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亭記
宋代: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bēi)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於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蓋其為物,清遠閒放,超然於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後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閒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於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餘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豐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記 《放鶴亭記》。 ▲
凌虛台記
宋代:蘇軾
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築也。
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
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築也。
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台,高出於屋之檐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虛。”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復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凌虛台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台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台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台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於此台歟!夫台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
贈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鞏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於心矣,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於里人。」余聞之,自顧而笑。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於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
然則若余之於生,將何言哉?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蘇軾雲是偽作 )
唐代: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
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
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笑矣乎,笑矣乎。
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
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
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
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笑矣乎,笑矣乎。
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
夷齊餓死終無成。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
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男兒窮通當有時,
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
笑矣乎,笑矣乎。寧武子,朱買臣,扣角行歌背負薪。
今日逢君君不識,豈得不如佯狂人。
▲蘇軾偃松圖
清代:乾隆
東坡先生倔強人,畫禪筆陣皆相似。
禿毫特寫老松枝,老松枝偃性不死。
譬如壯士頭可斷,古心勁節焉肯毀。
磕敲應作青銅聲,虛堂謖謖寒濤起。
游金山寺用蘇軾韻兼效其體
清代:乾隆
平生不戒遊覽興,西浮於洛東觀海,
輕舟風利過維揚,此間初識有江在。
巾流嵽嶫如補陀八功德水澄無波,
精藍信宿可留憩,層樓阿閣何須多。
青雀黃龍盡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檣遠近掛紅燈,照入江天星點赤。
髯翁醉醒風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
信耶非耶漫強明,律中要
平生不戒遊覽興,西浮於洛東觀海,
輕舟風利過維揚,此間初識有江在。
巾流嵽嶫如補陀八功德水澄無波,
精藍信宿可留憩,層樓阿閣何須多。
青雀黃龍盡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檣遠近掛紅燈,照入江天星點赤。
髯翁醉醒風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
信耶非耶漫強明,律中要使鬼神驚。
六百年來人莫識,我偶拈庚答風物。
濫觴遠憶巴岷山,土鼓雲門拳石頑,
清賞憑高興未已,烹茶更試中泠水。
▲送曾子固蘇軾
宋代:梅堯臣
屈宋出於楚,王馬出於蜀。
荀楊亦二國,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數年,高下非近局。
鉤陳豹尾科,登俊何炳縟。
楚蜀得曾蘇,超然皆絕足。
父子兄弟間,光輝自聯屬。
古何相遼闊,今何相邇續。
朝廷有巨公,講索無遺錄。
正如唐虞時,元凱同啟沃。
何言五百載,
屈宋出於楚,王馬出於蜀。
荀楊亦二國,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數年,高下非近局。
鉤陳豹尾科,登俊何炳縟。
楚蜀得曾蘇,超然皆絕足。
父子兄弟間,光輝自聯屬。
古何相遼闊,今何相邇續。
朝廷有巨公,講索無遺錄。
正如唐虞時,元凱同啟沃。
何言五百載,此論不可告。
二君從茲歸,名價同驚俗。
▲入都
清代:李鴻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閒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其二
頻年伏櫪困紅塵,悔煞駒光二十春;馬足出群休戀棧,燕辭故壘更圖新。
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閒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其二
頻年伏櫪困紅塵,悔煞駒光二十春;馬足出群休戀棧,燕辭故壘更圖新。
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為抑鬱老吾身!
其三
黃河泰岱勢連天,俯看中流一點菸;此地盡能開眼界,遠行不為好山川。
陸機入洛才名振,蘇軾來游壯志堅;多謝咿唔窮達士,殘年兀坐守遺編。
其四
回頭往事竟成塵,我是東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夢,青衫淪落十年人。
窮通有命無須卜,富貴何時乃濟貧;角逐名場今已久,依然一幅舊儒巾。
其五
侷促真如虱處褌,思乘春浪到龍門;許多同輩矜科第,已過年華付水源。
兩字功名添熱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壯懷棖觸聞雞夜,記取秋風拭淚痕。
其六
桑乾河上白雲橫,惟冀雙親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課讀,負心今尚未成名。
六年宦海持清節,千里家書促遠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間烏鳥慰私情。
其七
一枕邯鄲夢醒遲,蓬瀛雖遠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鰲頂,何日身才入鳳池?
詩酒未除名士習,公卿須稱少年時;碧雞金馬尋常事,總要生來福命宜。
其八
一肩行李又吟囊,檢點詩書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馬蹄草色薊門霜。
故人共贈王祥劍,荊女同持陸賈裝;自愧長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其九
驪歌緩緩度離筵,正與親朋話別天;此去但教磨鐵硯,再來唯望插金蓮。
即今館閣需才日,是我文章報國年;覽鏡蒼蒼猶未改,不應身世久迍邅。
其十
一入都門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廳謬赴明經選,桂苑猶虛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劍,人情冷暖驗籠紗;倘無駟馬高車日,誓不重回故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