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3 / 4頁

新唐書·列傳·卷四十七

宗,受遺制,而 宗楚客、韋溫擅削相王輔政語,安石無所建正,諷侍御史洪子輿劾舉,子輿以更赦 不從。監察御史郭震奏之,有詔與韋嗣立、趙彥昭等皆貶,安石為沔州別駕。皎又 奏安石護作定陵,有所盜沒,詔籍其贓。安石嘆曰:“祗須我死乃已。”發憤卒, 年...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

稱職,不敢燒尾。”帝崩,遺詔皇太 後臨朝,相王以太尉輔政。後召宰相韋安石、韋巨源、蕭至忠、宗楚客、紀處訥、 韋溫、李嶠、韋嗣立、唐休璟、趙彥昭洎瑰議禁中。楚客猥曰:“太后臨朝,相王 有不通問之嫌,不宜輔政。”瑰正色曰:“遺制乃先帝意,安得輒...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六

書右僕射、兼太子賓客、同中書門下三品、鄖國公韋安石 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知東都留守、趙郡公李懷遠 中書令、逍遙公韋嗣立 守侍中、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常山縣男李日知 檢校黃門監、漁陽縣伯盧懷慎 中書令、左丞相、兼侍中、安陽郡...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無慮三變。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餘風,絺句 繪章,揣合低卬,故王、楊為之伯。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彖,索理致,崇雅 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是時,唐興已百年,諸儒爭自名家。大曆、正 元間,美才輩出,...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二十七

。 初,中宗景龍二年,始於脩文館置大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象 四時、八節、十二月。於是李嶠、宗楚客、趙彥昭、韋嗣立為大學士,適、劉憲、 崔湜、鄭愔、盧藏用、李乂、岑羲、劉子玄為學士,薛稷、馬懷素、宋之問、武平 一、杜審言、沈佺期... 閱讀全文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一

ot;唐李嶠嘗云:'安人之方,須擇郡守。朝廷重內官,輕外任,望於台閣選賢良分典大州,共康庶績。'鳳閣待郎韋嗣立因而請行,遂以本官出領郡。今江、浙州郡,方切擇人,臣雖不肖,願繼前脩。"帝曰:"知白請重親民之...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二十三

成。遷昭德軍節度觀察留後,拜寧國軍節度使,徙鎮國軍、知許州。水軍多不練習而隸籍,遵勖命部校按劾,拔去十七八。復以疾請援唐韋嗣立故事,求山林號,詔不許。初,天聖間,章獻太后屏左右問曰:"人有何言?"遵勖不答。太后固問之,遵...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四·俊辯二(幼敏附)

舉衾以覆之。既醒,授簡筆,立成。才藻縱橫,詞理典贍,玄宗大喜。撫其背曰:知子莫若父。有如此邪?由是器重,已注意於大用矣。韋嗣立拜中書令,瑰署官告,頲為之辭,薛稷書,時人為之三絕。頲才能言,有京兆尹過瑰,命頲詠尹字。乃曰:醜雖有足,甲不全身,...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五·交友

自勝。翌日,乃上封。大陳說忠貞謇諤,有勤乎王室,亦人望所屬,不宜淪滯於遐方。上乃降璽書勞問,俄而遷荊州長史。由是陸象先、韋嗣立、張廷珪、賈曾,皆以譴逐歲久,因加甄收。頲常以說,父之執友,事之甚謹。而說重其才器,深加敬慕焉。(出《明皇雜錄》)... 閱讀全文

開元釋教錄·總錄·卷九

愛同思恆等證義。沙門玄傘智積等筆受。居士東印度瞿曇金剛迦濕彌羅國王子阿順等證譯。修文館大學士特進趙國公李嶠兵部尚書逍遙公韋嗣立中書侍郎趙彥昭吏部侍郎盧藏用兵部侍郎張說中書舍人李又蘇頲等二十餘人次文潤色。左僕射舒國公韋巨源右僕射許國公蘇瑰等監...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