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5 / 18頁

晉書·列傳·第三十四章

見怒,良夫以執忠廢棄。又權寵之臣,各開小府,施置吏佐,無益於官, 有損於國。”疏奏,帝益不平,而逼於太妃,無所廢黜,乃出王恭為兗州,殷仲堪 為荊州,王珣為僕射,王雅為太子少傳,以張王室,而潛制道子也。道子復委任王 緒,由是朋黨競扇,友愛道盡...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三十五章

吳國內史,在郡為士庶所悅。征為尚書 右僕射,領吏部,轉左僕射,加征虜將軍,復領太子詹事。時帝雅好典籍,珣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並以才學文章見昵於帝。及 王國寶自媚於會稽王道子,而與珣等不協,帝慮晏駕後怨隙必生,故出恭、恢為方 伯,而委...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三十七章

永,其勢難測。今於國計,謂宜救永。永垂並存,自為仇 讎,連雞不棲,無能為患。然後乘機雙斃,則河北可平”。孝武帝以為然,詔王恭、 庾楷救之,未及發而永沒。楊佺期以疾去職。恢以隨郡太守夏侯宗之為河南太守,戍洛陽。姚萇遣其子略攻湖城及上洛,又 使...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十四章

福俱下,謙於道占募,百姓感沖遺惠, 投者二萬人。劉道規破謙,斬之。修字承祖。尚簡文帝女武昌公主,歷吏部郎,稍遷左衛將軍。王恭將伐譙王尚 之,先遣何澹之、孫無終向句容。修以左衛領振武將軍,與輔國將軍陶無忌距之。 修次句容。俄而恭敗,無終遣書求...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十五章

字茂和,並少踐清階。愷襲父爵,愉稍遷驃騎司馬,加輔國將軍。 愷太元末為侍中,領右衛將軍,多所獻替。兄弟貴盛,當時莫比。及王恭等討國寶,愷、愉並請解職。以與國寶異生,又素不協,故得免禍。國 寶既死,出愷為吳郡內史,愉為江州刺史、都督豫州四郡、...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十九章

射,猶以前憾緩其事。琰聞恥之,遂自造轀輬車以葬,議者譏之。太元末,為護軍將軍,加右將軍。會稽王道子以為司馬,右將軍如故。王恭舉 兵,假琰節,都督前鋒軍事。恭平,遷衛將軍、徐州刺史、假節。孫恩作亂,加督 吳興、義興二郡軍事,討恩。至義興,斬賊...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五十三章

安之世辟召無所從,論 者多之。安薨,始為會稽王道子驃騎主簿,多所規諫。歷諮議參軍,出為南郡相。 會荊州刺史殷仲堪舉兵以應王恭,仲堪要績與南蠻校尉殷顗同行,並不從。仲堪等 屢以為言,績終不為之屈。顗慮績及禍,乃於仲堪坐和解之。績曰:“大丈夫何...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五十四章

王恭,字孝伯,光祿大夫蘊子,定皇后之兄也。少有美譽,清操過人,自負才 地高華,恆有宰輔之望。與王忱齊名友善,慕劉惔之為人。謝安常曰:“王恭人地 可以為將來伯舅。”嘗從其父自會稽至都,忱訪之,見恭所坐六尺簟,忱謂其有餘, 因求之。恭輒以送焉,...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六十三章

亂弘多,宗廟以之 顛覆,黎庶於焉殄瘁。《詩》云:“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其此之謂也。爰及江 左,未改覆車。庾亮世族羽儀,王恭高門領袖,既而職兼出納,任切股肱。孝伯竟 以亡身,元規幾於敗國,豈不哀哉!若褚季野之畏避朝權,王叔仁之固求出鎮,用 ...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六十九章

垂愷悌覆蓋之恩。疏寢不報。玄在荊楚積年,優遊無事,荊州刺史殷仲堪甚敬憚之。及中書令王國寶用事, 謀削弱方鎮,內外騷動,知王恭有憂國之言,玄潛有意於功業,乃說仲堪曰:“國 寶與君諸人素已為對,唯患相弊之不速耳。今既執權要,與王緒相為表里,其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