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 / 5頁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九

賊徒大潰,臨陣斬其副將一人,散走山谷,哭聲四合。露布至,玄宗大 悅,乃加嵩同中書門下三品,恩顧莫比。 十七年,授宇文融、裴光庭宰相,又加嵩兼中書令。自十四年燕國公張說罷中 書令後,缺此位四年,而嵩居之。常帶河西節度,遙領之。加集賢殿學士、知...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五十

公。開元十四年,遷吏部侍郎。時開府宋璟兼尚書事,晉及齊澣遞於京都 知選事,既糊名考判,晉獨多賞拔,甚得當時之譽。俄而侍中裴光庭知尚書事,每 遇官應批退者,但對眾披簿,以硃筆點頭而已。晉遂榜選院云:“門下點頭者,更 引注擬。”光庭以為侮己,甚...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五十五

稻田以利人,並回易陸運本錢, 官收其利。雖興役不息,而事多不就。 十六年,復入為鴻臚卿,兼戶部侍郎。明年,拜黃門侍郎,與裴光庭併兼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融既居相位,欲以天下為己任,謂人曰:“使吾居此數月,庶令海 內無事矣。”於是薦宋璟為右丞相...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五十六

宮,二子壽王、盛王以母愛特見寵異,太子瑛益疏薄。林甫多與中貴 人善,乃因中官白惠妃云:“願保護壽王。”惠妃德之。初,侍中裴光庭妻武三思 女,詭譎有材略,與林甫私。中官高力士本出三思家,及光庭卒,武氏銜哀祈於力 士,請林甫代其夫位,力士未敢言...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四

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仍請尚公主,上但 厚賜而遣之。 十三年,玄宗將東巡,中書令張說謀欲加兵以備突厥。兵部郎中裴光庭曰: “封禪者,告成之事,忽此徵發,豈非名實相乖?”說曰:“突厥比雖請和,獸心 難測。且小殺者仁而愛人,眾為之用;... 閱讀全文

新唐書·本紀·卷五·睿宗 玄宗

下原之。乙亥,大風,震,藍田 山崩。六月甲戌,源乾曜、杜暹、李元罷紘。蕭嵩兼中書令。戶部侍郎宇方融為黃 門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壬子,貶宇文融為 汝州刺史。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十一月庚寅,享於太廟。丙申,拜...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三十五

掌吏部選,而天子親臨決之,尚書、侍郎皆不聞 參,議者以為萬乘之君,下行選事。”帝悟,遂復以三銓還有司。 開元十八年,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始作循資格,而賢愚一概,必與格合, 乃得銓授,限年躡級,不得逾越。於是久淹不收者皆便之,謂之“聖書”。...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八

漼慕容珣、戶部侍郎楊滔、中書舍人劉令植、大理司直高智靜、幽州司功參軍 侯郢璡等刪定,開元七年上。 《格後長行敕》六卷侍中裴光庭、中書令蕭嵩等刪次,開元十九年上。 《開元新格》十卷 《格式律令事類》四十卷中書令李林甫、侍中牛仙客、御史中丞王敬...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九

《青宮紀要》、《維城典訓》、《古今內范》、《內 范要略》等書為《雜載》雲。 《維城典訓》二十卷 褚無量《翼善紀》卷亡。 裴光庭《搖山往則》一卷 又《維城前軌》一卷 丁公著《皇太子諸王訓》十卷 《六經法言》二十卷韋處厚、路隋撰。 崔郾《諸經纂...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二十六

嵩得之,然常遙領河西節度。 在公慎密,人莫見其際。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呼為親家,儀物貴甚。 俄封徐國公。 初,裴光庭與嵩數不協,光庭卒,帝委嵩擇相,嵩推韓休。及休同位,峭正不 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慚,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厭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