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李耳

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 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後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並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0篇詩文

主要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總計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老子》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思想體系

哲學思想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
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
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
從“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見於下文 老子故事孔子問禮第4段)可見:
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誤解了此處自然的意思。
應當注意到:
事實上,人活著猶如宇宙之存在,沒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選擇某個(些)目標成為唯一的選擇。
老子是站在道這個無窮高的位置來看問題。
因此,老子只說了“方法”,但沒有指出“目的”。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人何必為刻意達到目的而痛苦不堪。無為,逍遙亦是一種為人處世之道。
關於老子的宇宙觀,根據之前的道,“無”與“有”(萬物存在即是“有”)會相互轉化。因此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比如:人的生與死(可參見下文 老子故事聖人辭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

思想淵源
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此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至於班固的諸子均出於王官說,又當別論。金德建《老聃學說出於史官考》認為:"老聃學說的來歷,大約是因為做周史的緣故"。他列舉了《左傳》、《國語》、《論語》、《大戴禮記》等書中史官屬於格言形式的話,並將16條有關材料與《老子》相對照。比如"《左傳》成公二年:'仲尼聞之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慎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這些話,顯然是《老子》的'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語意所本。"。。從這些材料的對比中,說明《老子》的語句,是"史官們向來保存的知識"。可見,《老子》與史官的知識有其思想上的淵源。

文化遺產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繫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

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國際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著有多卷本《中國科技史》專著。他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李約瑟越研究中國,越認識老子、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越來越按照老子說的去做,他晚年乾脆自稱是“名譽道家”、“十宿道人”。李約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個世紀國際上知名的漢學家,而他的最大貢獻是他發現了道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從而為上個世紀後半葉世界“老子熱”的形成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在現時的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相繼興起了“老子熱”,《老子》一書在這些國家被一版再版。2007年,在已有多種英文譯本的情況下,一種新的《道德經》譯本的出著作權在美國又為8個出版商所爭奪,最後哈潑公司以13萬美元的高價買下出著作權。

上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生平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 太清宮鎮)人。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於他的身份,還有人認為他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

老聃長壽,一百六十餘歲仙逝,鄰里皆來弔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老聃好友秦佚來弔唁,至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其欲轉身回去時,鄰人攔住問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當然。”鄰人道:“既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禮,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鄰人聞言,由怒轉,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鄰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汝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一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眾鄰聞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