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百家姓·辛

真人,尊《文子》一書為《通玄真經》,道教奉為“四子”真經之一。班固等都認為文子是老子弟子,並說“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葛洪《抱朴子內篇·釋滯》認為“五千文雖出老子,然皆泛論較略耳”,“至於文子,莊子、關令,尹喜之徒,其屬文筆雖祖... 閱讀全文

顏氏家訓·音辭篇

閉,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則莒、矩必不同呼。”此為知音矣。夫物體自有精麤,精麤謂之好惡;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謂之好惡。此音見於葛洪、徐邈。而河北學士讀尚書雲好生惡殺。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甫者,男子之美稱,古書多假借為父子;北人遂無一... 閱讀全文

顏氏家訓·雜藝篇

有“博射”,弱弓長箭,施於準的,揖讓升降,以行禮焉,防禦寇難,了無所益,亂離之後,此術遂亡。河北文士,率曉“兵射”,非直葛洪一箭,已解追兵,三九宴集,常縻榮賜。雖然,要輕禽,截狡獸,不願汝輩為之。算術亦是六藝要事。自古儒士論天道。定律歷者,... 閱讀全文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十

隅,而勾漏庵在其南麓。時殷雷轟轟,先投庵中。庵頗整潔,乃萬曆間有司重構者。內堂三楹,中列金仙,東則關聖,西則葛令。而葛令葛洪之像,綸巾朱履,飄然如生。後軒則準堤大士在其中,西置炊而東設坐焉。前庭佛桑扶桑盛開,紅粉簇映;後庭粉牆中護,篁桂森繞...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三十二

在焉。亦云:左吳與王春、傅生等尋安,伺詣玄洲,還為著記,號曰《八公記》,都不列其雞犬升空之事矣。按《漢書》,安反,伏誅,葛洪明其得道,事備《抱朴子》及《神仙傳》。肥水又左納芍陂瀆。瀆水自黎漿分水,引瀆壽春城北,徑芍陂門右,北入城。昔巨鹿時苗... 閱讀全文

水經注·卷四十

路邊皆作欄乾。山有三嶺,枕帶長江,苕苕孤危,望之若傾。緣山之路,下臨大川,皆作飛閣欄乾,乘之而渡,謂此三嶺為三石頭。丹陽葛洪遁世居之,基井存焉。琅邪王方平性好山水,又愛宅蘭風,垂釣於此,以永終朝。行者過之,不識,問曰:賣魚師,得魚賣否?方平... 閱讀全文

晉書·志·第一章

下,有居靜之體。當相覆冒,方則俱方,圓則俱圓,無方圓不同之義也。其光曜布列,各自運行,猶江海之有潮汐,萬品之有行藏也”。葛洪聞而譏之曰:“苟辰宿不麗於天,天為無用,便可言無,何必復雲有之而不動乎?”由此而談,稚川可謂知言之選也。 虞喜族祖河...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二十四章

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 多。”弟雲嘗與書曰:“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後葛洪著書,稱“機文猶 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麗妍贍,英銳漂逸,亦 一代之絕乎!”其為人所推...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十二章

《穆天子傳》、《山海經》及《楚辭》、《子虛》、《上林賦》數十萬 言,皆傳於世。所作詩賦誄頌亦數萬言。子驁,官至臨賀太守。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祖系,吳大鴻臚。父悌,吳平後入晉,為邵陵 太守。洪少好學,家貧,躬自伐薪以貿紙筆,夜輒寫書誦...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四十六章

。功乎異端,為政之甚害,蓋 所貴者本也。”闓遵而行之。時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 百餘頃,每歲豐稔。葛洪為其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功,以擅興造免官。 後公卿並為之言曰:“張闓興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使臣下難復...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