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祝英台》典範詞作

祝英台近

近現代冒廣生

繡廊空,香閣鎖。愁背影兒臥。誰信消魂,畢竟未真箇。

待將新賦閒情,寄伊妝畔,想第一、仙人許我。

恨無那。縱令鐵聚神州,難鑄者般錯。誤煞鴆媒,張角總相左。

思量舊日春風,櫻桃花下,曾偷覷、鬢雲低嚲。

祝英台近 送孟斐知楓林橋醫院,剖治膽疾,作此示之

清代汪東

數華年,悲逝節,白髮已垂領。瘦減腰圍,況是舊時病。

朅來小駐幨車,楓林橋畔,怎墜葉、不禁秋冷。

遠塵境。戶牖疊似蜂房,荒草掩斜徑。曉霧昏鐙,鐘鼓四圍靜。

割愁擬借吳刀,沈吟未斷,怕照膽、還須秦鏡。

祝英台近(重過西湖書所見)

宋代張炎

水西船,山北酒,多為買春去。事與雲消,飛過舊時雨。謾留一掬相思,待題紅葉,奈紅葉、更無題處。
正延佇。亂花渾不知名,嬌小未成語。短棹輕裝,逢迎段橋路。那知楊柳風流,柳猶如此,更休道、少年張緒。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祝英台近

近現代盧青山

上高樓,游極目,休向遠雲路。縱與雲隨,無有覓君處。

小塘痴水沉沉,孤丫草徑,都不管、人間趨暮。

立寒浦。多情天欲輕陰,解同我凝佇。冥里青絲,想君又重數。

我將烈酒千盅,迎風踏醉,都灑遍、千山霧雨。

祝英台近 瓶花

清代王策

選嫣紅,裁嫩綠,春色傍纖指。碧繡銅瓶,寒湛井華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濃配淡,映一片、文心畫理。

重位置。小窗矮几烏皮,蜻蜓翼明綺。便到飄零,也在硯池底。

只愁簾外鶯兒,憐伊孤冷,銜送上、隔鄰濃髻。

祝英台近(中秋)

宋代湯恢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畫闌濕。桂樹風前,濃香半狼藉。此翁對此良宵,別無可恨,恨只恨、古人頭白。
洞庭窄。誰道臨水樓台,清光最先得。萬里乾坤,原無片雲隔。不妨彩筆雲箋,翠尊冰醞,自管領、一庭秋色。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祝英台近

近現代盧青山

綠鬟腮,紅舞袖。回立小垂手。輕盼流波,只是夢中有。

瓊腰舊恨千重,仗醪分付,又錯舀、新愁盈缶。

舊時候。舊時連畝杜鵑,新來又如繡。舊摘蘭芝,新上有情蔻。

舊時桃葉桃根,新成綠子,誰再管、劉郎消瘦。

祝英台(自壽)

宋代黃人傑

異鄉中,行色里,隨分慶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還五。任他坎止流行,吳頭楚尾,本來是、乾坤逆旅。
貴和富。此事都付浮雲,無必也無固。用即為龍,不用即為鼠。便教老卻英雄,草廬煙舍,也須有、著閒人處。

祝英台近 同遠是、虎侯坐耕客齋中分調

清代龔翔麟

傍雞脛,停鴨觜。一片碧澄水。咒筍成林,門掩綠陰膩。

僰童掃徑移床,宵分絮語,更喜是、相逢杯底。花婪尾。

小窗留得辛夷,梅彈細於蕊。催泛茗旗,重卷黑簾起。

不須才道離家,挑燈未慣,化鳳子、濃團香里。

祝英台近 重過余氏園

清代濮文綺

菊英殘,梅霧醒,花落已成淚。雪意雲情,多少別來味。

銷魂何處簾鉤,誰家池館,可記得、酒邊人醉。

添憔悴。空憶夢影如塵,何堪再相對。回首天涯,話別正春水。

殷勤說與東風,遞將燕子,休再問、主人歸未。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