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出自唐代李延壽的《人有負鹽負薪者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少時,且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訟於官。惠遣爭者出,顧州紀綱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背著鹽和背著柴的兩個人,同時放下重擔在樹蔭下休息。休息一會兒,將要走了,爭一張羊皮,都說是自己墊肩的東西。爭執很久都沒有結果,於是去報了官。李惠讓他們出去,看著州府的主簿說:「憑藉這張羊皮能夠查出它的主人嗎?」下屬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發

閱讀全文 ∨

道理

1.對現實生活的細緻觀察和嚴謹的邏輯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規律,只要多思考,多觀察,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2.人與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對待,不能貪圖小利,讓利益蒙蔽了雙眼,做出不良的行為。

3.處理問題要具備豐富的生活常識、經驗,再加之細心觀察,

閱讀全文 ∨

簡析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首先,它告訴我們真相是不會說謊的,在事實和證據的面前,任何謊言都會顯得蒼白無力;其次,也展現了智慧的力量,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我們需要冷靜思考,運用智慧來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同時表現出做人應該誠實。
李延壽

李延壽

李延壽,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學家,今河南安陽市人。貞觀年間,做過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後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璽郎,兼修國史。他曾參加過官修的《隋書》、《五代史志》(即《經籍志》)、 《晉書》及當朝國史的修撰,還獨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書》對兩書評價頗高,稱「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 5篇詩文 ► 86條名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