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 / 作者 / 古籍 3 / 7頁

水經注·卷二十九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長盪湖、太湖、射湖、貴湖、滆湖也。郭景純《江賦》曰:注五湖以漫漭。蓋言江水經緯五湖而苞注太湖也。是以左丘明述《國語》曰:越伐吳,戰於五湖是也。又雲范蠡滅吳返,至五湖而辭越,斯乃太湖之兼攝通稱也。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放曰五...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章

會圖》、《春秋長曆》,備成一家之學,比老乃成。又撰《女記贊》。當時論者謂預文義質直,世人未之重,唯秘書監摯虞賞之,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左傳》遂自孤行,《釋例》本為《傳》設,而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時王濟解相馬,又甚愛...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十五章

,孔子懼而 作《春秋》。諸侯諱妒,懼犯時禁,是以微辭妙旨,義不顯明,故曰“知我者其惟 《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時左丘明、子夏造膝親受,無不精究。孔子既 沒,微言將絕,於是丘明退撰所聞,而為之傳。其書善禮,多膏腴美辭,張本繼末, 以發... 閱讀全文

宋書·志·卷十四

。孔子懼而作《春秋》,諸侯諱石,懼犯時禁,是以微辭妙旨,義 不顯明,故曰“知我者其唯《春秋》,罪我者其唯《春秋》。”時左丘明、子夏造 膝親受,無不精究。孔子既沒,微言將絕,於是丘明退撰所聞而為之《傳》。其書 善禮,多膏腴美辭;張本繼末,以... 閱讀全文

魏書·列傳·卷七十九

曰轉注,六曰假借。蓋是史頡之遺法也。及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 或同或異,時人即謂之《籀書》。至孔子定《六經》,左丘明述《春秋》,皆以古 文,厥意可得而言。 其後七國殊軌,文字乖別,暨秦兼天下,承相李斯乃奏蠲罷不合秦文者。斯作 《倉... 閱讀全文

魏書·志·卷六

漢、晉屬。治須昌城。有濟溝。壽張有郃城。平陋二漢、晉屬,曰東平陸,後改。有廣武城。富城二漢、晉屬。有富城、卜城、武強城、左丘明冢。剛前漢屬泰山,後漢屬濟北,晉曰剛平,後改。治剛城。東陽平郡故東平地,劉義隆置,尋罷。劉駿復,魏因之。治平陸城。... 閱讀全文

魏書·志·卷十七

己已,夜雷,九發聲。 正始元年十一月甲寅,秦、齊、荊、朔四州雷電。 肅宗正光元年正月壬寅,雷。 震 《春秋》震夷伯之廟,左丘明謂展氏有隱匿焉。劉向以為夷伯世大夫,天戒若 曰:勿使大夫世官,將專事也。 太祖天賜六年四月,震天安殿東序。帝惡之,... 閱讀全文

隋書·志·卷二十七

順,或直書其事,以示首惡。 故有求名而亡,欲蓋而彰,亂臣賊子,於是大懼。其所褒貶,不可具書,皆口授弟 子。弟子退而異說,左丘明恐失其真,乃為之傳。遭秦滅學,口說尚存。漢初,有 公羊、穀梁、鄒氏、夾氏,四家並行。王莽之亂,鄒氏無師,夾氏亡。初...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二十二

五 曰轉注,六曰假借。蓋是史頡之遺法。及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 或同或異,時人即謂之籀書。孔子修《六經》,左丘明述《春秋》,皆以古文,厥 意可得而言。其後七國殊軌,文字乖別。暨秦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蠲罷不合秦文 者。斯作《倉頡...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三

州。 二十一年春正月壬辰,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薨。丁酉,詔以來年二月 有事泰山。甲寅,賜京師酺三日。二月壬申,詔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 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 康成、服子慎、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