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黃公度

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後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台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359篇詩文

生平

黃公度,晚唐御史、黃滔的八世孫,福建莆田城內東里巷(今城廂區英龍街)人。早年攻讀於鰲山。紹興八年(1138),公度省元,特旨免於廷試,賜進士第一(狀元),初任平海郡節度判官兼南外宗簿。

當時有流民數百人自汀虔(汀州、贛州)下,守將疑為流寇,派兵抓捕,公度力辨其非,全部釋放他們,地方才賴以安定。公度的品德才華深受宰相趙鼎的賞識,兩人時有詩詞唱和,結下文字之交。趙鼎因為力薦岳飛抗金,又在宋金和議中與秦檜意見不合,被罷為節度使,貶往廣東潮州等地,而公度與他有書文往來,又貽台諫,譏切時政,遭到奸相秦檜的妒恨,所以仕途坎坷,極不得志,在外放任滿返朝後被授秘書省正字,不料才數月,秦檜又暗使言官彈劾,將他罷官還鄉。

不久他又被朝廷起用為廣東肇慶府通判,兼攝恩平郡印。任職期間,他增學廩,擇秀民,政績斐然。恩平自唐貞觀置郡,到這時才有人登第。秦檜死後,黃公度被朝廷召回,高宗詢問嶺南有何弊政,公度言:“廣東小郡,有十年不除,守臣者權官苟且,郡政廢馳,民受其害。”高宗當即下詔任命黃公度為考功員外郎。入對時,黃公度乞請高宗總乾綱,厚風俗,被嘉獎採納。不久,黃公度因病逝於任上,年僅48歲。公度狀元墓位於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街道龍橋社區天馬山麓楓蓮塘樟林(古稱狀元林)小山彌勒獻肚穴莆市新駐地。

公度娶左朝奉郎方符之女為妻,生五子:黃沃、黃泮、黃洧、黃洙、黃寧(南僧)

文學創作

黃公度工詞善文,其詠梅詞有好幾首,蓋是欣羨梅傲雪凌霜之高潔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運用朴詞造感人之深境,可謂深得“詞淺意深”之妙,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有《菩薩蠻》、《卜運算元》、《浣溪沙》、《一剪梅》、《千秋歲》、《眼兒媚》、《朝中措》等。其中《菩薩蠻》寫離人愁思,“愁緒促眉端,不隨衣頻寬”,人因愁而漸瘦,衣帶漸寬,而眉頭卻依舊緊鎖,不見有漸寬的跡象,寫得妙趣橫生。《卜運算元》中“薄宦各東西,往事隨風雨”,“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鴻去”都是詞淺意哀的佳句。類似的佳句在各詞作中還能找出不少,此足見公度素有潘江陸海之高才也。邑人同科進士陳俊卿稱公度的作品“格律森嚴,興寄深遠。”

《四庫總目提要》謂《書錄解題》載公度集十一卷,卷端洪邁序稱“公度既沒,其嗣子知邵州沃收拾手澤 ,匯次為十一卷”。詞有汲古閣本《知稼翁詞》一卷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黃師憲《詞》氣和音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詞理亦勝。《知稼翁宋六十一家詞選》中載其小令數篇,洵風雅之正聲,溫韋之真脈也。”

黃公度的詩文

菩薩蠻·眉尖早識愁滋味

宋代黃公度

眉尖早識愁滋味,嬌羞未解論心事。試問憶人不?無言但點頭。
嗔人歸不早,故把金杯惱。醉看舞時腰,還如舊日嬌。

朝中措

宋代黃公度

幽香冷艷綴疏枝。橫影臥霜溪。清楚渾如南郭,孤高勝似東籬。
歲寒風味,黃花盡處,密雪飛時。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

青玉案

宋代黃公度

之。及泉幕任滿,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雖知非當路意,而迫於君命,不敢俟駕,故寓意此詞。道過分水嶺,復題詩云:“誰知不作多時別。”又題崇安驛詩云:“睡美生習曉色催。”皆此意也。既而罷歸,離臨安有詞云:“湖上送殘春,已負別時歸約。”則公之去就,蓋蚤定矣。
鄰雞不管離懷苦。又還是、催人去。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