鸚籠。

擬倩鵝笙吹恨,淒清意、說與璇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陸求可

店月催雞,橋霜送客,半肩行李隨身。正殘星欲沒,斜漢將淪。

但好暗中結伴,認爾我、總則非真。長塗里,迎人起霧,拂馬生雲。

酸辛。崎嶇尋路,便好夢還家,也自無因。看東方初白,卻似斜曛。

回首長亭短驛,都只有、煙靄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陸求可

歌扇飄殘,舞衣零亂,平康減卻風流。但蓮香蜂蝶,鏇繞朱樓。

一段鏡湖春色,歸地下、長恨悠悠。空追念、眉羞萱草,裙妒紅榴。

休休。彩雲易散,料只在、巫山十二峰頭。奈朝朝暮暮,月暗花愁。

莫漫鑄金為婿,問平日、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