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肺臟方·肺痿第六

作者:孫思邈

(論一首 方四首)

論曰∶寸口脈數,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出,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病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駛藥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脈不出而反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唾唇燥,小便反難,此為肺痿。傷於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豚腦,但坐發汗故也。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乾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脈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

此為肺中冷,必眩。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

甘草乾薑湯
溫髒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數,肺中冷,必眩不渴(若渴者屬消渴症,)不咳,上虛下不能制溲方。

甘草(四兩) 乾薑(二兩)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服此湯已小溫覆之。(《集驗》、《肘後》有大棗十二枚。

甘草湯
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液液方(《翼方》名溫液湯)。

甘草二兩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生薑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薑(五兩) 甘草(四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黃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方。

麻黃 芍藥 生薑(仲景用乾薑) 細辛 桂心(各三兩) 半夏 五味子(各半斤) 石膏(四兩)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仲景名小青龍加石膏湯,用甘草二兩,為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