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 / 作者 / 古籍 2 / 12頁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六十七

嘗親奉德音,欲修先王補助之政,今乃效桑弘羊均輸之法,而使小人為之掊克生靈,斂怨基禍。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舊學,尚法令則稱商鞅,言財利則背孟軻,鄙老成為因循,斥公論為流俗,合意者為賢,異己者為不肖。劉琦、錢顗等,一言便蒙降黜,在廷之人,方大半... 閱讀全文

百家姓·公孫

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後改姬。”所有他的後代里,有部分姓公孫,稱公孫氏。家族名人公孫鞅--即商鞅。戰國時衛國人。後因在秦國變法有功封商十五邑,號商君,因稱商鞅。他先在魏國未得重用,而後投秦孝公主持變法,在兩次變法...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言語

:“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 閱讀全文

淮南子·覽冥訓

媧不設法度,而以至 德遺於後世。何則?至虛無純一,而不た喋苛事也。《周書》曰:“掩雉不得, 更順其風。”今若夫申、韓、商鞅之為治也,扌孛拔其根,蕪棄其本,而不窮究 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鑿五刑,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爭於錐刀之末,斬 艾... 閱讀全文

淮南子·繆稱訓

出於山,入于海;稼生乎野,而藏乎倉。聖人見其所生, 則知其所歸矣。水濁者魚僉,令苛者民亂。城峭者必崩,岸青者必陀。故商鞅立法而支 解,吳起刻削而車裂。治國譬若張瑟,大弦糹旦,則小弦絕矣。故急轡數策者, 非千里之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里;... 閱讀全文

淮南子·齊俗訓

後柔。然而令行乎天下,權制諸侯鈞者,審於勢之 變也。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為天下顯武。使 遇商鞅、申不害,刑及三族,又況身乎!世多稱古之人而高其行,並世有與同者,而弗知貴也。非才下也,時弗宜也。 故六騏驥、四是,... 閱讀全文

淮南子·人間訓

,有陰德也。周室衰,禮義廢,孔子以 三代之道教導於世。其後嗣至今不絕者,有隱行也。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智 伯侵地而滅,商鞅支解,李斯車裂。三代種德而王,齊桓繼絕而霸。故樹黍者不 獲稷,樹怨者無報德。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無故而黑牛... 閱讀全文

淮南子·泰族訓

莫若國,棟莫若德。國主之有民也,猶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則本固,基 美則上寧。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綱紀,治之儀表也。今商鞅之啟塞,申子之三 符,韓非之孤憤,張儀、蘇秦之從衡,皆掇取之權,一切之術也。非治之大本, 事之恆常,可博聞而世傳者也... 閱讀全文

淮南子·要略

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勸以賞, 而不可厲以名。被險而帶河,四塞以為固,地利形便,畜積殷富。孝公欲以虎狼 之勢而吞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若劉氏之書,觀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權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原道之 心,合三王之風,以儲與扈冶。玄眇之中,... 閱讀全文

漢書·志·刑法志

樂,用相夸視。而秦更名角牴,先王之禮沒於淫樂中矣。雄桀之士因勢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當此之時,合縱連衡,轉相攻伐,代為雌雄。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世方爭於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