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靈樞·天年

作者:佚名

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黃帝曰:何者為神?歧伯曰:血氣以和,營衛以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歧伯曰: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榖,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歧伯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歧伯曰: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若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髒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歧伯曰:其五臟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

譯文

黃帝問岐伯說:人的生命形成之初,是什麼築起它的基礎?是什麼建立起它的外衛?失去什麼就死?得到什麼就生?

岐伯說:以母為基礎,以父為護衛,失神則死,得神則生。

黃帝說:什麼是神?

岐伯說:血氣已經和調,榮衛已經通暢,五臟都已形成,神氣居藏於心中,魂魄俱備,便成為人。

黃帝說:人的壽命的長短各不相同,有的短命,有的高壽,有的突然死亡,有的久病在身,我想聽聽其中道理。

岐伯說: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滑潤,皮膚細密,營衛之氣的運行保持正常而無錯亂,呼吸平和舒緩,不粗不急,氣行遵循一定度數,六腑消化穀物,津液布散諸竅,臟腑、氣血、肌肉、皮膚各循其常規,所以壽命得以長久。

黃帝問:人壽以百年為期,本應活至百歲才死,怎樣才能活到一百歲呢?

岐伯說:鼻孔深而且長,面部四旁骨骼高大方正,能通調營衛之氣及三焦、三里的脈氣,鼻骨高起而鼻肉豐滿,這樣,便可活至百歲,壽終天年。

黃帝說:人的體氣由盛而衰,以至死亡,這整個過程,可以講給我聽嗎?

岐伯說:人長到十歲,五臟初成,血氣已經通暢,這時的經氣還在下肢,所以喜歡跑。到二十歲,血氣開始旺盛,肌肉正在發育生長,所以喜歡快走。到三十歲,五臟完全發育成熟,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所以喜歡行走。到四十歲,五臟六腑及十二經脈,俱都十分旺盛而且平和穩定,腠理開始疏鬆,美好的顏容逐漸哀落,頭髮略見斑白,這個年歲的人,象一池子滿而不盪動的靜水,所以喜歡安坐。到五十歲,肝氣開始衰退,肝葉開始變薄,膽汁開始減少,視力開始變弱。到六十歲,心氣開始衰退,常被憂愁、悲傷所苦,血氣懈怠,運行遲緩,所以喜歡躺臥。到七十歲,脾氣虛弱,皮膚乾枯。到八十歲,肺氣衰退,魂魄離散,所以言語經常顛倒錯亂。到九十歲,腎氣乾涸,肝、心、脾、肺四髒及經脈俱已空虛。到一百歲,五臟全部空虛,神氣俱都散去,這時,就只有形體獨存而終其天年了。

黃帝問:那些不能活滿百歲而死去的人,是怎么回事?

岐伯說:五臟都不堅實,鼻子的通道不長,鼻孔外露而且張開,呼吸急速,面部四旁骨駱低矮,脈小血少,肌肉不堅實,常常中風中寒,血氣虛,脈不通,真氣、邪氣相互攻擊,致使體內血氣失常,導致邪氣深入,所以會中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