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 / 20+頁

義士

未知佚名

趙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惡如仇。一日,途經謝莊,聞有哭聲,遂疾步入茅舍,見一少女蓬頭垢面,哀甚。義士詢之,乃知為某村二惡少所凌辱也,痛不欲生。義士怒不可遏,逕自詣某村,索二惡少,責之曰:“汝等何故凌辱無辜少女?”一惡少虎視眈眈曰:“何預爾事?”義士瞋目斥之:“汝非人也,但禽獸耳!”未及惡少出

將軍歌

唐代岑參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齊州送祖三 / 河上送仙舟 / 淇上別仙舟

唐代王維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祖帳已傷離,荒城復愁入。
天寒遠山淨,日暮長河急。
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當塗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唐代李白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
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鏇,飄如隨風落天邊。
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莒茶宴

唐代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鶯啼序·荷和修全韻

宋代吳文英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燈蕊。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拕鳳股盤雲墜。聽銀床聲細。梧桐漸攪涼思。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訴空梁燕子。誤驚起、風竹敲門,故人還又不至。記琅玕、新詩細掐,早陳跡、香痕纖指。怕因循,羅扇恩疏,又生秋意。

減字木蘭花·送東武令昶失官歸海州

宋代蘇軾

賢哉令尹,三仕已之無喜慍。我獨何人,猶把虛名玷縉紳。
不如歸去,二頃良田無覓處。歸去來兮,待有良田是幾時。

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唐代王維

天官動將星,漢上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念奴嬌·和國興知錄韻

宋代辛棄疾

為沽美酒,過溪來、誰道幽人難致。更覺元龍樓百尺,湖海平生豪氣。自嘆年來,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東風歸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莊周,夢中蝴蝶,花底人間世。記取江頭三月暮,風雨不為春計。萬斛愁來,金貂頭上,不抵銀瓶貴。無多笑我,此篇聊當賓戲。

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

唐代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