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沈德潛

沈德潛

沈德潛(1673~1769 )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科,乾隆四年(1739)成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為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但少數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歸愚詩文全集》。又選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流傳頗廣。► 7篇詩文

之死

九老之首
沈德潛是清朝大臣中的九老之首,活到九十七歲,而且位極人臣,官拜太子太傅,雖說是個名譽銜,但在清朝,能有這個頭銜的人像白烏鴉一樣稀少。沈德潛活得長,但發跡卻很晚,考上進士,點翰林那年,已經六十七歲皤然一老了。不過,科場蹭蹬的沈德潛,卻是一個名滿江南的老名士,做得好。入翰林後,沈德潛例行考試並沒有考好,由於乾隆的看重,不僅沒有給發下去做知縣,反而走進皇帝的南書房,掛上了“上行走”的頭銜,從此一路暢通,翻著跟頭升了上去。此公到八十多歲退休之前,一直沒有離開皇帝的身邊。如此好運的沈德潛,唯一的憑藉,就是一手好詩,以及低調而且善於迎合聖意的老道功夫。因此,有人認為,沈德潛其實是乾隆的槍手,乾隆的詩,實際上是沈的手筆。不過,看過一些乾隆御製詩之後,沈給乾隆的詩修改潤色應該沒錯,清史稿也說,他曾為乾隆校正《御製詩集》。但捉刀代筆好像不確,因為乾隆的詩實在太差,有的像張打油,有的則像散文碼齊了押上韻,實在不大可能出自一個詩壇老手的手筆。 老名士兼老大臣的沈德潛,十幾年伴君伴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沒有透露半點“給皇帝改文章”的得意,由此掙來了逐年增加的恩遇,功名利祿,死了之後謚美號,立祠堂祭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名士活的時候總算安然渡過,但後來還是出事了。出事的原因,是老名士雖然已經變成了老大臣,但虛榮心卻並沒用真的丟到長白山或者爪哇國去,無論如何,給皇帝改文章都是難得的榮耀,當時不敢說,卻不想從此被湮滅掉,因此,沈在自己的遺稿中,還是留下了表明自家榮耀的明確痕跡。不想,老名士想傳之後世的,恰是皇帝所格外忌憚的,沈德潛死後,乾隆藉故從沈的家人那裡,騙來了沈的遺稿,這下老名士的餡兒露了。皇帝被氣了個半死,公開發做不方便,找了一個茬,“奪德潛贈官,罷祠削謚,仆其墓碑”,就差掘墳鞭屍了。這個茬,有人說是沈德潛詩題曰黑牡丹者,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之句,可以上綱上線牽強扯成不滿“本朝”的悖逆言論。也有一說是沈德潛給某舉人的文集做過序,而這個文集後來被人檢舉,有關礙文字。

名節未保
沈老名士死後沒有保住名節,骸骨都不得安寧,其真正的緣由肯定不是這種牽強附會的罪過,還是跟那倒霉的詩有關。用乾隆的話來說,就是,“朕於德潛,以詩始,以詩終。”皇帝和名士虛榮心都強了一點,互相較勁的結果,最終,沈家丟了皇家給的好處,而皇帝則丟了人。其實呢,寫詩,從手民之誤,魚魯亥豬,到平仄不協,壓錯了韻腳,找人修改,本是尋常之事。然而,這種百姓的平常事,到了皇帝那裡,就一定有麻煩,因為皇帝是聖上,一生下來就不能有錯,有了錯,需要改,也得悄悄地進行,假裝從來沒改過。臣子們也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捧臭腳到底。比如乾隆給靈隱寺題字,把個靈字(繁體)上面的雲字頭寫大了,下面不夠寫了,於是臣子就出主意改題為雲林禪寺。

生平

早年家貧
沈德潛早年家貧,從23歲起繼承父業,以授徒教館為生,過了40餘年的教館生涯。儘管處境並不如意,但他並未棄學,在奔波生活之餘,勤奮讀書,十六歲前已通讀《左傳》、《韓非子》、《尉繚子》等書。他早年師從葉燮學,不久即以詩文名世,曾自謂深得葉燮詩學大義,所謂“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其自負可見一斑。

仕途
沈德潛熱衷於功名,但就是這樣一個滿腹才學的讀書人,竟然科舉屢不中,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錄為長洲縣庠生後,40年間屢試落第。在雍正十二年(1734)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又被朝廷斥貶,他的詩作被禁止流傳。四十歲所作《寓中遇母難日》中自表:“真覺光陰如過客,可堪四十竟無聞,中宵孤館聽殘雨,遠道佳人合暮雲。”淒清之意和不甘寂寞的心情溢於言表。從22歲參加鄉試起,他總共參加科舉考試十七次,最終在乾隆四年(1739)才中進士,時年六十七歲,從此躋身官宦,備享乾隆榮寵,乾隆七年(1742),授翰林院編修。次年遷左中允。累遷侍讀、左庶子、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乾隆十二年(1747),命在尚書房行走,又擢禮部侍郎。乾隆十三年(1748),充會試副考官,以原銜食俸。乾隆十六年(1751),加禮部尚書銜。其間曾為父母乞誥命,乾隆給三代封典,並賜詩,其中有句云:“我愛沈德潛,淳風挹古福。”侍郎錢陳群在旁唱和曰:“帝愛沈潛德,我羨歸愚歸。”賜詩與和詩中巧妙地嵌入沈德潛的名“德潛”、號“歸愚”,一時被傳為藝林盛事。他70歲時,乾隆皇帝召其討論歷代詩源,他博古通今,對答如流,乾隆大為賞識,稱之為江南老名士;並對大臣們說:“我和沈德潛的友誼,是從詩開始的,也以詩終。”後乾隆又為他的《歸愚詩文鈔》寫了序言,並賜“御製詩”幾十首與他。在詩中將他比作李(白)、杜(甫)、高(啟)、王(士禎)。沈德潛77歲辭官歸里,屋居木瀆山塘街,著書作述,並任蘇州紫陽書院主講,以詩文啟迪後生,頗得讚譽。後獲特許,在蘇州建生祠,祠址在滄浪亭北的可園西側。 乾隆三十四年(1769),沈德潛去世,終年97歲。追封太子太師,賜諡文愨,入賢良祠祭祀。乾隆還為其寫了輓詩,以錢(陳群)沈二人並稱“東南二老”,極一時之榮。

