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而勾漏庵在其南麓。時殷雷轟轟,先投庵中。庵頗整潔,乃萬曆間有司重構者。內堂三楹,中列金仙,東則關聖,西則葛令。而葛令葛洪之像,綸巾朱履,飄然如生。後軒則準堤大士在其中,西置炊而東設坐焉。前庭佛桑扶桑盛開,紅粉簇映;後庭粉牆中護,篁桂森繞... 閱讀全文
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 多。”弟雲嘗與書曰:“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後葛洪著書,稱“機文猶 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麗妍贍,英銳漂逸,亦 一代之絕乎!”其為人所推... 閱讀全文
《穆天子傳》、《山海經》及《楚辭》、《子虛》、《上林賦》數十萬 言,皆傳於世。所作詩賦誄頌亦數萬言。子驁,官至臨賀太守。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祖系,吳大鴻臚。父悌,吳平後入晉,為邵陵 太守。洪少好學,家貧,躬自伐薪以貿紙筆,夜輒寫書誦... 閱讀全文
。功乎異端,為政之甚害,蓋 所貴者本也。”闓遵而行之。時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 百餘頃,每歲豐稔。葛洪為其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功,以擅興造免官。 後公卿並為之言曰:“張闓興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使臣下難復...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