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5頁

百家姓·國

歷史來源1、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據《元和姓纂》載,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穆公有個兒子公子發,字子國。子國的兒子公孫僑字子產,在鄭國執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時著名政治家。子產的兒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稱國氏。2、出自姜姓,以賜姓為氏。據《廣韻》... 閱讀全文

周書·本紀·卷六

武帝下建德四年春正月戊辰,以柱國枹罕公辛威為寧州總管,太 原公王康為襄州總管。初置營軍器監。壬申,詔曰 :“今陽和 布氣,品物資始,敬授民時,義兼敦勸。詩不云乎 :“弗躬弗 親,庶民弗信。”刺史守令,宜親勸農,百司分番,躬自率導。 事非機要... 閱讀全文

隋書·志·卷二十三

百官下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師、三公及尚書、 門下、內史、秘書、內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 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國子、將作等寺,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左右 領、左右監門、...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二十二

職官一高祖發跡太原,官名稱位,皆依隋舊。及登極之初,未遑改作,隨時署置,務 從省便。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尚書、門下、中書、秘書、 殿中、內侍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 司農、太府,為九...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三十六

百官一唐之官制,其名號祿秩雖因時增損,而大抵皆沿隋故。其官司之別,曰省、曰 台、曰寺、曰監、曰衛、曰府,各統其屬,以分職定位。其辯貴賤、敘勞能,則有 品、有爵、有勛、有階,以時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其為法則精而 密,其施於事則簡... 閱讀全文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二

◎職官九(敘遷之制)○群臣敘遷 流內銓 流外出官 文散官 武散官 爵 勛 功臣檢校官兼官 試秩 紹興以後階官文臣京官至三師敘遷之制諸寺、監主簿,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省正字(有出身轉大理評事,無出身轉太常寺奉禮郎。內帶館職同有出身,後族、兩府之... 閱讀全文

明史·本紀·卷二十一

戌,安南賊武德成犯雲南,總兵官沐睿御卻之。三月辛巳,賜黃士俊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戊戌,銀定、歹成犯涼州,副總兵柴國柱擊走之。壬子,順義王撦力克卒。五月戊子,前禮部尚書于慎行及禮部侍郎李廷機、南京吏部侍郎葉向高並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閱讀全文

明史·本紀·卷二十四

文岳、總兵官虎大威擊敗之。壬寅,洪承疇援錦州,駐師松山。是月,臨清運河涸。京師大疫。八月乙巳,援兵戰於松山,陽和總兵官楊國柱敗沒。辛亥,賜薛國觀死。辛酉,重建太學成,釋奠於先師孔子。甲子,總兵官吳三桂、王朴自松山遁,諸軍夜潰。是月,左良玉大...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七十四

》一卷謝昌《地理四書》四卷謝廷柱《堪輿管見》二卷周孟中《地理真機》十五卷徐善繼《人子須知》三十五卷董章《堪輿秘旨》六卷徐國柱《地理正宗》八卷趙祐《地理紫囊》八卷郭子章《校定天玉經七注》七卷陳時暘《堪輿真諦》三卷王崇德《地理見知》四卷李迪人《...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一十六

退據大城,攻數日不下。國楨使間紿東暘、朝、承恩互相殺,以降貰其罪。三人內猜疑,東暘、朝遂先誘殺承恩黨文秀。承恩亦與其黨周國柱誘東暘、朝殺之;盡懸東暘、朝、文秀首城上,開門降。如松率兵圍拜家。拜倉皇縊,闔室自焚死。夢熊自靈州馳至,下令盡誅拜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