化為泡影
乾隆四十三年(1778),江蘇東台縣發生徐述夔詩案。已故舉人徐述夔所著《一柱樓集》詩詞被認為悖逆朝廷,引起一場文字獄,沈德潛因生前在書中為徐寫傳而受株連。乾隆大怒之下,親筆降旨追奪沈德潛階銜、罷祠、削封、仆碑,沈氏所有榮華頃刻之間化為泡影。

文學主張

沈德潛年輕時曾受業於葉燮,他的論在一定程度上受葉燮的影響,但不能繼承葉燮理論中的積極因素。他論詩的宗旨,主要見於所著《說詩晬語》和他所編的《古詩源》、《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國朝詩別裁集》(後名《清詩別裁集》)等書的序和凡例。沈德潛強調詩為封建政治服務,《說詩晬語》開頭就說:“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設教邦國,應對諸侯,用如此其重也。”同時提倡“溫柔敦厚,斯為極則”(《說詩晬語》卷上),鼓吹儒家傳統“詩教”。

在藝術風格上,他講究“格調”,所以他的詩論一般稱為“格調說”。所謂“格調”,本意是指詩歌的格律、聲調,同時也指由此表現出的高華雄壯、富於變化的美感。其說本於明代七子,故沈氏於明詩推崇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論詩歌體格則宗唐而黜宋。 他的所謂“格”,是“不能竟越三唐之格”(《說詩晬語》卷上),“詩至有唐,菁華極盛,體制大備”,而“宋元流於卑靡”(《唐詩別裁集·凡例》)實質上與明代前、後七子一樣主張揚唐而抑宋。所謂“調”,即強調音律的重要性,他說:“詩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讀者靜氣按節,密詠恬吟,覺前人聲中難寫、響外別傳之妙,一齊俱出。朱子云:‘諷詠以昌之,涵濡以體之。’真得讀詩趣味。”

但沈氏詩論的意義和明七子之說實際是不同的。因為他論詩有一個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求有益於統治秩序、合於“溫柔敦厚”的“詩教”。其《說詩晬語》第一節就說:“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設教邦國,應對諸侯,用如此其重也。”這首先是從有益於封建政治來確定詩的價值。他也講“其言有物”和“原本性情”,卻提出必須是“關乎人倫日用及古今成敗興壞之故者,方為可存”,如果“動作溫柔鄉語”,則“最足害人心術,一概不存”(見《國朝詩別裁集·凡例》)。所以,按“詩教”的標準衡量,唐詩已經不行了。在宗唐和講求格調的同時,還須“仰溯風雅,詩道始尊”(《說詩晬語》)。因而沈氏的論調,和桐城派古文家雖推重唐宋八家之文,同時卻認為他們的思想仍不夠純正,還須追溯到儒家經典的態度非常相似。在詩歌的風格上,沈德潛把“溫柔敦厚”的原則和“蘊藉”的藝術表現混為一談,主張中正平和、委婉含蓄而反對發露。 又說:“樂府之妙,全在繁音促節,其來於於,其去徐徐,往往於迴翔屈折處感人,是即依永和聲之遺意也。”

文學創作

沈德潛現存2300多首,有很多是為統治者歌功頌德之作。《制府來》、《曉經平江路》、《後鑿冰行》等反映了一些社會現實。但又常帶有封建統治階級的說教內容,如《觀刈稻了有述》,一方面反映天災為患,民生塗炭的情景:“今夏江北旱,千里成焦土。荑稗不結實,村落虛煙火。天都遭大水,裂土騰長蛟。井邑半湮沒,云何應徵徭?”另方面卻又勸百姓要安貧樂道:“吾生營衣食,而要貴知足。苟免餒與寒,過此奚所欲。”因此多缺乏鮮明生動的氣息。近體詩中有一些作品如《吳山懷古》、《月夜渡江》、《夏日述感》等,尚清新可誦,有一定功力。

沈德潛的著作,除上述各選本外,有《沈歸愚詩文全集》(乾隆刻本),包括自訂《年譜》 1卷、《歸愚詩鈔》14卷、《歸愚詩鈔餘集》 6卷、《竹嘯軒詩鈔》18卷、《矢音集》4卷、《黃山游草》1卷、《歸愚文鈔》12卷、《歸愚文續》12卷、《說詩晬語 》 2卷、《浙江省通志圖說》1卷、《南巡詩》1卷等。

沈德潛的詩文

過許州

清代沈德潛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
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游虞山記

清代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雲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

夜月渡江

清代沈德潛

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斗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