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裴耀卿

裴耀卿

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煥之,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唐朝宰相,寧州刺史裴守真之子。裴耀卿出身河東裴氏南來吳裴,歷任秘書正字、相王府典簽、國子主簿、詹事府丞、河南府士曹參軍、考功員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長安令、濟州刺史、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戶部侍郎、京兆尹。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裴耀卿拜相,授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後升任侍中。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被罷為尚書左丞相,封趙城侯。天寶元年(742年),裴耀卿又改任尚書右僕射,後改左僕射。天寶二年(743年),裴耀卿去世,追贈太子太傅,諡號文獻。► 2篇詩文

生平

早年經歷

裴耀卿自幼聰敏,後考中童子舉,二十歲時便被任命為秘書省正字、相王府典簽。相王李旦對他非常器重,讓他與府掾丘悅、文學韋利器一同在王府輪值,以備顧問,稱為學直。

累職升遷

景雲元年(710年),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裴耀卿被授為國子監主簿,後歷任詹事府府丞、河南府士曹參軍、考功司員外郎、右司郎中、兵部郎中。

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任命裴耀卿為長安令。當時,長安縣實行配戶和市法,以官府名義按戶徵購財物,百姓深受其苦。裴耀卿到任後,改徵豪富之家,並預先支付錢款,杜絕奸邪欺瞞的弊病。他在長安任職二年,寬嚴得當,離任後受到百姓懷念。

開元十三年(725年),裴耀卿擔任濟州刺史。不久,唐玄宗封禪泰山,路經濟州。裴耀卿在正稅外臨時加稅,但是處置得當,既接待了皇帝,也沒有過重剝削百姓,得到唐玄宗的讚賞。此後,裴耀卿歷任宣州刺史、冀州刺史、戶部侍郎。

開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禕率軍攻打契丹。裴耀卿作為李禕的副將,攜帶二十萬匹絹帛前往奚族部落,賞賜立功奚官。他認為番族見利忘義,必會對自己加以劫掠,於是命部下提前出發,分道同時前去,只用一天時間便把全部財物傳送完畢。當時,突厥、室韋等族果然在交通要道上伏兵攔截,但裴耀卿早已返回。

擔任宰相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關中久雨,長安發生饑荒。唐玄宗準備移駕洛陽,特意召見時任京兆尹的裴耀卿,詢問賑災之策。裴耀卿分析當前形勢,建議疏通漕運,徵調江淮糧賦,以充實關中。唐玄宗對此非常贊同。十月,裴耀卿被任命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充任江淮河南轉運使。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裴耀卿升任侍中。當時,他沿黃河建置河陰倉、集津倉、三門倉,徵集天下租糧,由孟津溯河西上,三年時間便積存糧米七百萬石,省下運費三十萬緡。有人勸他將省下的錢財交給皇帝,以表明功勞。裴耀卿卻奏請唐玄宗,將這筆錢款充作官府的和市費用。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告發中書侍郎嚴挺之徇私枉法,中書令張九齡卻為嚴挺之辯護。唐玄宗認為張九齡結交朋黨,罷去他的宰相之職。裴耀卿與張九齡交好,素受李林甫的嫉恨,也因此事牽累,被免去相位,改任尚書左丞相(虛職),封趙城侯。

兩諫玄宗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夷州刺史楊浚因貪贓被判為死罪。唐玄宗為他減刑,命杖打六十,流放古州。裴耀卿進諫道:“刺史、縣令是一方父母官,受到民俗風化的瞻望,當眾受辱,不符合尊敬官長、樹立風氣的宗旨。如今正值盛夏,若受杖刑,則必九死一生。請陛下停止杖刑。”唐玄宗同意了他的請求。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為嘉獎蓋嘉運擊敗突騎施之功,任命他為河西隴右節度使,讓他抵禦吐蕃。蓋嘉運卻依恃戰功,日夕宴飲,不及時赴任。裴耀卿進諫道:“蓋嘉運雖然精勁勇烈,但驕傲自大,不足以成事。如今盛秋正是加強邊防之時,蓋嘉運卻沉溺於酣飲,自以為無事,陛下不可不加以注意。若不能調換將帥,那就應下詔嚴命,督促他限期到任。”唐玄宗選擇催促蓋嘉運赴任。後來,蓋嘉運果然無功而回。

晚年生活

天寶元年(742年),裴耀卿改任尚書右僕射,不久又改任左僕射。

天寶二年(743年)。裴耀卿病逝,終年六十三歲,追贈太子太傅,諡號文獻。

軼事典故

裴耀卿曾上表朝廷,認為封禪如若擾民就不算完滿成功。東封結束後,唐玄宗在宋州宴請隨駕官員,對宰相張說盛讚三位地方官,其中便有裴耀卿。唐玄宗還將裴耀卿的表文帶在身邊,提醒自己要愛護百姓。

家庭成員

父親

裴守真,官至邠、寧二州刺史。

兄弟

裴子余,官至給事中。

裴巨卿,官至衛尉少卿。

裴幼卿,官至洛陽縣尉。

裴僑卿,官至起居郎。

裴春卿,官至太子中允。

裴昱,官至鼓城縣令。

兒子

裴遂,官至太子司議郎。

裴泛,官至梁州都督。

裴汯,官至秘書少監。

裴綜,官至吏部郎中。

裴皋,官至給事中。

裴延,官至通事舍人。

裴耀卿的詩文

酬張九齡使風見示(時為宣州刺史)

唐代裴耀卿

茲地五湖鄰,艱哉萬里人。驚飆翻是托,危浪亦相因。
宣室才華子,金閨諷議臣。承明有三入,去去速歸輪。

敬酬張九齡當塗界留贈之作

唐代裴耀卿

茂先實王佐,仲舉信時英。氣睹沖天發,人將下榻迎。
珪符肅有命,江國遠徂征。九派期方越,千鈞或所輕。
高帆出風迥,孤嶼入雲平。遄邁嗟於役,離憂空自情。
飾簪陪早歲,接壤廁專城。曠別心彌軫,巨觀義轉傾。
徒然恨饑渴,況乃諷瑤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