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 / 3頁

南史·列傳·卷六十一

以伯之爲 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淮南諸軍事、平南將軍、光祿大夫、 曲江縣侯。 天監四年,詔太尉臨川王巨集北侵,巨集命記室丘遲私與之書 曰: 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爲世 出。棄燕雀之毛羽,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二十七

卷 《虞爵集》六卷 《王冏集》三卷 《劉孝綽集》十一卷 《劉孝儀集》二十卷 《劉孝威前集》十卷 《劉孝威後集》十卷 《丘遲集》十卷 《王錫集》七卷 《蕭子范集》三卷 《蕭子云集》二十卷 《蕭子暉集》十一卷 《江革集》十卷 《吳均集》二十卷...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五十

集》三十卷 《虞嚼集》六卷 《王冏集》三卷 《劉孝綽集》十二卷 《劉孝儀集》二十卷 《劉孝威前集》十卷 《後集》十卷 《丘遲集》十卷 《王錫集》七卷 《蕭子范集》三卷 《蕭子云集》二十卷 《蕭子暉集》十一卷 《江革集》十卷 《吳均集》二十卷... 閱讀全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教您賞詩詞

抱朴子·內篇·論仙

或問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抱朴子答曰:“雖有至明,而有形者不可畢見焉。雖稟極聰,而有聲者不可盡聞焉。雖有大章豎亥之足,而所常履者,未若所不履之多。雖有禹益齊諧之智,而所嘗識者未若所不識之眾也。萬物云云,何所不有,況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職官部·卷十七

子之思侔造化,仲宣之辨識無滯,次仲之解經不窮。然後可以喻旨公卿。問對帷扆,陪六尺之輿,通四方之意。求之微臣,此途頓隔。梁丘遲《為范衛軍讓梁台侍中表》曰:是以懷鉛早歲,不以隕獲累心;躡屩晚年,豈以充詘在念?易農伊泰,仕焉已幸,遂復分竹九疑,擁...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文部·卷二

余語也。"《趙書》曰:徐光字季武。年十四五,為將軍秣馬。光但書馬柳(吾浪反。)柱為詩頌,不親馬事。《梁書》曰:丘遲字希范。辭采麗逸。時有鍾嶸《詩評》云:"范雲婉轉清便,如流風回雪。遲詩點綴映媚,似落花依草,雖義淺文通,而...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文部·卷十八

六歲能屬文。高祖驚其早就,不之信也。及於御前面試,辭彩甚美,高祖嘆曰:"此子,吾家之東阿也。"又曰:丘遲字子希,年八歲便屬文。父靈鞠,有才名,常謂:"氣骨似我。"徵士何點見而異之。又曰:庾肩吾八歲能賦...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學部·卷六

粲、徐幹、阮禹、應瑒、劉楨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文無所假。《文士傳》曰:張華窮覽古今,嘗徒居,有書三十乘。《金樓子》曰:丘遲出為永嘉郡,公祖道於東都亭。敬子、沈隱侯俱至。丘云:"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姓,凡有百...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布帛部·卷二

t;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淹探懷中,得數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顧見丘遲,謂曰:"餘尺既無用,以遺君。"自爾,淹文章躓矣。《趙書》曰:前石死,調大臣子弟六十人為挽郎,引... 閱讀全文

詩人玉屑·卷三

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王績田家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皇甫冉巫山高春山子敬宅,古木謝敷家。朱文長贈別江山清謝脁,草木媚丘遲。張子容贈張司勛去思今武子,余教昔文翁。釋皎然送李中丞入朝暮雨揚雄宅,秋風向秀園。李郢園居黃霸初臨郡,陶潛未去官。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