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璘
(1150—1229)徽州婺源人,字德粹,號溪齋。與弟珙俱從朱熹游。孝宗淳熙八年進士。歷四川制置司乾官。時韓侂胄當國,璘堅不往詣。官至朝奉大夫。有《溪齋類稿》。► 0篇詩文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1213篇詩文
孟珙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人,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將。左武衛將軍孟宗政第四子。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後以寧武軍節度使致仕。淳祐六年(1246年),孟珙病逝,年五十二。後特贈太師、吉國公,諡號“忠襄”。► 2篇詩文
李若川
李若川,字子至,徐州豐(今屬江蘇)人。若谷弟。高宗紹興十六年(一一四六),權金部員外郎,以事放罷。三十一年,由江南西路轉運判官移東路(《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一八八)。三十二年,總領淮西江東財賦軍馬錢糧。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除司農少卿。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以吏部尚書使金。二年,放罷。《兩宋名賢小集》存有《延月樓詩稿》一卷。今錄詩十三首。► 17篇詩文
繆蟾
繆蟾,字升之,壽寧(今屬福建)人。守愚子。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為武學教諭。事見明嘉靖《福寧州志》卷八。► 3篇詩文
洪擬
(1071—1145)宋鎮江丹陽人,字成季,一字逸叟。先本姓弘,避南唐諱改。哲宗紹聖元年進士。歷國子博士、監察御史,進侍御史。王黼、蔡京用事,擬中立無所附會。高宗時,累遷吏部尚書。自南渡後,法無見籍,吏隨事立文,擬以舊法及續降指揮詳定成《七司敕令》。以直言罷,復起知溫州。卒諡文憲。有《淨智先生集》、《杜甫詩注》。► 8篇詩文
劉無極
劉無極,字晞《墨莊漫錄》卷六作希顏,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提舉兩浙路市舶(《宋公要輯稿》職官四四之一三)。官終尚書郎。嘗與蘇庠唱和。事見《嘉定鎮江志》卷一九。► 1篇詩文
項安世
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進士,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任秘書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為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寧宗慶元元年出通判池州,開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遷戶部員外郎、湖廣總領。及後以太府卿終其官職。慶元年間因謫居江陵,足不出戶,專事研究,於《左傳》、《周易》諸經皆有見解,項安世自謂其學得自程頤《易傳》,紀曉嵐評價:“安世之經學深矣,何可輕詆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辭》十六卷、《項氏家說》、《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見於《館閣續錄》、《宋史》。► 1692篇詩文