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黃節

黃節

黃節(1873—1935),廣東順德人,清末在上海與章太炎、馬敘倫等創立國學保存會,刊印《風雨樓叢書》,創辦《國粹學報》。民國成立後加入南社,長居北京,袁世凱復辟帝制期間,黃節頻頻撰文抨擊,致遭忌恨。此後,不再從事新聞輿論工作,專心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1917年,受聘為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授中國詩學。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書長,後曾擔任過一年的廣東省教育廳廳長兼通志館館長。因對時局不滿,在1929年辭職,仍回北京大學,同時兼任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1935年病逝。► 0篇詩文

人物生平

黃節出身富裕商人家庭,不幸的是,十月成孤,家道敗落,迫使母子只得靠變賣家當相依度日。幼年由母親親授“四書”,22歲到簡岸草堂就讀,頗受老師簡朝亮道德學問薰陶;課餘與同學鄧實結為知交,以匡世扶危相互勉勵。 

兩年後,離簡岸入廣州花地雲林寺潛心讀書。1900年前後,漫遊各地,北登長城,出山海關,浪跡大江南北,廣泛接觸進步人士,逐漸形成反清革命思想。

光緒二十七年(1901)黃節回到廣州,與謝英伯等創辦“群學書社”,鏇改名“武南公學會”,設中外報刊供人閱覽。

翌年,應順天鄉試,在策論中力陳同仇禦侮方略,為同考官袁季九所讚賞,聯絡18房考官合力推薦,終遭主考陸潤庠阻抑而落第,遂絕跡科場,一意從事文化救國事業。轉赴上海,與鄧實創辦《政世通報》,介紹西方文明,宣傳強國思想。

光緒三十一年(1905),回鄉變賣祖業,返滬與章炳麟、鄧實、馬敘倫、劉師培等創立國學保存會,大量搜購明、清間禁書,刊為《風雨樓叢書》及《古學會刊》,並創辦《國粹學報》,闡發學術傳統,發起民義,伸張民權,傳播反清思想。

同年,又主編《廣州旬報》和《拒約報》,揭露美國華工受迫害的實情,鼓吹反帝愛國。1907年贊助於右任等創辦《神州日報》。次年參與組織南社,以文宣傳革命。宣統元年(1909),赴香港加入同盟會,以滿腔的政治熱情,寫下大量愛國詩文。

1911年秋,廣東光復,黃節返粵後,曾合創南武公學會、南武中學堂,並出任省高等學堂監督,替都督胡漢民草擬《改元剪辮文告》、《誓師北伐文》。

1912年,與謝英伯、潘達微等組織“天民社”,創辦《天民日報》,力倡發揚民主,伸張民權,罷斥貪官污吏。民國二年(1913)春加入南社。5月,到北京鐵路局供職,鬱郁不得志,時與羅癭公等征歌狎妓,詩酒唱酬。袁世凱策劃“君主立憲”期間,黃節頻頻撰文抨擊,致遭忌恨,一度避居天津法租界。此後不再參與新聞輿論工作,專心致力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隨著對現實的失望,思想亦漸趨保守。

1917年,受聘為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授中國詩學。汪精衛要出資為其出版詩集,他推脫說“要做之事甚多,我不汲汲於此。”曾對蔡元培支持“新文化運動”深表不滿,又對“五四”學生運動說長論短。1922年秋,拒絕王寵惠邀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

1923年3月,應孫中山之召,到廣州任元帥府秘書長,鏇因政局不佳而不就,回京繼續任教。 1928年,應李濟深聘,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廣東通志館館長、廣東省政府委員。

1929年春辭職居澳門。同年秋復任北京大學教授,兼任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教習。晚年對時事每多憂憤,汪精衛電召他出席國難會議,陳濟棠聘他任教育廳長,均堅辭不赴。

1935年1月24日,黃節病逝於北平,歸葬廣東白雲山御書閣畔。二月,黃節哀悼會以“國師”的規格在南京召開,追悼會由蔡元培、陳樹人等發起,行政院長汪精衛親臨主祭,章太炎、胡適、李濟深撰寫輓聯,南京國民政府明令褒揚,將逝者生平言行著述,宣付國史館立傳。胡適用“南洲高士徐孺子,愛國詩人陸放翁”來概括其一生。

黃節的詩文

題丁叔雅遺墨

清代黃節

憶從蛻庵所,一日挹風流。過我江上宅,維時清季秋。

廿年忽已換,剩句僅能留。不與藏書盡,可懷持靜樓。

武林亂後,未得貞壯書,賦此訊之,丙辰小除夕

清代黃節

書發臨安亂,焉知投不虛。報吾疑疾置,遇客問湖居。

往事餘心力,寒尊作歲除。尋常饑飽計,相念不為書。

除夕書懷二首寄秋枚 其二

清代黃節

失地猶旁覷,誰為漢皇爭。已無山嶽覺,紛遣海樓兵。

獨立非分治,同胞可合盟。桃園憂國意,聊復放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